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書讀、讀好書、用好書”曾經是廣大農牧民的奢望。“草原書屋”的建立,如同“乾旱草原的及時雨”,用知識和文明滋潤草原的每一寸土地,用科學與智慧支撐起草原更加廣闊的明天。現在“草原書屋”受到了越來越多的追捧,這個富有活力、充滿生機的文化載體已經在草原鄉村生根、開花,濃濃的書香飄溢在每一個鄉村、每一個嘎查!
暑假快到了,察右後旗大六號鎮大六號村“草原書屋”正在為迎接學生們做足準備工作。在這裡,每到中小學寒暑假期,就會為學生們提供課外輔導教材和一些社會科學類圖書,陪伴中小學生度過一個充實的假期。
“‘草原書屋’裏有許多書上介紹了真假種子化肥如何識別、蔬菜大棚的搭建技巧,還有一些實用的種植養殖方面的書籍,讓我們學到了不少知識。”卓資縣旗下營鎮四道溝村村民牟嚴林深刻地感受到了“知識改變命運”的力量。這個遠近聞名的種菜大戶,一有空就會去村裏的“草原書屋”看書、借書。
與牟嚴林目的一樣,在該“草原書屋”裏,農民們在看書之餘,還會相互交流養豬經驗,不少人不僅用心聽,還隨身帶一個筆電,認真記下各種心得。
對於書上查不到的問題,管理員就把問題匯總起來,等旗裏的牲畜飼養服務組下鄉時統一向專家諮詢。
同樣,去“草原書屋”看書已日漸成為四子王旗農牧民新時尚。據該旗文化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現在該旗14個蘇木鄉鎮、194個嘎查村已經實現了草原書屋全覆蓋,每個書屋都配有蒙漢文各種圖書、期刊、音像製品等,草原書屋已成為老百姓小康路上的精神家園和文化支撐。
草原書屋的建立不僅豐富了老百姓的業餘文化生活,還讓老百姓學到許多先進的專業技術和科技知識,很多村民每當有種養殖疑惑的時候,通過草原書屋查詢書籍,很快就找到了解決的方法,草原書屋讓他們學會了很多新知識、新技術,農民也能變成“土專家”。
興和縣城關鎮西官行政村村民劉德福也是“草原書屋”的常客。他説:“以前沒個奔頭,整天無所事事,只能喝酒打牌消磨時間,現在‘草原書屋’開了,各種各樣的書籍應有盡有,特別是看到其他村民通過這些書籍,學以致用,一個個活生生脫貧致富的例子擺在面前,更激發了自己好好學科學知識,也試試跳跳龍門。”
正如劉德福所説,“草原書屋”在改變農民習俗上也發揮了潛移默化的良好作用。許多村民告別了牌桌、酒桌,利用“草原書屋”學習文化知識和技術,混日子的人少了,文化素質提高了,“積極進取、家庭和睦”的好風氣正在逐漸形成。
自2008年實施“草原書屋”工程以來,我市11個旗縣市區、86個鄉鎮蘇木和1321個行政村,共建有“草原書屋”1316個、數字書屋81個,目前,草原書屋已覆蓋全部行政村。
草原書屋是一項得民心、順民意的民心工程、實事工程,深受廣大農牧民朋友的歡迎,許多村民親切地稱其為“致富路上的黃金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