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文化>熱點新聞>

包頭草原的前世今生 希拉穆仁草原歷史變遷

2016-03-22 14:08:22 | 來源:新浪旅遊 | 作者: | 責任編輯:許浩成
摘要:      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清軍西征噶爾丹時,為防禦外患,土默特右翼旗都統阿弼達(托博克之孫)遵旨,派一個蘇木(佐)的旗兵在大青山北麓的希拉穆仁河一帶設卡倫(哨所)駐防。

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清軍西征噶爾丹時,為防禦外患,土默特右翼旗都統阿弼達(托博克之孫)遵旨,派一個蘇木(佐)的旗兵在大青山北麓的希拉穆仁河一帶設卡倫(哨所)駐防。席勒圖旗的前身就是設在希拉穆仁河畔的哨卡所在地。這也是希拉穆仁地區歷史上屬於土默特轄區的根源。


  希拉穆仁的來源
  乾隆十六年(1751年),皇帝詔準喀爾喀蒙古(外蒙古)斯欽王旗額附舍楞親王之子仁欽道爾吉為席勒圖召(延壽寺)第六世轉世呼圖克圖噶根。之後被提升為扎薩克達喇嘛。六世呼圖克圖活佛阿噶旺羅布桑達瓦,從喀爾喀蒙古到來時,攜帶牧戶侍從、奴隸眾多,此外還帶來大批牲畜及二十個哈那的大蒙古包。為了安置活佛帶來的這些俗徒和牲畜,清政府將希拉穆仁河流域廣闊草場劃撥給席勒圖召六世活佛,作駐牧生息之地。
  六世呼圖克圖活佛阿噶旺羅布桑達瓦為了感謝皇恩,表示對清政府的忠誠,更廣泛地發展和傳播喇嘛教,當地牧民一般俗稱希拉穆仁召或席勒圖召,把從召廟旁流淌的希拉穆仁河逐漸俗稱“召河”(即有召廟的河)。經過多年,召河一詞也演變成這一地區的總稱。


  日本侵略時期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日本侵略者在西蒙地區扶植建立起了偽蒙疆政府,希拉穆仁獨立設旗,稱席勒圖旗,行政上隸屬烏蘭察布盟。由普會寺的大喇嘛薩木騰任旗長,設有佐領4人。執行政教合一的管理體制。宗教體制上仍隸屬歸化城席勒圖召。
  1945年,日本投降後撤銷席勒圖旗建制,仍歸屬歸化城土默特旗管轄。


  解放後
  1949年9月19日,綏遠省和平解放。希拉穆仁同時獲得解放。建國初期歸屬綏遠省土默特旗管轄,為第七區。
  1954年,正式劃歸烏蘭察布盟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