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空間擴容 物業公司上市熱度不減

來源:中國證券報 2021-01-27 10:43:20

2021年以來,物業公司上市熱持續。目前,已披露2020年業績預告的物業公司業績多表現亮眼,不少公司均提及在管面積大幅增加。

機構認為,規模增長和集中度提升是目前物業行業發展趨勢,預計2021年行業間收並購競爭將加劇。

熱度不減

1月15日晚,朗詩服務在港交所提交招股書。朗詩服務是一家深耕長江三角洲的物業管理服務提供商。截至2020年9月末,公司物業管理服務涵蓋19個城市,包括14個長江三角洲城市及五個其他城市。在管總建築面積約為1620萬平方米,合計117項在管物業,包括94項住宅物業及23項非住宅物業,總合約建築面積約為2310萬平方米。募資用途包括收購其他物業公司、投資增值服務的物業公司等。

新希望服務日前同樣在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截至2020年末,公司在管樓面面積約為1020萬平方米。針對募資用途,公司在招股書中表示,計劃戰略收購或投資專注于住宅物業及寫字樓、商業綜合體、醫療設施、教育設施等非住宅物業的物業管理公司;計劃戰略收購或投資提供例如托育服務等生活服務的公司。

中駿集團控股日前發佈公告稱,可能分拆商業物業管理及運營服務及住宅物業管理服務業務于港交所上市。

“越來越多的物業公司衝擊IPO,一方面可幫助母公司降負債;另一方面能獲得較低成本的資金,實現規模擴張。”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分析師陳霄認為。

中指物業事業部副總經理牛曉娟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隨著上市門檻調整,預計2021年7月1日前物業公司將扎堆遞表,行業集中度將進一步提升。”

業績向好

在物業公司上市熱度不減的同時,已披露2020年業績預告的物業公司業績頗為亮眼。

雅生活服務預計2020年實現未經審計的利潤總額同比增長至少50%;預計未經審核的公司股東應佔利潤同比增長至少40%,主要原因是公司在管面積大幅增加和運營效益提升。

金科服務預計2020年公司擁有人應佔溢利同比增幅超65%,主要是公司物業管理項目穩定增長、相關增值服務收入上升、科技賦能等因素使公司運營效益提升。

一方面,規模推動業績大幅增長;另一方面,物業公司繼續推進規模擴張之路。

合景悠活在1月24日的公告中提及,為實現全年在管面積目標,公司會積極發掘具有潛力的收並購目標,進行戰略性投資。公司有信心年內實現在管面積和營收等方面持續增長。1月17日,合景悠活作價13.16億元收購雪松智聯科技集團80%股權,後者管理面積超8600萬平方米。

中信證券認為,2021年物業公司首要任務不是提高盈利能力,而是搶佔更大市場份額。興業證券研報稱,2020年上市的15家物管公司募資凈額中用於收並購的資金共計341.5億港元,約佔募資凈額的61%。規模增長和集中度提高仍是行業發展的趨勢,2021年收並購市場競爭將會加劇。

行業擴容

政策加持為行業規模擴容再添“一筆”。住建部等十部門日前發佈《關於加強和改進住宅物業管理工作的通知》,鼓勵物業公司運用物聯網、雲計算等技術,建設智慧物業管理服務平臺;鼓勵物管公司向養老、托幼、快遞收發等領域延伸。

中信證券研報稱,政策從業委會,維修資金,擴容、定價和繳費率,科技和增值服務四個領域推進,預計3-5年物業管理市場總體規模將增加至24080億元。其中,住宅物業管理市場規模增加至15360億元,增值服務市場規模擴張至4224億元,市場容量進一步打開。

發改委等部門2020年印發的《近期擴內需促消費的工作方案》提到,搭建智慧物業平臺,推動物業服務企業對接各類商業服務,構建線上線下生活服務圈,推動物業服務線上線下融合發展。

中信建投認為,2021年仍是物管行業發展大年,政策利好進一步確立,在城市服務、業主增值服務和收並購方面,物管行業具備較大發展空間。

“積極利用大數據等方式,全面提升業務能力、創新服務方式、加快建設智慧物業管理服務平臺,或將成物業公司發展新方向。”陳霄認為。

牛曉娟認為,未來物業公司科技發展仍將起到提質增效的關鍵作用,物業企業規模越大,越有助於充分利用技術優勢,發揮規模效應。

(責任編輯:)
網站無障礙
行業空間擴容 物業公司上市熱度不減
來源:中國證券報2021-01-27 10:43:20
2021年以來,物業公司上市熱持續。目前,已披露2020年業績預告的物業公司業績多表現亮眼,不少公司均提及在管面積大幅增加。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