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文化>熱點新聞>

余秋雨:"草原文化是內蒙古向文化強區跨越的一個立足點"

2016-08-04 09:10:14 | 來源:人民網-內蒙古頻道 | 作者:白建平 | 責任編輯:許浩成
摘要:期間,著名學者余秋雨接受了人民網記者的專訪,就全民閱讀、包頭市生態文明建設、打造草原文化等話題展開了現場交流。”

  余秋雨接受人民網專訪

近日,第二十六屆全國圖書交易博覽會在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召開。期間,著名學者余秋雨接受了人民網記者的專訪,就全民閱讀、包頭市生態文明建設、打造草原文化等話題展開了現場交流。

“我非常喜歡內蒙古。本屆書博會非常出色,彰顯了內蒙古的魅力、包頭市的魅力。”

説起自己對於內蒙古的印象,余秋雨表示自己非常喜歡內蒙古,並且多次到過大草原,在呼倫貝爾市、赤峰市、包頭市等地作過考察:“內蒙古是中華文明一個非常重要的發源地。”

作為全國圖書博覽會的重頭戲之一,第九屆讀者大會7月28日在包頭大劇院舉行。對於本屆讀者大會,余秋雨讚賞有加:“我在和大家的交流中了解到,與往屆讀者大會比較起來,包頭市舉辦的這一屆可謂是水準最高、人氣最旺。由此也可見包頭市的魅力、內蒙古的魅力。”

“無論是活動的文化等級,還是官方支援的程度,這一屆都是比較出色的。來到這裡和讀者見面,心裏很愉快。”余秋雨坦言。

“作為遊牧文化、農耕文化和大工業文化的結合之地,多種文明的交匯之地,包頭市如今站在一個新的起點上,會發展得更好。”

作為一名文化研究的學者,余秋雨對包頭市的文化發展歷程有著深刻的見解:“包頭市的最南端是黃河,這裡是遊牧文化、農耕文化和大工業文化的結合地,也是主要歷史研究的線索,是秦漢帝國的非常重要的戰場和爭奪之地。希望包頭這座城市可以把這樣好的文化生態一直保持下去。”

工業城市包頭市的轉型發展一直備受外界所關注。余秋雨認為包頭市一直處於“轉型”之中:“在50年代,包頭市成為了我國的重工業基地,原本以遊牧文明為主、農耕文明為輔的地區,跨越到工業文明。在文明的轉型過程中,聚集了很多外來人口,涌現出很多工業化的隊伍。”

余秋雨暢談,自己專門有一篇文章寫到,山西商人走西口的時候,把包頭作為他們非常重要的一個中間站:“所以包頭又是中國古代商業文明的一個大通道。現在它面臨著新的起點,一定會做的更好。”

余秋雨對包頭市的生態建設給予了很高地評價:“包頭市的城市建設、生態保護都達到了很高的水準,幾種文明的交替組合,最終落腳點還是要放在建設生態文明的美好上面。”

他以包頭市天龍生態園為例:“這裡把一座荒山,而且完全是石頭山,變成了綠洲。花了那麼長的時間,做的很成功,可以説是一個奇跡。引上來黃河水,用了先進的滴灌技術,培植了高寒地帶的植物,作為中國大西北恢復生態的一個示範,最終回歸到了生態文明。”

“文化強區要建立起一個統一的標準,草原文化就是向文化強區跨越的一個立足點。”

談及內蒙古打造草原文化,實現由文化大區向文化強區的跨越,余秋雨指出,第一,要保持它的生態之美。美麗的草原、森林、湖泊、沙漠都要體現出它真正的美麗來,一定要保護好。

第二,草原文化中所展示出來的、所有和人類的生態有關的,比如説賽馬、摔跤等活動,都要保留住。這些活動連接在一起,就是草原上的人們在馬背上的豪情壯志,以及這種豪情壯志所帶來的種種藝術。

余秋雨表示,在國際上舉辦的一些音樂大賽當中,內蒙古的長調經常獲得冠軍,這一點非常值得驕傲。以長調為主的內蒙古的民歌是中國少數民族歌曲當中歷史較早、保存較為完整的,這也是草原文化的魅力所在:“草原文化給中華文化的審美帶來新的元素,進一步打造草原文化,要保有原生態的舞蹈、音樂、服飾,保有馬背上的各種各樣的體育活動。 “

“文化強區要建立起一個統一的標準,草原文化就是向文化強區跨越的一個立足點。”余秋雨根據自己多年來的研究給出建議,每一種文化都有自己的核心。美麗的內蒙古,要以草原文化為核心實現向文化強區的跨越;草原文明也有大文化,這種大文化曾經以一種軍事的方式展現出一種力量。新的時代背景下,草原文化會煥發出它新的生機。

“在全民閱讀的時代,我們不要隨波逐流,要繼續尋找心靈的安置點,尋找自己的精神島嶼。”

最後,余秋雨通過人民網的平臺,寄語讀者:“在全民閱讀的時代,我們還要繼續尋找自己的精神島嶼,否則就會被滔滔不絕的以網路、手機為代表的資訊潮流所淹沒。我要告訴讀者朋友們,要尋找自己的精神小木屋,然後好好地度過我們的這一生。”

對於資訊時代的閱讀選擇,余秋雨感觸頗深:“如果僅僅是隨波逐流的話,就會失去很多,表面上是你佔有的資訊,其實是資訊佔有了你,你將會被吞沒。而那些資訊與你無關、和生命的高貴也無關,所以我們還是要尋找心靈的安置點,找到我們自己安身立命的基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