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遼闊的內蒙古,由於歷史、地域環境、民族、生産和生活方式等特點,從九世紀中葉至十三世紀初,就産生了蒙古族草原遊牧音樂文化的雛形;從成吉思汗時期到明清中葉,蒙古族長調歌曲由産生、發展到成熟,其韻味特殊,曲調優美,節奏舒展,曲式磅薄,意境深邃而博大,有著濃郁的草原生活氣息,歌唱草原,讚美駿馬,感懷父母,歌頌愛情和草原上一切美好的事物,堪稱蒙古抒情歌曲的典範。
內蒙古蒙古族長調歌曲大體上分為三種不同的地域性風格和流派:
一是東部呼倫貝爾一帶的豪放派熱情奔放,具有豪放雄健的特色。
二是中部錫林郭勒一帶的婉約派,帶有濃郁的抒情色彩。
三是西部鄂爾多斯和阿拉善一帶的古樸派,帶有古樸蒼勁單純的色彩。
十二、十三世紀,鄂爾多斯地區人口稀少,蒙古族牧民在草原上放牧,由吟唱逐步形成了長調民歌,蒙古語稱“烏日圖道”。它字少腔長,舒緩自由,宜於敘事,又長于抒情,給人以瀟灑飄逸之感。
筆者閱讀過2001年8月內蒙古大學出版社出版的蒙漢文對照《鄂爾多斯民歌經典》、同年8月民族出版社出版的蒙古文《鄂爾多斯民歌整合》(上、中、下三冊)和2012年10月內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蒙漢文對照《鄂爾多斯民歌精粹》(上、下冊),僅這三部鄂爾多斯民歌著作中,就收集了鄂爾多斯民歌1536首,其中長調民歌263首(需要説明,三部著作中有不少重復的)。現在歌唱和流傳較多的長調代表歌曲主要有《成吉思汗的兩匹駿馬》(産生於十三世紀)《六十棵榆樹》和《金色的部落》(均産生於十七、十八世紀)《班禪廟》《半圓的月亮》《潔白的房子》《變幻的霧》《其布希裏》《六十個美好》等等。鄂爾多斯蒙古族長調民歌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優美動聽。
鄂爾多斯長調民歌是蒙古長調民歌重要組成部分,其中尤以保存在庫布其沙漠一帶的“古如歌”最具代表性。“古如”蒙古語意為“國度”或“朝政”,源於800多年前的蒙元宮廷。分佈于鄂爾多斯杭錦旗沿河一帶韻味獨特、古樸典雅的“古如歌”就是鄂爾多斯蒙古族長調民歌中的宮廷讚歌。它集中體現了蒙元時期蒙古宮廷禮儀音樂的獨特習俗和風貌,內容正統,以説教為主,成為古老的長調民歌。“古如歌”于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杭錦旗獨貴特拉鎮被命名為“古如歌之鄉”。“古如歌”的價值不僅體現在音樂學、文藝學和語言學方面,而且也體現在人類學、民族學和民俗學方面,是蒙古族古典音樂的經典和“活化石”,傳統蒙元文明的結晶。現在會唱“古如歌”的人很少。
鄂爾多斯蒙古族長調民歌有著深遠的影響,需要我們從不同的角度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