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房價真降了!報告:較兩年前高點已下降近兩成

來源:中國新聞網 2019-12-27 14:27:55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2月27日電(記者 李金磊)北京房價真的降了,而且降幅還不小。27日發佈的一份報告指出,北京房價進入2017年以來的新低。與2017年4月最高點相比,2019年11月北京房價約下跌了18.5%。

一線城市:深圳創新高,北京仍下跌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27日發佈了《中國住房市場發展月度分析報告(201912)》,這份報告指出,自2019年7月以來,一線城市房價走勢出現分化,深圳房價獨自持續上行,而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繼續調整。

其中,北京房價下調速度要快於其他一線城市。緯房指數顯示,由於2019年7月以來一線城市市場走勢的持續分化,2019年11月一線城市中深圳房價創出歷史新高,北京則進入2017年以來的新低。與2017年4月最高點相比,2019年11月北京房價約下跌了18.5%。

廣州的市場走勢與北京非常相似,但是波幅要比北京略小。上海自2019年5月以來,房價的漲跌幅度相對較小,繼續保持平穩調整的態勢。

報告認為,本次深圳房價再度率先上漲,對其他一線城市的房價預期具有一定的正向影響。如果2020年下半年深圳房價漲勢延續,其房價上漲態勢可能會逐步會傳導至其他一線城市。2020年下半年,一線城市房價穩定難度將加大。如果2020年下半年之前深圳房價漲勢消退,一線城市住房市場有望維持總體穩定。

部分二三四線城市房價波動性仍較大

報告指出,在“房住不炒”的政策背景下,部分二三四線城市房價穩中有降。青島、濟南、中山、淄博、肇慶等少部分二三四線城市,近一年房價降幅大於9%,市場理性回歸、泡沫縮小,居民購房負擔降低。

二線城市中,長沙房價水準相對較低,且近一年房價下降約5.99%,居民購房負擔也有所減輕。重慶、天津、武漢、石家莊、福州、鄭州等城市,近一年房價穩中略降,房地産泡沫擴張得到抑制。

部分城市房價波動性相對仍較大。緯房指數監測顯示,蘇州、南通、寧波、臨沂、唐山、宿遷、洛陽等城市近一年二手房價漲幅在12%以上。其中蘇州2019年11月房價環比下降1.74%,短期房價漲勢初步得到控制。

環京房地産市場仍然平穩。2019年11月,作為環京風向標的廊坊(燕郊)房價環比下降0.54%,同比上漲4.62%。

預計2020年初樓市小陽春或難再現

報告稱,隨著政策走勢的進一步明確和房價總體波動性的降低,2020年初房地産市場 “小陽春”現象或難以再度出現。

報告認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次強調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的定位,要求全面落實“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長效管理調控機制。2020年的房地産調控政策主線已經較為明朗,房地産市場借政策真空期進行預熱的可能性已經大為降低。

而且,2019年第四季度房價總體穩中趨降,並未出現大幅下調,因而市場累積的反彈動能也很小。綜合看,2020年初,房地産市場總體不大可能再度出現明顯的“小陽春”現象。

建議穩定居民房價預期

報告認為,隨著“房住不炒”及“因城施策”的推進,多數城市房價趨於平穩或穩中有降,這也有利於居民住房水準的提高和宏觀經濟的平穩。但也有部分城市的市場波動性較大,房價仍具備一定的上漲動力。對於這部分城市,應進一步消除房價上漲的潛在動力,促進市場回歸理性。

報告建議,進一步清理部分城市現實仍然存在的住房去庫存政策,嚴格控制城市更新與棚戶區改造規模範圍,避免擴大短期供求矛盾。

同時,探索建立限競房、共有産權房等低價住房供應制度,穩定居民房價預期,避免購房者因房價上漲集中入市;進一步推進租購房同權,因地制宜清理購房優先入學、優先落戶等不合理政策,逐步建立租購並舉的市場體系。(完)

(責任編輯:)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北京房價真降了!報告:較兩年前高點已下降近兩成
來源:中國新聞網2019-12-27 14:27:55
北京房價真的降了,而且降幅還不小。27日發佈的一份報告指出,北京房價進入2017年以來的新低。與2017年4月最高點相比,2019年11月北京房價約下跌了18.5%。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