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旅遊>草原音樂>

草原上流傳著“火不思”天籟之聲

2016-03-16 09:34:59 | 來源:內蒙古文化資訊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許浩成
摘要:在錫林郭勒盟鑲黃旗,小演員南丁和老一輩民間藝人演奏的火不思,受到了人們的喜愛。

(蒙古族樂器火不思)


  在錫林郭勒盟鑲黃旗,小演員南丁和老一輩民間藝人演奏的火不思,受到了人們的喜愛。火不思質樸柔和、韻味醇厚,是來自草原的天籟之聲。
  古老的彈撥樂器火不思在錫林郭勒大草原上流傳很久,而小南丁演奏的火不思是在古老火不思的基礎上經過恢復和創新的火不思。
  西元前一世紀初,中國北方遊牧民族參考古箏和箜篌等樂器,創制出了火不思。傳統的火不思形狀像一隻飯勺,琴身長90釐米,琴頭彎曲,琴柄筆直。圓形的共鳴箱上包著蟒皮,琴有3根或4根琴弦。其琴桿較長,共鳴箱較小,音色具有濃厚的北方草原風味。火不思的演奏方法與其他彈撥類樂器基本一樣,演奏者豎抱著樂器,用左手按弦,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彈撥琴弦。火不思的發音清晰、明亮,常用於獨奏、合奏或為歌舞伴奏。
  火不思的名稱最早見於西元十三至十四世紀的史書《元史·禮樂志》中。據《元史·禮樂志》載,“火不思,制如琵琶,直頸,無品,有小槽,圓腹如半瓶,以皮為面,四弦皮絣,同一孤柱。”據《事物異名錄·琵琶》載,“元志,天樂一部有火不思,制如琵琶,今山、陜、中州彈琥珀詞,蓋‘火不思’之轉語也”。在元代,火不思被列為國家級樂器,經常在盛大宴會上演奏。後來它流傳到民間。到了十七世紀的清代,火不思再次被列為國家級樂器。當時,除了在宴會上演奏火不思外,清朝的皇室成員們在每年的正月初一和正月初五的宴會上也演奏火不思。
  由於種種原因,清代後火不思漸漸失傳了。新中國成立後,音樂工作者參照在雲南省玉溪市通海縣的一座貴族墳墓中出土的古代火不思樂器,研製出了新型火不思,使這一古老的樂器重獲新生。新研製出來的火不思分為高音、中音和低音三種,外形設計完全符合蒙古族的傳統習慣,琴頭的頂端像一隻箭筒,上面雕刻著一張滿弓。扁葫蘆形共鳴箱比傳統火不思的琴箱增大了將近兩倍,上面不蒙皮膜,而是採用質松紋細的桐木板,以此來增加樂器的音量。新型火不思還借鑒了某些弦樂器的設計方法,在琴箱中增加了音梁,使發音更加集中,音響也更加宏亮、渾厚。另外,設計者為了發揮火不思的民族特色,還在琴頸的指板上粘嵌了20多個骨質的琴品,使總音域達到了四個八度。新型火不思已被收入《中國樂器圖鑒》大型畫冊中。
  火不思又名“渾不似”、“和必斯”、“虎撥思”、“琥珀詞”、“胡不思”和“胡撥四”等(均為蒙古語音譯,即琴的意思)。
  火不思在我區得到傳承和發展,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命名鑲黃旗為中國蒙古族火不思傳承基地、內蒙古民間音樂火不思之鄉。 2007年,火不思被列入第一批內蒙古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