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機構+資産管理公司新組合紓困出險房企 收並購或加快

來源:新京報 2022-04-28 09:11:36

“金融機構+AMC(資産管理公司)”這一重磅“混搭”陣容將成為救助出險房企(陷入流動性困難房企)的新方案。

4月25日,據媒體報道,金融監管部門召開會議向主要資産管理公司和18家銀行針對其資産收並購等工作做出六項政策指導,包括放鬆並購的合規要求、開發貸和按揭支援等。

對此,中指研究院企業事業部研究負責人劉水也表示:“此次會議加大政策力度,支援出險房企項目收並購。比如,收並購不納入房地産貸款集中度管理,與關聯方合作收購的不納入重大關聯交易,四證不全項目並購要求放鬆,這些支援政策將積極促進收購方對出險房企的項目進行收並購。”

六項支援政策,部分房企稱“不知情”

4月25日,據媒體報道,金融監管部門召開會議向主要資産管理公司和18家銀行提供了12家房企的清單,針對其資産收並購等工作做出六項政策指導。

上述12家房企包括中國恒大世茂集團、融創中國、融信中國、佳兆業、中梁控股、中南建設綠地控股、中國奧園、榮盛、陽光城富力地産。這份清單為首批企業,後續還會動態調整。

據悉,這份清單涉及政策的其中一項,是收購對象範圍共分為三類,一是可以收購2021年年底以前資産用途是土地價款的;二是可以收購集團2021年年底之前的關聯方應收賬款;三是可以收購金融機構暫未納入不良的貸款。

另外五項政策涉及監管內容的調整,包括以上業務開展不納入房地産貸款集中度管理;以上業務資本金按照50%計量,同時支援開發貸,資金務必封閉管理;與關聯方合作收購,不納入重大關聯交易;對這12家房企的四證不全項目並購、涉及並購貸款置換土地出讓金項目等合規性要求有所放鬆;存量逾期補充增信後展期。

從政策指導內容來看,此次金融監管部門主要面向銀行和全國性資産管理公司,而多數房企負責人對此內容並不知情。

新京報記者詢問了世茂集團、綠地控股、融信中國、融創中國、中國奧園等多家清單上的房企,一部分房企表示“沒有聽説,沒有參與會議”,另外一部分房企沒有給與正面的回復。

在4月26日舉辦的業績會上,中南建設總經理陳昱含對於上述會議內容公開回應稱:“實際上,我們沒有參加這個會議,不了解具體的情況。但我也聽到有些同行去參加會議,具體的情況不是特別清楚。”

“金融機構+資産管理公司”陣容,支援力度如何?

對於上述會議中提及涉及貸款支援方面的政策,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此次會議對12家房企“四證不全”項目(“四證”即土地證、規劃許可證、施工許可證、預售證)、涉及並購貸款置換土地出讓金項目等合規性要求有所放鬆。比如,要求開發貸全力支援房企,但是資金務必封閉管理。這一表述體現了對開發貸發放額度和規模方面的支援。此外,政策明確要保證按揭的發放。只有按揭工作順利開展,房企的項目銷售才會持續改善。而隨著項目的銷售數據改善,其後續資金狀況就可以改善。

“有了收並購政策的支援,能消除收購方對項目收並購過程中的顧慮,一些項目收並購速度將加快,幫助出險房企加快項目出售,進而回籠資金,緩解資金困難,有助於房企恢復正常經營。同時,房企清單是動態調整的,根據房企債務情況,可以適時加入臨近債務違約的房企,重點支援,從而將有效防範房企再發生債務違約。”劉水補充説。

新京報記者也注意到,目前,全國性資産管理公司正在接觸的出險房企名單和上述會議名單一致。截至目前,中國信達、中國東方、中國華融和中國長城4家全國性資産管理公司已經接觸包括中國恒大融創中國、世茂集團、中國奧園、佳兆業等出險房企。

以中國奧園為例,在地方政府的牽線下,包括中國華融、中國長城、中國東方、中國信達四大資産管理公司均與中國奧園洽談,如果進展較為順利,預計其位於福州、成都、珠海等一批項目將有望率先獲得四大資産管理公司一對一的紓困合作。

而作為江蘇省南通市的上市房企,中南建設得到了當地政策的支援。近日,有市場消息稱,江蘇省人民政府聯合南通市政府、中國華融資産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江蘇省分公司,在南通市成立100億元專項企業紓困基金,幫助以中南集團為代表的優秀民營企業解決近期的現金流問題。對於紓困基金的情況,陳昱含在昨日召開的業績會上並未正面回應。但她坦言:“中南建設作為大型民營上市企業,公司穩定不僅關乎當地財政稅收,更關乎無數産業工人的就業和民生穩定問題,因此公司得到了各級政府的大力幫扶。”

(責任編輯:楊帆)
網站無障礙
金融機構+資産管理公司新組合紓困出險房企 收並購或加快
來源:新京報2022-04-28 09:11:36
金融監管部門召開會議向主要資産管理公司和18家銀行針對其資産收並購等工作做出六項政策指導,包括放鬆並購的合規要求、開發貸和按揭支援等。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