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文化>熱點新聞>

契丹中原交流的地方——遼中京城

2016-11-07 11:28:22 | 來源:草原文化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許浩成
摘要:      遼中京大定府城垣遺址遼中京大定府是遼代中期由遼聖宗耶律隆緒建立的陪都,代表了大遼王朝全盛時期城市的建築特色,其城市遺址在今天的內蒙古自治區寧城縣大明城。

  遼中京大定府城垣遺址遼中京大定府是遼代中期由遼聖宗耶律隆緒建立的陪都,代表了大遼王朝全盛時期城市的建築特色,其城市遺址在今天的內蒙古自治區寧城縣大明城。
  自從西元916年遼太祖耶律阿保機建立契丹國以後,歷經數代,大遼王朝逐漸興盛,不斷向外擴張,滅掉了渤海國,吞併了燕雲十六洲,國力強大,雄據北方,與統一和中原和南方地區的北宋王朝相對峙,雙方數次血戰。西元982年遼景宗耶律賢去世,其長子耶律隆緒即位,即是聖宗。這時的聖宗年僅十二歲,由他的母親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契丹蕭太后蕭綽攝政,西元1004年,為了報宋軍當年乘聖宗初登帝位,根基未穩之際進攻遼國之仇,蕭太后統領聖宗率領大軍攻入宋境,直至澶洲(今河南濮陽),與率軍親徵的宋真宗相持不下,在此情況下,兩國議和,訂立了歷史上著名的“澶淵之盟”,北宋每年向遼送絹二十萬匹、銀十萬兩,兩國結為兄弟之盟,保持原有邊界不變。澶淵之盟是遼王朝發展歷史上的一個重要的里程碑,自此之後一百多年兩國沒有再交戰,為遼的發展提供了和平的環境,而每年北宋送遼的財物,也大大的增強了遼王朝的國力,自此之後兩國往來不斷,各方面交往日漸頻繁。
  為了顯示大遼的強大、方便兩國的交往,西元1007年正月遼開始修築中京城,城址選在遼王朝統領的奚族的王府牙賬所在的土河(今老哈河)地區,那裏背靠七金山(今草帽子山),地勢開闊,土地肥沃,水草豐美,有利於農、牧業的發展。至1008年五月,城市就已初步建成,被命名為中京大定府。
  遼中京的設計較為週密,借鑒了北宋都城汴京(開封)的建造模式,城市由外城、內城(皇城)和宮城(大內)裏外三重城構成,南北走向,坐北朝南。外城為橫長方形,東西寬約4200米,南北長約3500米,周長約15400米,在南墻正中開有正門朱夏門,並以甕城加以防衛。內城處於外城的內部正中偏北部,城墻東西寬2000米,南北長1500米,周長約7000米,城墻加築有馬面等防禦設施,南城墻開有正門陽德門。宮城處於內城的正中偏北部,以內城的北城墻做為北墻,其他三面城墻每面長約1000米,在宮城的南墻正中開有閶闔門,門上的城樓係倣照于汴京大內的宣德樓所建,蔚為壯觀。
  中京倣照中原都城,形成了以朱夏門至閶闔門的中軸線,兩邊建築對稱佈局,在外、內城正門之間,是寬達64米的大道,略有完善的排水系統,據考證,這是倣照汴京禦道而修建成的。大道的兩邊有供居住的大小相近的8坊,併為了便為控制和管理,修有坊墻和坊門,在坊和內城之間,建有用於商業用途的廊舍,東西共長達約500米,在外城中還建有感聖寺、鎮國寺等寺廟和用於招待各國使節的館驛。內城大道的兩旁主要是用於皇室、官僚、衛兵搭設氈賬的草地,這一點獨具契丹民族特色。宮城主要是皇帝和太后起居的宮殿區,只能從考古得其遺址大小,其樣式已不可考。
  中京城直至遼國滅亡,雖其中建築有所增建,但其建築佈局基本未變。
  蒙古滅金後直到元朝滅亡,中京城雖幾易其名,但其繁華程度卻有增無減,更加繁榮昌盛。明王朝建立後,城內的居民大部分流向內地,城市漸趨衰退,至西元1403年(明成祖永樂元年),明王朝統治這一地區的軍政機構內遷,城市廢棄,這座歷史上著名的城市,延續了約四百年的榮光,最終成為一片廢墟,只有城垣殘跡和當年的佛塔,仍屹立於美麗的草原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