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態要聞>

草原深處來了烏蘭牧騎

2017-11-30 15:52:10 | 來源:人民政協報 | 作者:梁耀君 | 責任編輯:許浩成
摘要:在烏蘭牧騎成立60週年之際,蘇尼特右旗烏蘭牧騎的隊員們給習近平總書記寫信,彙報烏蘭牧騎60年來的發展情況,表達為繁榮社會主義文藝事業作貢獻的決心。

在烏蘭牧騎成立60週年之際,蘇尼特右旗烏蘭牧騎的隊員們給習近平總書記寫信,彙報烏蘭牧騎60年來的發展情況,表達為繁榮社會主義文藝事業作貢獻的決心。習近平總書記在回信中,勉勵他們大力弘揚優良傳統,紮根生活沃土,服務牧民群眾,推動文藝創新,努力創作更多接地氣、傳得開、留得下的優秀作品,永遠做草原上的“文藝輕騎兵”。

草原上的報春花

我與烏蘭牧騎同齡,平生最早看到的專業文藝隊表演,就是家鄉土默特右旗烏蘭牧騎的演出。那時,不知道“烏蘭牧騎”這個名稱從何而來,只覺得烏蘭牧騎像一縷春風,給閉塞的普通百姓送來希望,讓孩子們的想像插上美麗的翅膀。從事政協文史工作後,去蘇尼特右旗徵集史料和調研,走近烏蘭牧騎,第一批烏蘭牧騎隊員的回憶史料,讀後令人感動。

在遼闊的內蒙古大地上,有一面紅旗在草原上飄揚了60年,有一首讚歌在草原上嘹亮了60年,有一支小分隊在草原上馳騁了60年。這面紅旗上躍動著四個大字:“烏蘭牧騎”;這首歌是烏蘭牧騎的隊歌:“我們是草原的輕騎兵,送歌獻舞為人民……”這支小分隊就是把黨的溫暖送到農牧民心中的草原輕騎兵———烏蘭牧騎!

在蒙古語中,“烏蘭”為紅色,是光明的象徵;“牧騎”是嫩芽的意思,孕育著勃勃生機。依據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文藝工作是無産階級革命事業的一部分”,無産階級革命事業是一株大樹,文藝事業就是一個枝葉,那小小的牧區文藝工作,就是枝葉上的一個小嫩芽。

當年的文藝工作者這樣詮釋“烏蘭牧騎”,把她比作社會主義樹榦中一簇紅色的幼芽,並將其原意引申,賦予了新的內容,成為後來人們熟悉的草原文化工作隊。

讓我們先踩著歷史的腳印,將時光回溯到60年前:

新中國完成農業合作化和對於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開始社會主義建設的初期。中國共産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對我國的經濟建設確定了正確的方針和政策,一個大規模的經濟建設高潮正在到來。內蒙古各族人民也為之而歡欣鼓舞,但當時的經濟基礎比較薄弱,尤其是牧區和半農半牧區,地域遼闊、人口分散、交通不便,不但經濟落後,文化生活方面更顯貧乏,嚴重地制約了經濟社會的向前發展。而世世代代在這塊土地上生活的蒙古族和其他各族人民,正熱切地期待著富裕、繁榮、文明的日子在草原上早日實現。

黨和政府十分關切牧區和半農半牧區人民的心願,中央和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曾多次發出指示,要求各地大力發展少數民族地區特別是邊遠牧區的經濟和文化事業。針對牧區長期聽不到廣播,看不到電影、演出、展覽、圖書的實際情況,在各旗縣普遍建立了以活躍群眾文化生活為主要服務的文化館和文化站。但是,由於機構性質和隊伍結構所限,文化活動仍很難深入到廣大邊遠的牧區和半農半牧區。

為此,1957年初,根據時任自治區黨委第一書記、自治區主席的烏蘭夫指示,文化主管部門派出專人調查研究,決定建立裝備輕便、組織精悍、人員一專多能、便於活動的小型綜合文化工作隊。把社會主義文化藝術直接地、經常地送到廣大農牧民居住和生産的浩特與牧場。

60年前的草原滿目瘡痍,百業待新。發展經濟、文化,豐富群眾的精神生活,宣傳黨的政策,亟須一支適應居住分散牧戶的文藝工作隊伍。

錫林郭勒大草原上的蘇尼特右旗,面積約2.6萬平方公里,牧民人口9000多,是錫林郭勒盟境內居住最分散的一個牧業旗。草原遼闊,沙漠延綿,交通極為不便。但是,蘇尼特右旗有著悠久的文化藝術歷史,在漫長的歷史歲月裏,民族文化藝術在崎嶇坎坷的道路上不斷發展繁榮。

據資料記載,蘇尼特右旗很早就在敖包集會、旗那達慕及婚慶節日有不同規模的文藝表演活動。20世紀30年代,扎薩克王都嘎爾蘇榮就組織了一支專業文藝音樂隊,為王府廟會、敖包盛會及迎送來賓等活動表演,是為極少數王公貴族、上層人士服務的文藝小團隊。

新中國成立後,當地政府非常關心和重視人民文化藝術工作,蘇尼特右旗的群眾文化工作一直比較活躍。於是,經過一段時間的試點和籌備,在各級黨政部門的關懷和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1957年6月17日,內蒙古第一支烏蘭牧騎在蘇尼特右旗誕生了,草原上的報春花首先在這裡開放了!

送歌獻舞為牧民

春風把烏蘭牧騎成立這一喜訊帶到牧場,牧場歡騰起來,廣袤無垠的露天舞臺成了牧人歡聚的地方;春風把這一喜訊帶到蒙古包,蒙古包裏響起了優美動聽的馬頭琴旋律。草原醒了,唱起了歡歌:烏蘭牧騎,金色的種子,在草原上播種;烏蘭牧騎,春天的新芽,在陽光下成長……蘇尼特草原因了烏蘭牧騎的名字充滿了新生活的喜悅。

烏蘭牧騎的第一批隊員共有九名;烏蘭牧騎的建隊裝備共有兩輛馬車、兩塊幕布、兩頂帳篷、三盞煤氣燈、四套服裝、一套播放器和幾件簡單的樂器;烏蘭牧騎創作的第一批節目是:短劇《兩朵紅花》《為了孩子們》,器樂獨奏《阿薩爾》《八音曲》,好來寶《黨的關懷》《宏圖》《幸福之路》,舞蹈《擠奶姑娘》以及蒙語相聲、歌曲等。

就是這九個牧民兒女,舉起了內蒙古第一支烏蘭牧騎旗幟,憑著對父老鄉親們的熱愛和一股吃苦勁,踏上了光榮的征途,足跡遍佈蘇尼特草原,把豐富多彩的節目送到牧民的蒙古包前。

曾受到過黨和國家領導人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等親切接見的烏蘭牧騎第一批老隊員伊蘭回憶起當年的經歷,仍很激動:“烏蘭牧騎一誕生就受到牧民慈母般的關懷與熱愛,這證明了黨的文藝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針是正確的,是深受牧民群眾歡迎的。作為第一支烏蘭牧騎的隊員,下牧區演出經歷的艱苦與牧民水乳交融的感情是終生難忘的……”

一年中,烏蘭牧騎隊員有八九個月行進在茫茫草原。他們在羊圈欄杆上壓腿,在草地上練歌。他們邊走邊演,把舒緩優美的歌聲、熱情歡快的舞蹈、深沉悠揚的馬頭琴曲,送到村屯、浩特和一個個放牧點,把各種服務送到蒙古包。他們不辭勞苦常常為一兩個正在放牧或臥病床榻的牧民進行專場演出,牧民們感動得涕淚交流。有時天陰下雨或風沙瀰漫,隊員們照樣化粧登場,一絲不茍,認真演好每一個節目。

不光演出,為牧民服務也是他們的基本任務。一次正在演出,一陣急促的馬蹄聲由遠而近,一位年輕牧民勒住馬説:“篤日瑪的小女兒出去放羊,到現在還沒有回來!”隊員們停止了演出,隨牧民去找小姑娘。草原的夜空,一盞明亮的燈在閃爍著,給牧羊的小姑娘照亮了回家的路。

1965年盛夏,隊員們經渾善達克沙漠,來到阿其圖公社烏日根大隊。這裡位於沙漠邊緣,氣候乾燥,人畜飲水都很困難。隊員們看在眼裏、急在心裏,決定晚上演出,白天為當地牧民打井。一碗碗清甜的水端到牧民面前,老阿爸激動得熱淚盈眶,老額吉親吻著隊員們的額頭,為他們祝福。牧民們端起馬奶酒,捧出“哈達”,用最敬重的禮節招待隊員們。一口清水井,浸透著烏蘭牧騎對牧民的深情;一句知心話,暖透了隊員們的心房。從此,在草原深處,有一口井,旁邊立著一塊石碑,上邊刻著“烏蘭牧騎井”五個鮮紅的大字。

烏蘭牧騎隊員在與農牧民的長期交往中,堅持著這樣的信條,即“五不走”:水缸不滿不走,院子不乾淨不走,不徵求意見不走,飯費不結清不走,服務項目不完成不走。“六不分”:不分觀眾多少有求必應,不分生活好壞以苦為榮,不分路途遠近送戲到府,不分時間早晚接送觀眾,不分場地好壞見縫插針,不分嚴冬酷暑堅持演出。

這是他們的口號,也是他們的真實行動,因為他們已置身於農牧民之中,他們的心和農牧民貼得很近。牧民點分散,有時剛演完,又來了一批牧民,他們不用卸粧再接著演。為照顧分散的牧民,每到一個演出點,用車把牧民接來,演完再送回去。一邊演出,一邊幫牧民剪馬鬃、擠牛奶、洗羊、打草、理髮、修圍欄等。還經常搞些“乃日”(聯歡),與牧民一起唱歌、跳舞、摔跤、賽馬。

在牧區演出,有的地方沒有燈,栽兩根桿子,拉根鐵絲,吊上幾個大棉花球,沾上油用火點著燃燒。一場演出下來兩個鼻孔全是黑黑的油煙。一張嘴唱,小蟲子飛進嘴裏堵住了嗓子,咳出來再接著唱。

烏蘭牧騎為牧民送歌獻舞、熱情服務的事跡傳遍草原,每當烏蘭牧騎的大膠輪車和鮮紅的隊旗出現在遠方,牧民們便紛紛從蒙古包裏跑出來,奔相走告:“瑪奈烏蘭牧騎依日勒!”(我們的烏蘭牧騎來啦!)孩子們更是樂得蹦蹦跳跳,慶賀這美好歡樂時刻的到來。

草原上的孩子是快樂的,但是草原地廣人稀,孩子們很少有機會與外界接觸,文化生活貧乏。業餘時間,只能跟著大人們唱一些似懂非懂的歌曲。北京木偶劇團的一次演出啟發了烏蘭牧騎隊員,隨後他們派出四名隊員出去學習,兩個月後,內蒙古第一支蒙語木偶劇團在蘇尼特右旗烏蘭牧騎成立了。從此,草原上的蒙古包裏,蘇木、鄉鎮的學校、幼兒園傳出了孩子們開心的笑聲。《聰明的小白兔》、《金雞冠的小公雞》、《不講衛生的豬八戒》、《三毛小淘氣》、《兩個好朋友》等木偶戲,深受小朋友們的喜愛。每次演完,小朋友們都要激動地站起來,舞動著叫喊,臺上木偶問話,台下小朋友們答話,臺上台下的歡笑聲連成一片。1985年,《人民日報》刊登了文章《草原孩子第一次看到了木偶戲》。

文藝戰線的一面旗幟

這就是草原上的第一支烏蘭牧騎。他們曾代表全國少數民族文藝團體參加了在天安門廣場舉行的國慶典禮閱兵式遊行活動,他們乘坐的“烏蘭牧騎彩車”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檢閱。他們創作和表演的音樂、舞蹈、曲藝、木偶戲等,獲得了國家和自治區金盃、獎章已達幾十項。他們的足跡踏遍了國內的二十幾個省市,還留在了日本,留在了蒙古高原,留在了蘇聯布裏亞特美麗的烏蘭烏德和赤塔,留在了匈牙利巴拉頓湖月光融融、樹影婆娑、波光粼粼的仲夏之夜。

烏蘭牧騎就像草原上的報春花,一朵朵、一片片相繼開放。烏蘭牧騎首先在牧區發展起來,以後逐漸推廣到半農半牧區和農業區。到1966年初,內蒙古主要旗縣基本上都建立了烏蘭牧騎。烏蘭牧騎這面鮮艷的旗幟在祖國北疆處處飄揚,內蒙古的文化藝術工作又揭開了一頁新的篇章。

周總理生前十分喜愛和支援烏蘭牧騎的事業,曾先後12次接見烏蘭牧騎隊員。1965年12月22日晚,在中南海紫光閣設便宴招待全國巡迴演出歸來的烏蘭牧騎隊員時説:“牧騎嘛,我建議要騎馬,成個名副其實的牧騎。騎開工,帶上帳篷,也挺好。不要進了城市,忘了鄉村。要不忘過去,不忘農村,不忘你們的牧場。”

烏蘭牧騎隊員沒有辜負周總理的教誨,幾十年如一日,馳騁在美麗遼闊的千里草原上,成了名副其實的文藝輕騎兵。

多年來,烏蘭牧騎從人民群眾火熱的現實生活中尋找創作的源泉和靈感,從民族民間優秀豐厚的文化傳統中汲取營養,創作演出了大量優秀的文藝節目,如《頂碗舞》、《牧民的喜悅》、《彩虹》、《鄂爾多斯婚禮》、《筷子舞》、《翔》、《夢中戈壁》、《騰飛的駿馬》、《富饒美麗的內蒙古》等等,都取得了很高的藝術成就,成為內蒙古民族藝術的精品和典範。

60年來,烏蘭牧騎就像一座大熔爐,又像一所大學校,把一批批年輕幼稚的隊員鑄造成一專多能的文藝工作者,把一個個含苞欲放的文藝新苗培養成藝術家。拉蘇榮、牧蘭、金花、德德瑪、敖登格日勒、朝魯、那順等等,都是烏蘭牧騎這所學校裏成長起來的優秀藝術人才,烏蘭牧騎成就了他們的事業,賦予了他們永恒的藝術生命。

烏蘭牧騎是時代的驕子,也是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實衛士。60年來,烏蘭牧騎紮根基層、面向群眾的初衷沒有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沒有變,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的本色沒有變。同時,緊緊追隨時代前進的步伐向前發展。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後,解放思想、銳意進取,調整節目內容,提高演出水準,增加服務內容,擴展活動範圍,開拓出了更加廣闊的發展新領域。

目前,內蒙古草原上活躍著的烏蘭牧騎隊伍已經有75支,每年演出超過7000場。60年來他們累計行程110多萬公里,為農牧民和各族群眾演出30多萬場,創造了內蒙古文化發展史上的奇跡。

“金色的草原有一支鮮紅的花,根深葉茂美麗芬芳,在狂風暴雨中她嬌姿挺拔,在飛雪嚴霜下她不褪光華。她給草原增添了奇異的光彩,好像天空中美麗的朝霞……”

這是多年來流傳于內蒙古大草原上一支讚美烏蘭牧騎的歌!今天,烏蘭牧騎不僅是內蒙古草原上的一支鮮花,他們已成為全國人民的烏蘭牧騎,在演出的萬里長征途中,他們和全國人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烏蘭牧騎已經成為全國文藝界一面鮮艷的紅旗,烏蘭牧騎播下的種子,必將在祖國大地上獲得豐收。

“一代代烏蘭牧騎隊員迎風雪、冒寒暑,長期在戈壁、草原上輾轉跋涉,以天為幕布,以地為舞臺,為廣大農牧民送去了歡樂和文明,傳遞了黨的聲音和關懷。烏蘭牧騎的長盛不衰表明,人民需要藝術,藝術也需要人民。”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對烏蘭牧騎的肯定和讚譽,也是對全區,乃至全國文藝工作者的鼓舞和鞭策。

(作者:梁耀君,內蒙古自治區政協辦公廳巡視員)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