佟福全:世界經濟如何“免疫”油價飆升

●IMF日前調高今年世界經濟增長率至5%

●美歐經濟能較好抵禦油價上漲帶來的消極影響,得益於近30年來進行的結構性改革

●新興國家以製造業為主,節能意識不強,沒有石油替代品,石油衝擊易演變為經濟衝擊

2004年10月18日,紐約市場上的原油價格上漲到每桶55.22美元的歷史最高水準。

按説石油價格飆升,世界經濟增長速度應該下調。然而,9月29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卻將今年世界經濟增長率由今年4月預測的4.6%上調至5%,將2005年世界經濟增長率調整為4.3%,僅比2004年4月預測的4.4%下調了0.1個百分點。總的來説,今明兩年的世界經濟增長率都超過了預期。這就是説,石油價格飆升並沒有使世界經濟出現衰退和通貨膨脹現象。那麼,應當如何解釋世界經濟出現的這種“免疫”性呢?

數度危機

西方國家一些專門研究經濟形勢的研究機構,所進行的模擬研究證實了世界經濟現在具有的這種“免疫”性。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認為,縱然石油價格每年上漲10美元,世界國內生産總值增長速度也只會降低0.5個百分點。

所以,現在的石油危機決不會導致災難性的形勢出現。正如歐洲中央銀行行長讓·克勒德·特裏謝所説,“如今不是面臨巨大石油衝擊的上個世紀70年代初期和80年代初期。”

上兩次石油衝擊曾經給世界經濟造成災難性的損失。據統計,1973年那次石油衝擊,使得西方國家陷入了1974—1975年的嚴重衰退,而上世紀70年代末的石油危機更使西方世界出現了1979—1982年長達3年的特大的經濟危機。在後一次經濟衰退中,整個西方陷入了通貨膨脹和工業生産下跌的停滯膨脹,既經濟滯脹。另據統計,在第一次石油危機中,僅美國國內生産總值增長率便由1973年的6%下降到1974年的-0.5%。與此同時,美國通貨膨脹率卻由1973年的4%迅速攀升至1975年的12%以上。

歐洲經濟也陷入了停滯膨脹之中,以法國為例,在1979年那次石油危機中,該國經濟增長率在18個月內由3.5%急劇下降到了-0.5%。

結構改革

然而,如今還遠沒有出現這種災難性的經濟形勢。一些經濟學家認為,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主要在於,現在的石油價格上漲並沒有1973年和1979年兩次石油危機那樣嚴重。如今計算石油價格上漲對世界經濟産生的負面影響還為時尚早。

而另外一些經濟學家則強調,世界經濟所以能夠比較好地抵禦石油價格上漲所帶來的消極影響,主要是由於近30年來世界經濟進行了結構性改革。

比如,法國在上個世紀80年代初期停止了按照物價確定工資水準的做法,這就形成了抵禦石油價格上漲的間接影響的堅固屏障。在這方面,正如歐洲一位經濟學家所指出,“與上兩次石油危機相比,現在的企業處境比較有利,它們仍然能夠將比較高的生産率和仍然較低的社會成本結合起來。因此,公司在獲得利潤方面所受到的壓力比過去變小了。”再加上貿易全球化、市場競爭以及企業向外搬遷現象,都能夠比較好地具有通貨緊縮的作用,都能夠限制石油價格上漲對消費價格的影響。

歐洲中央銀行行長特裏謝針對這個問題指出,“我們現在能夠較好地抵禦石油價格上漲所産生的負面影響。尤其是在歐盟核電比較發達的國家,油價産生的消極影響愈來愈小。法國和西班牙等國家,其核電計劃的實施使得我們在很大程度上擺脫了石油價格上漲的束縛。”在這方面,法國商會經濟學家瑪蒂娜·奧貝爾強調指出,“在法國,目前的石油費用僅僅只相當於國內生産總值的1.2%,而在1980年,這一比率則高達3.9%。”在1980年至2002年期間,法國的石油費用已經減少了12%。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格林斯潘10月15日也説,目前石油價格攀升值得關注,但與上世紀70年代的石油危機時相比,其對美國經濟增長和通貨膨脹的影響要小得多。

格林斯潘在華盛頓發表講話時表示,今年到目前為止,油價較去年同期上漲了80%,而其造成的影響僅使美國國內生産總值下降了0.75%。

經濟衝擊

主要西方國家能夠較好地抵禦石油衝擊的另外一個緣由在於第三産業的大發展。石油的有效使用和經濟第三産業化減少了創造單位國內生産總值的石油消費量。創造一個單位的國內生産總值現在只需要40.7個單位的石油,而在1973年則需要100單位。在美國,製造業在其國內生産總值中所佔據的比率,已經由1977年的22%減少到如今的15%,不容易受石油價格影響的新技術有了很大的發展。與此同時,西方國家還出現了企業向低勞動力成本國家遷移的現象。

還需要指出的則是,在西方國家,工業化時代向服務業時代的過渡終結了石油價格的支配地位。

發達國家的經濟已經擺脫了製造業的沉重負擔,主要集中在服務業和高技術産業。它們對於石油危機已經具有了免疫力。但世界經濟並非如此,因為石油危機業已轉移到了新興國家身上。這些新興國家不懂得節省能源,沒有石油的替代品,尤其是它們已經成為各種商品的生産工廠。這些國家才是石油價格攀升的受害者:在最近20年裏,南韓石油消費量增長了306%,印度石油消費量增長了240%,而中國的這個數字為192%,巴西為88%。在這些國家,石油衝擊很有可能變成經濟衝擊。 (作者佟福全: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所研究員)

《國際金融報》 2004年10月19日


佟福全:歐元區經濟復蘇步伐加快
佟福全:美元緣何下跌不止
佟福全:通貨膨脹預期促使美歐實行緊縮貨幣政策
佟福全:美銀行獲利四法寶
佟福全:美國經濟暗藏三大隱患
佟福全:亞洲經貿一體化蓬勃發展
佟福全:俄羅斯引資形勢向好
佟福全:全球房地産“泡沫”膨脹
佟福全:俄羅斯經濟吸引力日增
佟福全:日銀行虧損難以扭轉
佟福全:美貨幣戰略未有改變
佟福全:美國仍為世界經濟主引擎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