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文化>熱點新聞>

遊牧文化的繁衍與傳承

2016-08-03 09:45:25 | 來源:草原文化網 | 作者:阿榮 | 責任編輯:許浩成
摘要:      達茂草原岩畫中表現最多的是牛、馬、羊的形象,記錄了遊牧民族生産生活方式。蒙古族崇尚火由來已久,祭火也是蒙古民族最古老的祭祀活動之一,並且是中國遊牧文化旅遊節開幕式的一項重要內容。

    達茂草原岩畫中表現最多的是牛、馬、羊的形象,記錄了遊牧民族生産生活方式。

  遊牧文化的産生可追溯至新石器時代末期。所謂遊牧文化,就是在乾旱、半乾旱地區從事遊牧生産的遊牧部落、遊牧民族和遊牧族群共同創造的文化。其顯著特徵在於遊牧生産和遊牧生活方式,即表現為遊牧人的觀念、信仰、風俗、習慣以及社會結構、政治制度、價值體系等與農耕文化的不同。遊牧文化是在遊牧生産的基礎上形成的,包括遊牧生活方式以及與之相適應的文學、藝術、宗教、哲學、風俗、習慣等。遊牧文化崇拜、依賴、適應大自然,與自然融為一體。

  幾千年前,在廣袤的達茂草原,林胡、樓煩、匈奴、鮮卑、蒙古等北方遊牧民族繁衍生息,為這片草原留下了獨具魅力的遊牧文化。這裡成為中國遊牧文化旅遊節的永久舉辦地。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生活在古老達茂草原的遊牧人與賴以生存的家畜為伴,選牧場而遷,歲月輪迴遊牧不息,漸漸形成底蘊深厚的民族文化、獨具特色的草原風情。

  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是自然的草原明珠,是遊牧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包頭市60%的不可移動文物猶如珍寶鑲嵌在達茂旗1.8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風雨滄桑,歷練了金戈鐵馬的遊牧文明;日月更疊,凝聚了感天動地的人文華章。

  7月,原野的清風,吹送青草芳香。第四屆中國遊牧文化旅遊節在達茂旗啟幕,101項文化旅遊活動,展現了遊牧文化的獨特魅力。

  歲月輪迴遊牧不息

  “在綿延15000余公里的亞歐大草原上,一代代遊牧人棲息、繁衍、移徙、雄踞,構成一條波瀾壯闊的歷史長河,而他們創造的文化,風格粗獷豪邁,魅力無窮,呈現出鮮明的文化特質。遊牧文化屬於世界範疇,但在中國的發展卻是波瀾壯闊,匈奴、突厥以及遼、金、元等歷史時期都創造了輝煌燦爛的遊牧文化,至今仍具有文化魅力。”歷史學者馬駿騏説。

  有學者認為,遊牧社會形成于西元前9世紀至西元前3世紀。在遊牧民族和遊牧社會的形成過程中,春秋戰國至西漢時期最為轟轟烈烈。遊牧民族的崛起和遊牧社會的建立,遊牧文化必然應時而生。縱觀歷史,在匈奴長達300年的戰爭中,不僅僅是政治較量,更重要的是文化的碰撞與融合,匈奴的西遷和南下,文化的作用不可小覷。匈奴以降,柔然、突厥、鮮卑、契丹、女真、蒙古等活躍在北方草原上的遊牧民族繼承並創新遊牧文化,把遊牧文化推向極致。

  達茂旗民俗協會會長孟克德力格爾説:“遊牧民族的最大特徵是逐水草而遷徙,正是這種唇齒相依的生態關係,遊牧民族自覺地置身於大自然中。遊牧文化崇拜、依賴、適應、謳歌大自然的天性也就顯而易見。”

  有關專家介紹説,遊牧文化的歷史,頭緒繁多,史料零碎、分散。但仍有一些史料證明,幾千年前,林胡、樓煩、匈奴、鮮卑、突厥、蒙古等北方遊牧民族在達茂草原繁衍生息,創造了豐厚的文化。《史記》也記載,匈奴首領頭曼單于的統治中心頭曼單于城就在達茂草原一帶。

  聞名中外的烏蘭察布岩畫分佈于烏蘭察布草原“大窯文化”的北面,主要在達茂旗、四子王旗、察右後旗和烏拉特中旗的東北部,以達茂旗百靈廟東北部查幹敖包蘇木一帶最密集,為達茂草原岩畫。其創作時期大約距今4千年至1萬年,當時生態環境與現今大不同,河流湖泊縱橫,水草豐盛,動物繁多,在這種自然條件下,這裡的遊牧民族擁有較高程度的狩獵和畜牧業,創造了具有地域特色的遊牧文化。達茂草原岩畫中表現最多的是牛、馬、羊的形象,其次是狩獵放牧,原始的祭祀舞蹈、崇拜居三。顯然,動物以及涉及到遊牧狩獵的事物構成當時當地文化的主要內容。

  昭君出塞是千古傳頌的佳話,而王昭君和其夫婿曾長時間“留居幕南光祿塞”,即陰山以北的達茂草原,其遺跡至今尚存;歷經800餘年風霜雪雨的敖倫蘇木古城在達茂草原存留,極具文化內涵;草原上的茶馬驛站是“茶馬古道”的清晰印跡;金塹壕、漢長城、北魏長城、康熙營盤等文化遺跡,見證了這片古老草原的歷史滄桑。

  清代以後,哈撒兒的後裔茂明安部落,成吉思汗後裔達爾罕部落相繼駐牧於此。

  達茂旗作為中國遊牧文化發祥地之一,成為中國遊牧文化旅遊節的永久舉辦地,先後被命名為中國哈撒兒祭祀文化之鄉、中國楚拉嘎好來寶文化之鄉。中國蒙古族遊牧文化研究基地也在此落戶。

  遊牧文化引人入勝

  勇猛的“男兒三藝”,莊嚴的祭祀儀式,醇香的奶食文化,古老的搟氈技藝,首尾相連的勒勒車,悠揚的長調,深沉的呼麥,色彩艷麗的蒙古族服飾,歡快的好來寶……在歷屆中國遊牧文化旅遊節,這些極具民族特色文化展示,吸引了眾多中外遊客的眼球。

  蒙古族男兒有著獨特的彰顯自己勇猛的方式,即大家所熟知的“男兒三藝”:賽馬、射箭和搏克。賽馬比賽流傳千年,在中國遊牧文化旅遊節,蒙古族騎手精湛的騎術、人馬和諧的配合,讓觀眾嘆為觀止。蒙古族搏克有近2千年曆史,當健碩的蒙古族搏克手在草地上對決時,觀眾報以熱烈的掌聲。具有悠久歷史的“哈撒兒”射箭,讓各路“神箭手”一展箭無虛發、百步穿楊的技藝。中國遊牧文化旅遊節為“男兒三藝”的傳承發展提供了很好的平臺。記者在“男兒三藝”的賽場看到,小騎手、小射箭手非常活躍。無論是馬背上輕盈矯健的小騎手,還是射箭賽場上面容稚嫩卻神情專注的小射手,都體現著一個古老民族傳統文化在新時期的傳承與綿延不絕。

  蒙古族自古就有祭祀祖先的傳統,哈布圖·哈撒兒祭祀已有400餘年歷史,是保存完整的傳統祭祀之一。每年舉行的哈撒兒祭祀是達茂旗蒙古族和各地哈撒兒後裔的一項重要祭祀活動。2007年,哈布圖·哈撒兒祭祀被列入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隨著達茂旗被命名為中國哈撒兒祭祀文化之鄉,哈撒兒祭祀的內容更加豐富,規模愈加宏大。歷屆中國遊牧文化旅遊節,達茂旗都舉辦哈撒兒祭祀活動。

  據了解,茂明安蒙古族祭祀哈布圖·哈撒兒活動從元朝開始一直沒有中斷。哈布圖·哈撒兒祭祀儀式及規程是蒙古民族珍貴歷史文化遺産。祭祀所用物品都是幾百年傳承下來的珍貴文物。

  哈布圖·哈撒兒是蒙古族古代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軍事謀略家,他身上所具有的英雄品質影響著一代又一代蒙古人。哈撒兒祭祀飽含著蒙古族對祖先的敬仰、尊崇之情。一年一度的祭祀,不僅是儀式的傳承,也是精神的傳承。

  通過中國遊牧文化旅遊節,不光是哈撒兒祭祀,祭火、祭蘇力德、祭敖包等各類祭祀活動也越來越為人們所熟知,祭祀規模、參與人數也不斷擴大和增長。

  巴音寶格達敖包祭祀是達茂旗最大的敖包祭祀活動,由此拉開中國遊牧文化旅遊節的序幕。巴音寶格達敖包、紅格爾敖包、額爾登尼查幹敖包……作為蒙古族寄託美好願望的神聖之地,每年都要在固定的日子裏進行祭祀。莊嚴神聖的祭祀體現了蒙古族傳統習俗。敖包祭祀已成為保持蒙古族傳統習俗一項重要內容。

  蒙古族崇尚火由來已久,祭火也是蒙古民族最古老的祭祀活動之一,並且是中國遊牧文化旅遊節開幕式的一項重要內容。

  中國遊牧文化旅遊節促使傳統祭祀規模擴大和儀式規範。各種祭祀儀式在保留傳統習俗的同時,逐漸成為達茂旗文化形象的代表,豐富了該旗的文化旅遊資源。

  歷屆遊牧文化旅遊節,勒勒車、蒙古包展示,駱駝比賽,馬文化節,奶食文化節等活動,以及原生態的蒙古族民俗風情,對遊客最具吸引力。呼麥、長調、好來寶、馬頭琴等民族藝術,越來越受到各地遊客的追捧。很多中外遊客走進原生態牧民家庭,體驗牧民的生活,感受蒙古族傳統習俗。

  蒙古族搟氈技藝展示重現了蒙古族搟氈經典技藝和工序。氈子是遊牧民族生産和生活的必需品,搟氈工藝已有上千年曆史。隨著時代的變遷、社會的發展,氈子也隨之悄然退出了人們的生活,搟氈技藝也正面臨著消失。歷屆遊牧文化旅遊節這樣的展示活動重拾蒙古族傳統技藝,將瀕臨失傳的蒙古族傳統技藝保護傳承下來。

  遊牧文化是草原文化之魂。達茂旗連續舉辦四屆中國遊牧文化旅遊節,不僅留住了諸多沉睡已久的遊牧文化記憶,還讓這因草原而生,經歷史沉澱,得今人弘揚的遊牧文化,煥發別樣風采,彰顯獨特魅力。(文/阿榮 于濤 王鵬)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