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文化>熱點新聞>

內蒙古悠久的歷史和蒙古民族的起源

2016-02-17 11:38:46 | 來源:草原文化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許浩成
摘要:      內蒙古,這片廣袤神秘的土地,孕育了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文獻記載和考古資料表明,戰國時代,內蒙古高原已成為北方民族從事畜牧業生産和遊牧生活的主要場所,逐步形成了歷史時期有別於農耕文化的遊牧文化。

 

  內蒙古,這片廣袤神秘的土地,孕育了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這裡是蒙古民族的發祥地,也孕育了遊牧民族特有的文化,是蒙古族人民永遠的心靈家園。
  從有文字記載以來,內蒙古高原就是我國古代各民族從事畜牧、狩獵以及農業生産的場所。商周至春秋戰國時期,甲骨文中有“土方”、“鬼方”的記載,史書中則記載有“戎”、“狄”等族稱。西元前21世紀至前3世紀,內蒙古地區分佈著的一些遊牧民族與中原華夏族建立的政權發生了密切關係。到戰國時代(西元前475~前221年),文獻記載的北方民族有了新的具體稱謂,活動在今天內蒙古境內的北方各族主要有林胡、樓煩、東胡和匈奴。
  狄是中原華夏族對北方遊牧民族的統稱。戰國時期,林胡和樓煩活躍在內蒙古高原上。匈奴強大起來以後,林胡和樓煩又歸屬了匈奴。
  春秋戰國時代,東胡人的活動地域大致在今天的呼倫湖以東、嫩江以西的大興安嶺山脈北段和西拉木倫河、老哈河流域。這一地區,森林繁茂,禽獸眾多,綠草如氈,水系如網,是古代居民以漁獵、採集和畜牧的主要區域.東胡人在這裡從事著畜牧、漁獵和採集的生産方式,孕育了漁獵文化。
  匈奴是戰國時期見於史書記載的北方遊牧民族。春秋時期,經過長時期的歷史發展,匈奴吸收了諸戎、狄成份而強大起來,戰國時被漢文獻稱為匈奴。初見於漢文字史籍記載的匈奴,主要活動在今天內蒙古境內的陰山及河套一帶。這裡依山帶水,草木茂盛,禽獸很多,是理想的畜牧狩獵之地。西元前310年左右,匈奴地域已與戰國的燕、趙、秦三國相鄰。戰國末年,匈奴東界已達燕長城以北的內蒙古錫林郭勒草原東部一帶.戰國中後期,匈奴廣泛分佈於今天內蒙古中、西部地區。匈奴人在鄂爾多斯高原、河套地區和呼和浩特平原曾經長期駐牧,生息繁衍,生居死葬。從以上具體史實可以看到,戰國時代內蒙古高原的大部都在北方遊牧民族的掌控之下,從事著“逐水草而居”的遊牧生活。
  內蒙古草原文化體現了一切文化中通用的民族性,時代性,區域性和歷史延續性等特徵。內蒙古草原文化以其豐富的內涵和獨特的氣質,成為中華文鬍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內蒙古草原文化是多民族文化的集合體,這一特定歷史時期的地域文化是由匈奴,東湖及華夏族等民族共同創造的,北方遊牧民族一般以畜牧業為主,兼有作為經濟補充和練兵功能的狩獵業、與畜牧業關係密切的手工業和商業。社會實行部落制。過著食畜肉、飲潼酪、衣皮革、披氈裘、住穹廬,逐水草遷徙的遊牧生活。有獨特的習慣法、婚俗和葬俗。戰國時代內蒙古高原草原文化的組成部分還有中原華夏族文化。
  文獻記載和考古資料表明,戰國時代,內蒙古高原已成為北方民族從事畜牧業生産和遊牧生活的主要場所,逐步形成了歷史時期有別於農耕文化的遊牧文化。到秦漢時期,匈奴民族部落和中原人各自建立了兩種政治體制、經濟模式和文化內涵的集團,在長城沿線進行了密切接觸,遊牧和農耕兩大文化發生了激烈碰撞和交融。雙方互相制約掣肘,相互交流影響,形成了各有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又有共同文化內涵而彼此難以割捨分離的歷史格局。可以説,戰國時代的北方遊牧民族史和中原政權統治內蒙古高原部分地區的歷史,都是古代內蒙古曆史的重要組成部分。從文化構成上來看,草原文化是一種多元文化,遊牧和農耕兩大文化成為草原文化的主要組成部分,各具十分豐富的內涵和特點。史實證明,戰國以來內蒙古高原是多民族生息繁衍的所在,也是多種文化碰撞交匯的重要地區。戰國以來內蒙古高原上游牧文化、農耕文化、移民文化、軍事文化的歷史發展演化,奠定了獨具特色的內蒙古區域歷史文化的基礎,多元文化的相互影響與融合,使古代內蒙古成為中國歷史上最有活力的地區之一,也一直影響著內蒙古地區以後社會歷史和文化的發展。戰國時代中國古代北方各民族的歷史活動,共同創造了內蒙古高原豐富多彩的草原文化。

  孕育草原文化的蒙古民族同樣具有悠久的歷史。“蒙古”是蒙古族的自稱。原為蒙古諸部落中的一個部落的名稱,後來隨著歷史的發展和演變逐漸成為這些部落的共同名稱。據文獻記載,蒙古族屬於東胡係,是由室韋部落的一支發展而來的。大約在西元7世紀以前蒙古族就居住在額爾古納河一帶,後來西遷到了鄂嫩河上游不爾罕山(大肯特山)和克魯倫河一帶。在我國唐代史籍中稱為“蒙瓦”,《遼史》中稱為“萌古”。
  到西元12世紀,蒙古族已經散佈在今鄂嫩河、克魯倫河、土拉河等三河的上游和肯特山以東一帶,並分衍出乞顏、札答蘭、泰赤烏等許多部落。此外,在蒙古草原和貝加爾湖周圍的森林地帶,還有塔塔爾、翁吉剌、克烈、乃蠻、汪古諸部。它們大小不等,經濟文化發展亦不平衡。遊牧在草原上的被稱作“有氈帳的百姓”,主要從事畜牧業;居住在森林地帶的被稱作“林木中的百姓”,主要從事漁獵業。
  西元11世紀,他們結成了以塔塔爾為首的聯盟,強大一時,因此,“塔塔爾”或“韃靼”曾一度成為蒙古草原各部的通稱。後來西方通常就將蒙古泛稱為韃靼。
  西元13世紀初,成吉思汗統一蒙古諸部後,逐漸融合為一個新的民族共同體,“蒙古”也就由原來一個部落的名稱變成為民族名稱。在漢文史籍中就統稱他們為“蒙古”。
  元朝滅亡後,蒙古分裂為許多部,後來,按照所居地域逐漸形成為三大部分,即:分佈在內蒙古自治區和東北三省的蒙古人稱為漠南蒙古,即科爾沁部;分佈在今蒙古國境內的蒙古稱為漠北蒙古,即喀爾喀部,分佈在新疆、青海和甘肅一帶的蒙古稱為漠西蒙古,即為厄魯特蒙古。
  經過歷史的演變與發展,蒙古族人民擁有了自己的語言與文字,擁有了獨特燦爛的民族文化,如今,中國境內共分佈著五百多萬可愛的蒙古族人民,他們與各民族人民一起,為建設具有社會主義特色的中國做貢獻,並傳播著富有魅力的蒙古族文化。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