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搜索
與首輪集中土拍時隔2月,杭州于6月30日開啟第二輪集中土拍,本輪共計45宗宅地,總起始價近530億元,在開拍不到2小時的時間,成功出讓了33宗地塊,總收金達364.45億元,其中23宗底價成交,另有12宗進入一次性報價環節,無流拍地塊。
房企到位資金隨銷售金額同比改善,銀行貸款需求不足。5月房企到位資金11882億元,環比+14.7%,單月同比-33.4%,1-5月累計同比-25.8%,降幅比上月擴大1.8pct;其中,自籌資金4789億,環比+23.6%,同比-13.2%,累計同比-7.2%,與土地購置費變動方向保持一致;定金及預付款3784億,環比+23.9%,同比-48.7%,累計同比-39.7%,與銷售金額變動方向一致但幅度較小,與首付比例下降有關;個人按揭貸款1748億,環比+4.8%,同比-34.3%,累計同比-27.0%,銀行放款端改善並不明顯;5月國內貸款1208億,環比-7.9%,同比-34.0%,累計同比-26.0%,5月國內貸款環比減少與銀行信貸融資環境寬鬆趨勢相背離,主要原因是今年以來拿地新開工面積累計同比-30.6%,融資需求減少;5月利用外資12億,環比-54.9%,同比+45.7%,累計+101.0%,儘管同比改善,但佔比不高、貢獻有限。展望未來,房企開發資金改善的關鍵仍然在於銷售端改善,銷售端改善,帶來拿地端改善,屆時銀行信貸融資也會跟隨改善。
施工、土地投資環比均有所改善,投資額累計下降4.0%。5月商品房開發投資完成額12979億元,環比+14.0%,單月同比-7.8%,1-5月累計同比-4.0%,降幅比上月進一步擴大1.3pct;5月施工投資7969億,環比+16.4%,單月同比-5.2%,累計同比-2.7%,降幅比上月擴大0.8pct;5月土地購置費4497億,環比+11.3%,單月同比-12.2%,累計同比-6.3%,降幅比上月擴大2.5pct,施工投資、土地投資兩端推動力均顯不足。
繼五月多城樓市新政的密集出臺,房地産又迎來了救市新對策——“房票”。與限購、限貸、限售等限制性政策鬆綁不同的是,“房票”垂直定向於棚改居民。
新開工面積環比略微好轉。5月開發企業房屋新開工面積1.19億平,環比+2.3%,單月同比-41.8%,1-5月累計同比-30.6%,降幅較上月擴大4.3pct。在銷售端未見回暖的前提下,房企新開工意願仍然保持低位。5月房屋竣工面積0.33億平,環比+7.5%,單月同比-31.3%;5月施工面積83.15億平,同比-1.0%,今年來首次轉負。
土地成交累計同比降幅擴大,22城拿地仍以央企、地方國企、城投平臺為主。統計局口徑的5月土地成交價款434億元,環比+53.5%,單月同比-40.4%,1-5月累計同比-28.1%,降幅環比擴大7.5pct,購置面積623萬方,環比+45.8%,單月同比-43.1%。從22城集中供地來看,5月先後有廣州、無錫、濟南、蘇州、福州、廈門等地進行集中供地,共成交121宗地,總成交金額為1366.4億元,環比-30.80%,同比-47.7%,總成交建面1139.1公頃,環比-36.95%,同比-70.2%;分企業性質來看,22城集中供地中央企拿地佔比16%,地方國企佔比20%,地方城投佔比49%,民企佔比14%,混合製企業佔比1%,政府財政壓力之下,地方城投托底意圖明顯,民營企業和混合製企業參與度較底,目前房企投資端以收定投傾向比較明顯,在5月銷售端未改善情況下,預計土地市場央國企表現、城投托底的情況在6月依舊會持續。
5月銷售環比改善但喜中參憂,6-7月或出現銷售數據層面底部。5月銷售金額1.05萬億,環比+29.7%,單月同比-37.7% ,降幅比4月收窄8.9pct,1-5月累計同比-31.5%,降幅比上月擴大2.0pct,5月銷售面積1.10億平,環比+25.8%,同比-31.8%。對於5月環比改善,透過 5月底克而瑞公佈百強房企銷售數據,市場已經有所預期。但從數據上看統計局單月環比改善情況好于百強房企數據,我們認為主要是由於統計局數據包含的中小房企銷售波動性較大導致。4月上海和全國各地點狀疫情加劇,全國銷售金額環比-42.7%,降幅遠超克而瑞百強的-12.6%,隨著5月疫情相對好轉,低能級城市寬鬆政策(出臺更早)不斷向樓市傳導,5月成交有所恢復,但對比3月來看,5月全國商品房銷售金額仍有-25.7%的降幅,難言5月回暖。我們認為,隨著疫情防控形勢好轉,更多二三線城市寬鬆政策出臺在未來兩個月將滿一個季度,同時去年7月開始市場基數降低,因此6-7月或將成為銷售數據層面的市場底部。
隨著疫情擴散情況逐漸好轉,樓市銷售端也于5月顯露出回升跡象,房企資金流進而得到一定的補給,同時重點城市接下來將開啟第二、三、四批集中供地,再結合以往土地市場供應、成交兩端走勢,預計下半年土地市場供應端將發力,成交隨之上升,全年供應和成交量將基本維穩。隨著政策寬鬆效應逐步顯現,預計下半年土地溢價率小幅上升,流拍率呈現下降趨勢,但整體變化幅度不會過大。與此同時,隨著市場信心的恢復,融資環境的改善,民營房企拿地意願或逐步增強,但短期難以扭轉國央企及各城市城投拿地的局面。
從房企拿地來看,今年首輪集中土拍中國央資房企佔比較上輪有所下降,但仍多於去年首輪,根據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監測數據顯示,2021年第一、二、三批次及2022年第一批次集中土拍拿地金額TOP20房企中國央資房企數分別為9家、16家、14家、12家。房企拿地格局的轉捩點則在於去年第二批次多城加碼拍地規則,競配建、上調保證金比例等一系列舉措對房企資金層面的考驗著實不小,加之市場經濟下行,房企融資端與銷售端均呈收緊態勢,資金壓力再度加大,至此國央資房企憑藉經營穩健支撐起其在土地市場的主導地位,連續成為接下來3輪集中土拍的拿地主力。同時值得注意的是,去年第三輪涌出一大批地方城投類企業,緊接著去年第三批次起部分城市降低拍地門檻,加之今年樓市政策端接連釋放改善信號,民營房企參與度有所提升,今年第一批次拿地金額TOP20房企民營房企有8家,較去年第三批次上升2家。
溢價與流拍呈現向好態勢是今年首輪集中土拍的突出特徵之一。根據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監測數據顯示,22城2022年首輪集中土拍平均溢價率為3.89%,較去年第三輪上升1.85個百分點,但不可否認的是,自去年第二輪集中土拍規則加碼之後,房企資金壓力上漲,高溢價情形自此一去不復返。與此同時,22城2022年首輪集中土拍平均流拍率為9.34%,較去年第三輪下降9.42個百分點,自去年第三輪集中土拍起,流拍現象持續減少。
供應力度減弱為成交下滑的主要影響因素。根據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監測數據顯示,2022年22城第一批次集中供地供應規劃建築面積為4750.04萬㎡,較2021年三輪集中供地均有所下降,其中,較去年第三批次下跌37.87%;2022年22城第一批次集中供地成交規劃建築面積為3925.16萬㎡,自去年以來,已完成的4輪集中土拍成交量呈現逐輪遞減態勢,其中,本輪成交量較去年第三輪下跌35.83%。整體來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22城集中供地層面愈加謹慎,同時這也不乏是廈門、重慶、武漢、青島等城市今年明確將全年“三批次供地”調整為“四批次供地”,使得單批次的供應規模稍有減少的緣故。
從銷售業績TOP100房企拿地來看,銷售業績TOP31-100的拿地佔比呈上升趨勢,而銷售業績前30的房企拿地佔比下降,拿地集中度下降。數據顯示,銷售業績TOP31-50以及TOP51-100房企今年上半年拿地佔比較去年同期提升,分別上升4、10個百分點。
根據各大經濟圈土地成交情況,從成交規模來看,在合肥、杭州、無錫等城市按部就班開啟集中供地的助力下,長三角經濟圈成交趕超中部地區,位居領先地位,2022上半年土地成交規劃建築面積為5764.41萬㎡,佔比24%,中部地區以5455.21萬㎡的成交規模佔據第二,佔全國總成交規模的23%,東北地區成交墊底,2022上半年土地成交規劃建築面積為555.38萬㎡,成交佔比僅為2%。
2022年,各等級城市土地溢價率仍處於較低水準,從分等級城市溢價率來看,2022上半年一線城市平均溢價率為3.73%,較去年下半年上升0.14個百分點;二線城市平均溢價率為4.83%,較去年下半年上升1.71個百分點;三四線城市平均溢價率為4.26%,較去年下半年下降2.89個百分點。一線、二線溢價率水準均呈現上揚趨勢。主要原因在於,去年下半年,土拍規則嚴苛,房企拿地壓力較大。今年上半年,部分城市放寬土拍規則,房企對一線、二線拿地意願稍有提升,但整體來看,上半年仍處於歷史低溢價成交局面,不及去年上半年的水準。
進入2022上半年,溢價率整體低位徘徊,流拍率高位運作。上半年房企銷售端、融資端未見明顯改善,資金壓力猶存,土地市場難獲溢價空間,而且市場環境偏緊張之下,房地産市場逐步從擴模到精鑽方向轉移,房企在地塊的選擇上愈加謹慎嚴苛,地塊升值與産值能力是房企更為看中的,因此,部分優勢偏弱的地塊也難免被流拍。具體來看,溢價率方面,溢價率自首月起連續4月上升,但月均升幅不超1個百分點,轉至5月份,部分城市疫情反彈局勢加重,房企銷售回款再遇阻力,同時集中土拍活動進入尾聲,溢價率年內首次轉降,之後在上海首輪集中土拍的帶動下,6月溢價率呈現上升態勢。從流拍率來看,自2月份起,流拍率連續3月下降,其中原因離不開集中土拍的加持,進入5月份首批集中拍地接近尾聲,加之年中房企為衝業績,視角多集中于銷售端,以致土地端投資動作偏少,流拍現象有所增加,6月份隨著上海首輪集中土拍按下重啟鍵,拍地門檻適度降低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房企參與積極性,流拍現象稍有減少,但仍處於較高水準。
北京6月30日,“平均一天就有超過兩次調控”,這是今年上半年中國房地産市場的真實寫照。據中原地産研究中心統計,上半年中國各地出臺房地産相關政策超460次,較去年同期增加逾六成。在限購、限貸鬆動,提供購房補貼等傳統政策調整之外,近期,各地為穩樓市開始出“奇招”了。
這種創新的行銷方式,不僅吸睛,也消除了購房者對新房延期交付甚至爛尾的擔憂。
6月29日開盤後,地産股和物業股一路走高。
“今年3、4月份市場比較差,疊加疫情影響,導致銷售比較低迷。5、6月份售樓處客戶到訪量多了,公司5月份的銷售額環比增長超過20%。”近日,有房企高管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如此表示。
近日,諸葛研究院發佈《2022年5月武漢房地産市場監測報告》。報告指出,受“五一”假期影響武漢新房市場供需規模雙雙回落。從價格方面來看,新房、二手房價格均小幅下跌,整體凸顯平穩姿態。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房企早八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