鑲嵌在祖國北疆的錫林郭勒草原尤如一顆璀璨的明珠,它是哺育蒙古族文化的博大搖籃。自原始社會起,蒙古族的先民就在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創造了具有獨特風格的蒙古民族魅力的歷史文化。今天的錫林郭勒大草原,仍然保持了它亙古不變的天籟之像和原生態之美,在歷經了大地萬物的造化與錘鍊之後,各族人民創造和傳承了豐富多彩、有鮮明特點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從錫林河畔到原始山間、從農村牧區到城市中心,分佈在錫林郭勒大草原的各個角落。
錫林郭勒盟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眾多,從國家級到旗縣級傳承有序,這些“非遺”凝聚著全盟各族兒女的智慧,迸發出勃勃生機,閃爍出文化的熠熠光彩,它是傳統文化的瑰寶,中華文化寶庫中的絢麗奇葩。
錫林郭勒盟歷史悠久,文化資源豐富。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講究禮儀的傳統習俗在這裡形成了獨特的民風民俗,積澱了厚重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各種文化資源保存完整,形成了獨具特色和內容與形式完美統一的豐富文化資源。其中就包括蒙古包營造技藝、那達慕、蒙古族長調民歌、蒙古族搏克、蒙古族射箭、祭敖包、東路二人臺等等以口耳相傳方式傳承下來的非物質文化遺産。錫林郭勒盟非物質文化遺産豐富而獨特,與物質文化遺産一樣見證了草原文明的歷史發展,是各民族歷史的見證和文化的重要載體。蘊含著草原各族人民特有的精神價值、思維方式、想像能力和文化意識,體現著各族人民的生命力和創造力,是建設民族文化大區、文化大盟的重要資源,也是全盟各族人民寶貴的精神財富。保護和利用好非物質文化遺産,對增強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構建和諧錫林郭勒,促進全盟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錫林郭勒盟生活著眾多民族,其中的主體民族——蒙古族多才多藝,在幾千年的生産生活中,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文藝特色。漸漸形成了長調、潮爾道、呼麥、阿斯爾、烏力格爾等多種曲藝形式,也創作了蘇尼特諺語、烏珠穆沁祝讚詞、察哈爾民間故事等多種民間文學作品。
長調,蒙古語為“烏爾汀哆”,即曲調悠長之意。長調民歌歌詞明晰簡樸,音調高亢、音域寬廣,優美酣暢,深深植根于錫林郭勒盟蘇尼特、烏珠穆沁等廣大地區的人民生活土壤中。東、西烏珠穆沁旗被自治區文化廳命名為“長調民歌之鄉”,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命名為“中國蒙古族烏爾汀哆(長調)之鄉”和“長調研究基地”。2009年,蘇尼特長調、烏珠穆沁長調均列入第一批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阿斯爾是流傳于錫盟南部地區的一種古老音樂的統稱,最初是宮廷禮樂,故又稱為“天樂”。元代流傳下來的曲目有《忽必烈宮廷宴歌》、《牧馬歌》等。2014年阿斯爾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擴展名錄,鑲黃旗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命名為“中國蒙古族阿斯爾音樂之鄉”。莫德格和芒來分別為長調和潮爾道國家級非遺傳承人。
蒙古民族最具特色的民族樂器——馬頭琴,因琴桿上端雕有馬頭而得名。在《馬可波羅遊記》中記載,“韃靼人”中流行一種二弦琴,可能是馬頭琴的前身,明清時已用於宮廷樂隊。馬頭琴音色幽揚曠遠、低回婉轉,具有鮮明的民族特點和地域特色。近些年,馬頭琴在百姓中間得到普及,在少數民族語言教學的中小學校,馬頭琴成為了一門課程。馬頭琴演奏大師齊·寶力高還在錫盟開辦了國際馬頭琴學院,推動了當地馬頭琴的傳播。
清朝末,隨著人口流動,山西的中路梆子晉劇傳入太仆寺地區。經過當時藝人對太仆寺旗晉劇進行改革、創新,使寶昌晉劇發生了質的飛躍和變化,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寶昌晉劇以其濃郁的鄉土氣息和獨特的風格,贏得了廣大觀眾的喜愛,在錫盟漢族群眾中廣為流傳。
文學藝術方面,蘇尼特諺語,表意透辟、生動形象、言簡意賅、韻律優美,是蒙古族語言的精華,廣泛流傳于蘇尼特左、右旗和周邊地區;祝讚詞“伊茹勒”,是蒙古族口頭流傳的文學形式之一,在烏珠穆沁草原有著悠久的歷史。祝讚詞感情奔放、語言酣暢、瑯瑯上口,極具民俗學、語言學方面的研究價值。2009年烏珠穆沁祝讚詞列入第一批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産擴展名錄;“烏力格爾”,即蒙語説書,是蒙古族藝人以説唱故事為內容的民間文學表演形式,因通常由一人自拉四胡説唱,故有“裝文扮武我自己,一人能演一台戲”之説。
在錫盟地區,被列入各級非遺項目的火不思、蒙古箏、察哈爾民歌、查瑪、察哈爾民間故事等也都得到了很好的保護和傳承。
藝術來源於生活,生活産生藝術。蒙古族群眾的生活細節處處都能體現出藝術創作的痕跡。在老百姓日常的吃、穿、用具上,藝術的痕跡無處不在。傳統的蒙古包營造技藝、民族服飾的製作、摔跤服製作技藝、氈繡、勒勒車製作、查幹伊德製作等等。
勒勒車,又稱轆轤車,是草原上十分古老的運輸工具,用牛或駱駝駕轅,車體輕便,可載重數百斤甚至上千斤,行車時多為數輛或十余輛成一串,只需一人駕馭。這種適應草原自然環境和蒙古族生活習慣製造和使用的車輛,在錫盟北部各旗仍可見到。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勒勒車已逐漸被機動車所取代。2006年蒙古族勒勒車製作技藝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蒙古包是遊牧民族“逐水草遷徙”生産生活的産物,有著悠久的歷史,並且一直沿用至今。蒙古包的製作體現了蒙古民族高超的技能和智慧。2008年蒙古包營造技藝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蒙古族服飾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錫林郭勒蒙古族服飾可區分為察哈爾服飾、蘇尼特服飾、阿巴嘎服飾和烏珠穆沁服飾,它們各具特色,體現了厚重的歷史文化積澱。這些各部落服飾已分別列入自治區、盟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西烏珠穆沁旗還被自治區命名為“烏珠穆沁服飾之鄉”。烏珠穆沁熏皮袍在蒙古族服飾中獨具一格。其製作過程複雜、細緻。2009年烏珠穆沁熏皮袍製作技藝列入第二批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蒙古民族是個熱愛生活的民族,生活中普普通通的用品,在勞動人民的手中也變成了藝術品。馬鞍具製作、銅銀器製作、蒙古族繩藝、氈繡技藝、柳條編織這些生活中的小用品的製作方式也漸漸演變成了一門獨特的藝術。
民以食為天,奶食是蒙古民族的重要食物。圍繞奶食品的製作和使用,蒙古民族有了許多發明和創新。查幹伊德,即蒙古語奶食品。如今,正藍旗是繼承保留傳統奶食品加工技藝最完整的地區之一。用不同方法和程式,可製作出各種不同名稱的奶食品。2009年查幹伊德列入第二批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錫盟蒙醫醫院發掘和實施酸馬奶療法,已取得明顯成效。策格釀造技藝列入第四批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歷史上的蒙古民族,驍勇善戰,成吉思汗的鐵騎曾經震撼了歐洲大陸。這和他們的生活習慣息息相關。蒙古族搏克、賽馬和射箭是傳統的男兒三技,至今在蒙古族男性中均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在日常生活、聚會中,這些文體項目深受男女老少的喜愛。
搏克即蒙古式摔跤,是蒙古族傳統的體育項目。2004年,2048人參加的“挑戰吉尼斯世界紀錄搏克大賽”在西烏珠穆沁旗成功舉辦,使搏克運動走向世界。2006年蒙古族搏克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2007年列入第一批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2005年,西烏珠穆沁旗舉辦了800名騎手的“阿吉乃”蒙古馬大賽,創造了吉尼斯世界紀錄。從錫盟境內發現的骨質、青銅和鐵制箭鏃,可證明北方遊牧民族使用弓箭的悠久歷史。2011年蒙古族射箭列入第三批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蒙古象棋蒙古語稱作“喜塔爾”或“沙特拉”。此項棋戲從棋盤棋子設計、製作到競技規則,都具有濃郁的民族特點和草原生活氣息。2009年蒙古象棋列入第一批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産擴展名錄。
“沙嘎”又稱作“嘎拉哈”,是動物的拐踝骨。蘇尼特左旗被國家和自治區分別命名為“中國蒙古族沙嘎文化傳承基地”、“沙嘎藝術之鄉”和“蒙古族沙嘎文化之鄉”。2009年沙嘎遊戲列入第二批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蒙古民族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民俗禮儀。在婚喪嫁娶和傳統聚會中,這些風俗禮儀被一代又一代的傳承下來。
那達慕,又稱“奈日”,是蒙古族傳統的群眾性盛會。那達慕大會多選擇在牧草茂盛、馬羊肥壯的七、八月份舉行。現代那達慕除舉行傳統的“男兒三技”、蒙古象棋賽事外,還增加了展示建設成就、表彰勞模、商貿物資交流、文藝演出等內容。那達慕歷史悠久,一直在錫林郭勒草原上傳承和發展,具有廣泛的群眾性,已成為錫林郭勒盟群眾文化活動品牌。2006年那達慕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蒙古民族有祭天、祭火、祭祖等傳統祭祀習俗,其中祭敖包是最盛大,最隆重的祭祀活動。敖包,意為“堆子”,多用石塊堆集而成。2006年,祭敖包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蒙古族婚禮中烏珠穆沁婚禮和察哈爾婚禮最有特色。烏珠穆沁是蒙古族古老的部落,其婚禮習俗的特點是禮節多、講究多。2007年,烏珠穆沁婚禮列入第一批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2008年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察哈爾部落將貴族婚禮與平民婚禮的儀式相結合,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婚禮習俗。2009年察哈爾婚禮列入第二批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經過多年的努力,錫林郭勒盟的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工作由以往的單向性保護逐步走上整體性、系統性的全面保護階段,並取得了豐碩成果。盟、旗縣市區對非物質文化遺産的普查、收集、整理、保護和研究工作,正蓬勃有序地進行。
目前入選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有1項(中國傳統木結構營造技藝——蒙古包營造技藝)、國家級名錄13項(那達慕、祭敖包、潮爾道、蒙古族服飾等)、自治區級名錄94項(搏克、勒勒車製作技藝、蒙古族氈繡、烏珠穆沁長調等)、錫林郭勒盟級名錄152項(晉劇、蒙古族象棋、火不思、沙嘎遊戲等)、旗縣市級名錄208項。擁有國家級傳承人2名(莫德格、芒來)、自治區級傳承人75名、盟級傳承人223名、旗縣市區級傳承人290人。展示場所(展示館、傳習所、專題館等)42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