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産市場初露企穩端倪 市場復蘇力量正在積蓄

來源:經濟日報 2023-02-03 09:13:04

新春伊始,房地産市場初露企穩端倪,回暖復蘇的各方面力量正在積蓄。

房地産産業鏈條長、涉及面廣,對國民經濟具有重要影響。房地産市場的作用決定其將為宏觀經濟企穩貢獻重要力量,反過來,宏觀經濟持續向好,也成為房地産市場各方主體增強發展信心的重要前提。當前房地産市場面臨的重要難題是預期不穩,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是一項長期任務。房地産自身特點決定了穩預期在“三穩”中尤為重要,多年來的實踐也表明,預期穩,地價、房價才能穩,才能夠形成良性迴圈、促進市場平穩運作。如何穩預期?近年來,“房住不炒”逐漸深入人心,投機炒房得到有效遏制,保護了合理消費,夯實了房地産市場健康發展的基石。市場朝著平穩健康發展方向邁進,各方主體對房地産行業有信心。

實現預期好轉,重要的兩個群體一是購房者,二是房地産開發企業。對於購房者而言,宏觀經濟向好,對房地産市場就有信心。隨著疫情對經濟以及工作生活的影響逐步減弱,居民收入逐步提升,按揭貸款的還款能力增加,自然出手購房的意願更強烈。對於開發企業而言,其資金來源主要是房屋銷售回款和融資。購房者有信心,開發企業的信心也將隨之回升,當前融資環境也在日益向好。購房者和開發企業的信心提升,是市場聯動好轉的基礎。

未來的市場規模也構成預期的一部分。從長遠看,每年銷售13億平方米左右仍然是很大的需求規模。我國仍然處在城鎮化持續發展階段。2022年,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比上年提高了0.5個百分點,達到65.22%,但是與發達國家80%左右的水準相比仍然不高,有提升空間。2022年我國新增城鎮人口數量巨大,這也成為房地産行業未來的發展潛力。不可否認的是,我國房地産市場已從快速增長階段進入平穩發展階段,難以再維持過去曾達到的每年18億平方米的商品房銷售規模。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22年,商品房銷售面積為135837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4.3%。但每年銷售13億平方米對市場仍有相當大的支撐作用,這是房地産市場發展的有利條件。

從市場反應看,已經出現了一些積極信號。2022年,一系列積極調控政策為市場的企穩回暖提供了支撐。2022年12月份,房地産相關指標降幅收窄,出現新變化,12月當月房地産開發投資降幅比11月收窄了7.7個百分點,商品房銷售面積、銷售額、到位資金、房屋新開工面積等指標降幅也不同程度收窄。進入2023年,不少城市房地産市場成交量有增長趨勢。今年春節期間,一些城市的新房項目到訪量與去年春節相比有所修復。儘管當前仍處於調整階段,相信隨著相關政策落地見效,2023年房地産市場將會逐步發生積極變化。

穩預期、防風險、促轉型將是2023年房地産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關鍵。2023年,政策的精準性協調性將繼續促進房地産市場企穩。關鍵是要尊重規律,尊重實際,以更大力度精準支援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提升市場信心,努力形成供需基本平衡、結構基本合理、價格基本穩定,同經濟社會發展相協調、同住宅産業發展相協調,嚴控投機炒房的格局。進一步通過保護契約和産權來穩定預期。針對涉及188萬居民的2600多個已付款未交付項目,繼續推進“保交樓”,使市場避免恐慌。

注重防範化解風險,房地産市場才能平穩健康發展,經濟才能行穩致遠。針對當前存在的問題,大量輸血,改善房地産企業的流動性,主要包括商業銀行提供貸款、為房企發債提供擔保、促進股權融資等。放鬆在房地産市場過熱期間採取的管制措施,擴大有效需求,使房地産公司具備造血功能。通過“抓兩頭、帶中間”,以“慢撒氣”的方式,防範化解風險。“一頭”抓出險房企,幫助企業自救,並依法依規處置,房企不能保交樓的就不能再買地,再搞新開發。“一頭”抓優質房企,一視同仁支援優質國企、民企改善資産負債狀況。

房地産行業的轉型勢在必行,應努力摒棄“高負債、高杠桿、高週轉”舊有模式的弊端,向新發展模式平穩過渡。預售制改革應努力探索現房銷售。應從過去解決“有沒有”向“好不好”轉變,加大力度提高住房品質。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提出,將建立房屋安全長效機制,這將讓房屋全生命週期安全管理有依據、有保障。(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亢 舒)


(責任編輯:王永超)
網站無障礙
房産市場初露企穩端倪 市場復蘇力量正在積蓄
來源:經濟日報2023-02-03 09:13:04
新春伊始,房地産市場初露企穩端倪,回暖復蘇的各方面力量正在積蓄。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