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中國烏力格爾之鄉”、最美山地草原——扎魯特旗
美麗富饒的扎魯特旗位於通遼市西北部,科爾沁草原腹地,是蒙東地區和東北工業基地對接紐帶。區域面積1.75萬平方公里,總人口31.5萬,由蒙、漢、回等13個民族組成,其中蒙古族人口占49.2%。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民族文化,享有“中國民族曲藝之鄉”、“中國民間文化之鄉”、“中國烏力格爾之鄉”和“民族版畫之鄉”等美譽,是通遼市乃至蒙東地區民族文化資源極為豐富、民族文化底蘊極為深厚的旗縣之一。
扎魯特旗擁有優越的區位優勢、重要的地理位置、發達的現代交通和通訊網路,是連接東北和華北的交通樞紐,306省際大通道橫貫東西,對接黑、吉、遼,通魯高速、通霍鐵路縱貫南北與內地相連。
扎魯特旗礦産資源豐富,現已發現各類礦床(點)119處,其中煤炭儲量120億噸,工業經濟厚積薄發。全旗森林總面積832.7萬畝,其中山杏林集中連片面積近380萬畝,居全國旗縣之首。動植物資源達600余種,是自治區絨山羊、山杏核、中草藥、農副産品四大産品生産基地。扎魯特旗生態建設卓有成效,自然風光迷人,是“國家級生態示範區”,是通遼市北部重要的天然綠色生態屏障、水源涵養地和動植物物種基因庫。全旗有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區32處,特金罕山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旗政府所在地魯北鎮是全國環境優美鎮、全國文明鎮、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和內蒙古自治區七星級文明鎮。3A級國家景區山地草原旅遊區曾入選2008年北京奧運會旅遊景點,被譽為“中國最美的山地草原”和“最具民俗(民族)風情旅遊目的地”,曾榮獲亞洲金旅獎等諸多榮譽,吸引國內外遊客紛至遝來。
扎魯特歷史悠久,自古就是少數民族的棲息地,是“紅山文化”和“富河文化”的發祥地,更是遼金時期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軍事重鎮。扎魯特旗現保存有古文化遺址393處,現有國家、自治區、通遼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8處。其中沉寂數千年的南寶力皋圖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址,榮獲“中國社會科學院六大考古新發現和國家文物局“2007——2008年度田野考古三等獎”。
扎魯特旗民族風情濃郁,蒙古族傳統文化保留較為完整,是蒙古族説唱藝術——烏力格爾和好來寶的發祥地,擁有“中國烏力格爾之鄉”、“中國民族曲藝之鄉”、“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中國版畫之鄉”四張名片。扎魯特民歌長調、好來寶、版畫、蒙古刺繡等這些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與這裡的自然風光水乳交融,難以割捨,唱響了扎魯特旗各族人民大團結、大融合、共繁榮的現代和諧文化主旋律。
近年來,扎魯特旗在抓好生態建設、經濟發展的同時,高度重視民族文化工作,始終把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準、繁榮城鄉文化作為一項民生工程和提升全旗人民幸福指數的重要工作來抓,依託當地厚重的民族歷史文化,大力發展文化産業,充分運用先進文化在引領前進方向、凝聚奮鬥力量、孕育時代風尚等方面的獨特作用,推進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靈魂、為根本的文化軟實力建設,實現歷史文化與旅遊文化高度融合、民族文化與旅遊文化深度結合、旅遊資源與文化産業協調發展、文化資源與保護傳承協同發展,逐步把扎魯特旗打造成綠色寶地、文化高地、旅遊勝地,向世人展示她的獨特魅力,讓文化軟實力成為全旗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硬支撐。
【走進•扎魯特】
通遼市扎魯特旗:喜迎十九大 讚歌獻給黨
在水中覓食的鳥禽
碧海雲天
河水清清
杜鵑花開
高原雄姿
古榆林
罕山秋色
花的原野 額爾敦布和攝
皇太極湖
歡騰的草原
青湖泛舟
秋之韻 額爾敦夫攝
日出雲霧杜鵑紅 包哈達
雙雄爭霸
套馬 包衛東 攝
蔚藍的故鄉 包衛東 攝
小河西冬捕
杏花開放山頭
扎魯特之秋
(供稿:內蒙古通遼市扎魯特旗旗委宣傳部網信辦主任、新聞中心主任 劉浩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