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再升級 現房銷售試點逐步推進

來源:中國網地産 2022-09-05 13:41:16

買房交付難的問題不斷發酵,在市場端一石激起千層浪。究其根本,爛尾樓風險擴散的部分原因出在對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上。

近期,全國各地再度升級針對商品房預售資金的管理制度,以削減購房者在購房過程中承擔的風險。

商品房預售金管理升級

商品房預售資金是房企現金流的重要保障,也是房屋開發建設中最的“壓艙石”。中央政治局會議將“保交樓”的重要性提升升至國家政治高度。

隨後,多地響應中央倡導,為確保交付,紛紛出臺保交樓的措施。8月以來,長沙、杭州、西安、鄭州、青島、武漢、蘇州等多城在預售資金監管、督促復工等方面積極落實保交樓政策。

銀行及金融機構也在持續強化房地産行業風險管控,促進房地産融資業務健康有序發展,通過對以便將居民按揭貸款風險降到最低。

部分項目由於房企資金問題,造成樓盤爛尾。透過問題看本質,房地産行業飛速發展,房企版圖快速擴張。在房住不炒的基本原則下,歷經市場沉澱,房子逐漸回歸居住屬性。由於疫情等因素的影響,今年以來房地産下行趨勢明顯,樓市庫存積壓,多種因素導致項目資金鏈斷裂。

這類問題的出現也再度警示了房地産行業對於社會應承擔的責任,百姓的安居才是房地産市場發展的初衷。

為規避風險,在保交樓工作穩步推進的同時,部分城市也在探索新型銷售模式,以推動房地産市場的健康平穩發展。在今年土拍中,部分城市把“現房銷售”作為要求附加到土拍文件中。

在今年參與二批次集中供地的城市中,福州永泰縣的一宗地塊明確要求實施現房銷售,其也是今年以來首個把現房銷售寫入土拍要求中的地塊。

在全國陸續進行中的三輪土拍中,北京、合肥、濟南等城市也對部分所拍地塊提出了現房銷售的要求。

相比于商品房預售制度,現房銷售更能極大限度地保護購房者的權益,也能提升房企在開發建設過程中的穩定性,同時對樓盤品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利於推動房地産市場的健康平穩發展。

天津部分項目恢復施工

在保交樓的政策背景之下,相關部門除重視督促在建中的項目以外,天津部分停工已久或是延期交付的項目,目前已在推進開工,部分項目已經確定交付時間。

從北方網《政民零距離》欄目的領導留言板知,近期天津市部分項目已有復工或是交付計劃。

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再升級 現房銷售試點逐步推進_中國網地産 

(部分停工項目最新進展 資訊來源於北方網《政民零距離》)

位於北辰區的金僑瑞公館原定於今年12月交付,但該項目停工已久,經過業主反映,北辰區住建委已約談項目建設單位,督促建設單位推進施工進展,項目方表示預計2022年9月30日前瑞公館二期項目復工。

預計於今年5月交付的的寶能南泊灣項目從去年12月停工至今,住建委核實情況後,該項目負責人反饋計劃9月份開始陸續復工復産。

原定於今年6月交付的中梁津門首府交付時間延至2022年12月,區住建委多次約談項目方,督促、配合推進工程施工進展。

團泊鴻坤理想城西苑二期房産,購房合同明確約定2022年6月30日交房。經相關部門與項目建設方聯繫後,項目方表示預計于2022年9月底前竣工交付。

天津市住建部在回復相關樓盤進度問題中多次提出預售資金專款專用,直接用於付款給施工,推動交房進度。並讓開發商提供“一項目一策”情況進度表,實時監督交房進度,採取措施推動相應房企保質保量按時交付,後續我們也將繼續監控相關問題樓盤的發展。

 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再升級 現房銷售試點逐步推進_中國網地産

(北方網《政民零距離》截圖)

商品房預售制能否取消?

隨著大家對於交付問題的熱議,越來越多的人支援取消商品房預售制度,這一舉措究竟是否可取?

長久來看,現房銷售能為購房者規避掉大部分的風險,眼見為實方能心安。然而,商品房預售制度在我國已施行多年,貿然取締可能會對房地産市場造成不可逆的傷害。而在土拍前對現房銷售提出要求,則是取消商品房預售制度的一種“軟著陸”。

取消商品房預售制度不宜操之過急,切忌一刀切。就目前來説,商品房預售制仍是房地産發展中的重要一環。

目前我國各地已經在通過不同的方式探索現房銷售的路徑。期待通過不同城市、不同項目的嘗試,中國房地産能探索出既能兼顧市場的健康平穩發展,又能避免在購房過程中出現爛尾風險的方式。

(責任編輯:楊帆)
網站無障礙
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再升級 現房銷售試點逐步推進
來源:中國網地産2022-09-05 13:41:16
近期,全國各地再度升級針對商品房預售資金的管理制度,以削減購房者在購房過程中承擔的風險。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