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態要聞>

青海落實新一輪草原補獎政策:推進生態文明 保障生態安全

2017-11-20 11:51:36 | 來源:青海日報 | 作者:羅連軍 | 責任編輯:王金梅
摘要:新一輪補獎政策實施以來,我省嚴格落實禁牧和草畜平衡政策,對0.16億公頃中度以上退化天然草原實施禁牧補助,對0.15億公頃可利用草原實施草畜平衡獎勵。隨著草原補獎政策的落實以及相關法律法規的制定出臺,全省草原生態保護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

實施新一輪草原補獎政策,是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舉措,是打贏扶貧攻堅戰、維護民族團結的有力支撐,是鞏固第一輪成果、轉變畜牧業發展方式的迫切要求。

按照《青海省新一輪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政策實施方案(2016-2020)》要求,青海省新一輪草原補獎政策涉及全省草原牧區6州2市42個縣(市、區、行委)的21.54萬牧戶、79.97萬人、0.32億公頃可利用天然草原,年度兌現補獎資金24.13億元,其中:禁牧補助18.36億元,草畜平衡獎勵5.77億元。

新一輪補獎政策實施以來,青海省嚴格落實禁牧和草畜平衡政策,對0.16億公頃中度以上退化天然草原實施禁牧補助,對0.15億公頃可利用草原實施草畜平衡獎勵。同時,全省結合精準扶貧工作,組建草原生態管護員隊伍,草原生態管護員達到42778名,並建立完善了省、州、縣、鄉、村五級草原監管體系,強化了對禁牧區、草畜平衡區的核查監管,有效鞏固草原生態保護補獎政策實施成效。

一年來,全省開展草原生態補獎績效管理,建立完善了生態保護業績與補獎資金髮放掛鉤的績效考核機制,以細化量化考評指標,逐級開展績效考評,確保了政策落實到草場和牧戶。還利用績效獎勵資金,支援草原保護建設、草原防災減災基礎設施建設、草牧業發展及落實草原補獎政策工作經費,鞏固了補獎成果。

實施草原補獎政策,關注度高,涉及面廣,政策落實的好壞直接關係到草原牧區可持續發展和牧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我省各級黨委、政府始終把補獎政策落實作為改善生態環境和民生的重要舉措。按照補獎政策落實目標、任務、責任、資金“四到州”,任務落實到戶、補助發放到戶、服務指導到戶、監督管理到戶、建檔立卡到戶的“五到戶”總體要求,層層簽訂目標責任書,嚴格按照先履行禁牧減畜任務、錄入資訊系統、審核公示、績效考核、然後按“一卡通”形式兌現補獎資金的程式,將補獎資金兌現到戶。

為夯實補獎基礎,推進政策落實。全省嚴格實行年度實施方案審查備案制;開展補獎政策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培訓;嚴格系統數據管理,將系統管理作為政策落實的重要抓手,嚴格落實核查。在全面審核補獎管理系統各項數據基礎上,通報督辦各地在系統錄入進度緩慢、數據不全、資訊不實等情況,並結合青海省實際,制定《青海省草原補獎政策資訊管理系統管理辦法》,以制度保障系統管理,推進政策全面落實。

今年,青海省首次將草原綜合植被蓋度和退化草原治理率兩項指標納入政府年度考核指標體系,形成倒逼機制,推動禁牧和草畜平衡工作落實。在現有政策制度辦法的基礎上,我省結合實際,認真修改了《青海省草畜平衡管理辦法》和《青海省禁牧、休牧管理辦法》,強化草原核查監管工作。依據《青海省天然草地載畜量計算標準》,按照各類牲畜折合羊單位標準、幼畜折算比例,計算出各地實際載畜量(羊單位),同時按照天然草地多年平均生産力和人工舍飼、補飼等核定合理載畜量。

在已聘任上崗13894個草原生態管護員的基礎上,2016年全省結合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在國家公園四縣設置落實8623個草原生態管護公益崗位,2017年在國家公園區外的三江源地區設置落實20261個,全省草原生態管護公益崗位落實總數達到42778個,同時林業部門在全省落實5071個生態管護公益崗位,管護力量進一步增強。

目前,已建立“層級監督,動態管理”的管理模式,在鄉設管護站、村設管護隊、管護隊設若干管護小分隊,形成了點成線、網成面的組織化巡查、網格化管護機制。各地結合實際,進一步創新管理模式,形成了“管護員+民兵、+獸醫、+網格員”,“生態管護員轉化網格管理員,賦予生態管護、基層黨建、精準扶貧、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精神文明建設等職能的‘六位一體’”等模式,強化禁牧區、草畜平衡區的核查監管,將全省草原超載率控制在10%以下。

新一輪補獎政策實施中,農牧、財政等部門緊密配合,分赴各地開展督促、檢查、指導工作,協調解決有關問題。對政策落實不力、工作進度緩慢的地區,加大督辦力度,責令限期整改,並跟蹤督查。同時,加資金跟蹤監管,財政委託審計部門,充分發揮審計監管督查職能,對補獎資金的發放、使用等進行全程審計,人大、監察等部門也很關注補獎資金的安全,多次進行檢查督導,確保了資金安全。

在總結補獎政策績效管理試點的基礎上,全省全面開展草原生態保護績效管理工作,嚴格落實補獎增量資金與牧民草原生態保護責任、效果掛鉤的績效管理。經考核合格後的牧戶,採取“一卡通”方式全額兌現補獎資金。對條件成熟的地區,在充分尊重牧民意願、做好風險評估的前提下,引導將補獎資金折股量化給牧戶,集中用於生態畜牧業合作社發展生産。

隨著草原補獎政策的落實以及相關法律法規的制定出臺,全省草原生態保護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

通過落實草原生態補獎政策和生態綜合治理,2016年全省平均畝産鮮草170公斤,比2010年提高27個百分點,退化沙化草原縮減為0.13億公頃,草原生態環境狀況呈現總體退化趨勢初步遏制,局部地區呈現出好轉態勢。草原植被高度、蓋度和生産能力逐步恢復提高,生物多樣性增加,草原生態功能逐漸得到恢復。

全省已建成州級飼草料貯備中心3處、6250平方米,縣級飼草料貯備站14個、14850平方米,向青南牧區調運防災抗災飼草料15000噸,飼草料貯備範圍從原來的3州9縣18鄉擴大到現在4州16縣46鄉。飼草料貯備庫建設面積達到2.11萬平方米,年飼料貯備能力達到3.5萬噸以上,初步建立了州、縣、鄉、村及牧戶五級飼草料貯備體系,防災抗災能力明顯提高。

隨著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全面開展草原監測,建立電子化管理系統,我省草原監測監管不斷強化。按照飼草料産業發展的區域佈局,我省大力發展規模化飼草生産基地,通過優質飼草基地和牧草良種繁育基地建設,有力促進全省飼草料産業穩定發展。草牧業發展範圍從2016年6個縣,擴大到18個縣,並建立飼草料生産、加工、儲備體系,形成了“園區+企業+合作社+農戶”、“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合作社+基地+牧戶”等多種發展模式,構建了草畜聯動、迴圈發展的草牧業格局,實現了牧業發展、牧民增收。

(羅連軍)

原標題:加快推進生態文明 保障國家生態安全——我省落實新一輪草原補獎政策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