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生態>焦點關注>

那曲街頭有樹了!

2018-05-17 11:36:08 | 來源:西藏日報 | 作者: | 責任編輯:蘇文彥
摘要:走在西藏自治區那曲市長達1.2公里的浙江西路上,一棵棵適應高寒地區的高山柳和耐寒、耐旱、耐鹽鹼的雲杉、樟子松、俄羅斯沙棘等20余種600余株樹木,已然整齊劃一在路兩旁迎風招展。

走在西藏自治區那曲市長達1.2公里的浙江西路上,一棵棵適應高寒地區的高山柳和耐寒、耐旱、耐鹽鹼的雲杉、樟子松、俄羅斯沙棘等20余種600余株樹木,已然整齊劃一在路兩旁迎風招展。

5月7日,是那曲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一天——那曲舉行撤地設市掛牌儀式,那曲市林業局局長米瑪次仁告訴記者,為了給那曲圓滿完成撤地設市獻禮,給市民們送上一份“綠色”的禮物,從4月30日起,林業局上下全員出動,開展了那曲歷史上首次街道試種綠化,試種地點就位於那曲市色尼區浙江西路段。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那曲依靠科技種樹”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區黨委書記吳英傑對林業工作作出的“爭取高寒地區有突破”批示精神,近年來,相關科技人員和林業工作者傾力而為,開展那曲高寒高海拔植樹試種工作。如今的那曲,街道綠化成為了現實!

“我到那曲做生意十幾年了,第一次在市區街道兩旁看到綠色,那一刻我真的流淚了。”張先生在那曲經營著一家餐館,他興奮地告訴記者,由於他所經營的餐館就在浙江西路附近,近幾天每天早上,他都會去浙江西路走一走。

“沒有了防護這些樹能活嗎?”“這些樹能越冬嗎?”“如果可以越冬,林業局都用了什麼‘特殊秘方’?”相信很多人和記者有一樣的疑問,因為那曲市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屬於高寒地帶,凍土層厚、風大天寒,全年植物生長期只有100天左右,這樣的自然條件下,那曲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是“全國唯一沒有樹木的城市”。

從2008年開始,市林業局在那曲鎮次曲河邊投資40余萬元建立了面積為12畝的較為規範的那曲市高寒試種試驗基地,共試種當地高山柳、江孜沙棘等300多株,經過精心管護,其中高山柳已完全適應那曲氣候,當時不到1米高的樹苗,目前生長高度已達3米,並且成功移植120多株到地直單位院內,移植後的苗木成活率依然達98%。

為了求證這些“走上”街頭的樹木是否可以存活,而不是為了“面子”工程,記者和米瑪次仁一行來到科技局、發改委院內,看到單位院內的草坪上一圈圈的高山柳已經長到了2米多。

“以往,我們都是在市區各單位、學校的房前院內試種,根據高寒地區氣候特點以及近幾年試種結果,樹種選擇原則上以適應高寒地區的高山柳為主,其他耐寒、耐旱、耐鹽鹼的雲杉、樟子松、俄羅斯沙棘為輔。”米瑪次仁還告訴了記者他們的“獨特秘方”:客土主要有高山草甸土、營養土、沙子和已發酵的羊糞按一定比例混合組成,嚴格按造林技術規程採取高山柳、雲杉、樟子松交替配置模式進行了街道綠化試種。在高寒地區種樹,苗木的選擇和引種馴化是植樹試種工作的關鍵環節。多年實踐表明,只要是“鄉土樹種”,其成活率、適應性相對較高,而此次的試種綠化工程大多用的是“鄉土樹種”。

這次“樹上街”,讓即將離退休的林業局副局長央鳥期盼已久,他多次主動申請要參與其中。“這對我來説具有非凡的意義,做了一輩子的林業人了,能在退休前參與到‘樹上街’的試種來綠化我們美麗的那曲市區,這是我工作生涯中最大的願望。”

不僅如此,此次“樹上街”試種綠化,林業局還聘請了20名貧困戶,其中1名貧困戶阿瓊原是班戈縣青龍鄉3村村民,通過易地扶貧搬遷來到市區居住才3個月,聽到有“樹上街”的試種綠化這麼一份工作,她主動報名參加。“這是一份很光榮的工作,我不僅要種好這些樹,還要發動我身邊的人平日裏都好好保護這些樹。”

説到保護,除了種上樹,林業局還要採取一些相關措施,來細心呵護它們。“所種的每一棵樹,都來之不易,讓它一直活下去,我們必須把每一顆樹都當做我們的眼睛來保護,除了圍柵欄防止牦牛啃食樹皮、樹根,我們還安排了巡邏人員,日夜倒班巡邏,防止有任何人為情況的破壞。”

“美化城市景觀,切實提高各族人民的幸福感,這是我們每一個林業人的使命。”米瑪次仁説。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