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旅遊>熱點新聞>

內蒙古鄂托克前旗舉辦傳統祭火儀式迎新春

2016-02-04 11:32:10 | 來源:中華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許浩成
摘要:      祭火儀式現場將有祝頌人99名,螺號手99名,端貢品羊胸叉333名,端哈達100名,現場參加祭祀人員2萬多人,自發參與祭祀的人員7.5萬餘人的宏大規模。

原標題:內蒙古鄂托克前旗舉辦最大蒙古族傳統祭火儀式迎新春

內蒙古最大蒙古族傳統聖火祭祀2016年2月2日即丙申猴年臘月廿四在鄂托克前旗聖火文化公園盛大舉辦。身著盛裝的各族群眾紛紛前來參加盛典,祈求風調雨順、繁榮富足、平安幸福。據上海大世界吉尼斯認證為“最大規模民間祭火”之最資料顯示。祭火儀式現場將有祝頌人99名,螺號手99名,端貢品羊胸叉333名,端哈達100名,現場參加祭祀人員2萬多人,自發參與祭祀的人員7.5萬餘人的宏大規模。

中華民族崇尚火,各民族都有祭祀火的風俗。蒙古民族,更是認為火是純潔的象徵和神靈的化身,祭火是民族、部落、家庭人丁興旺、傳宗接代、幸福和財富的源泉。鄂托克前旗聖火祭祀活動,體現了蒙漢各族人民草原興旺發達、人民幸福安康的願望,是古老而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産。祭火活動在每年的農曆臘月二十四日舉行,儀式按傳承分公祭和民間祭祀兩種,祭祀儀式形式獨特、內涵豐富,體現著民族神秘原始文化特點。

為解決城市化發展所帶來的活動場地短缺問題,更好的傳承、弘揚和保護優秀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産。鄂托克前旗委、政府修建了聖火文化公園,並於辛卯年(2012年)臘月廿四舉行了首次公祭和民間祭祀聖火活動,此後每年按期舉行公祭和民間祭祀活動。

聖火祭祀儀式舉辦地,鄂托克前旗聖火文化公園是表現鄂托克前旗祭祀文化的精華景區,同時也是蒙古族祭祀文化最大的主題公園,並通過“上海基尼斯世界紀錄認證”,在公園主入口的龜背道兩側各有9盞神燈,象徵至尊和永恒之意,聖火臺的頂層,中心的主聖火盆直徑13米,高3.3米,和週邊寓意八方的蒙古族火撐造型共同構成為“九鼎聖火”。祭火所用火種是由成吉思汗陵陵宮內的聖燈(長明燈)採集的。成吉思汗陵陵宮內的聖燈,是香火的象徵,幸福的嚮往,吉祥福祿的祝願,表達香火不斷、幸福美滿的祈禱。環繞聖火盆將放置二十七個火撐,祭祀儀式上現場,身著盛裝的蒙古族群眾將把祭祀物品投入火撐中,祈求風調雨順、繁榮富足、平安幸福。同時,保護和傳承蒙古族祭火風俗,有助於研究蒙古族繁衍發展的歷史,對促進民族團結,建設和諧社會具有重要意義。

祭火,俗稱“祭灶”,是蒙古族的一種古老傳統習俗。由於蒙古人特別崇敬火神,認為爐灶是火神所在地,是家道或家族興旺的象徵,是神聖不可侵犯的神明,因而平時蒙古包和房屋裏的爐灶、火盆和篝火堆等,都被視為火神而加以崇拜,每逢年節、遷居或婚禮時,都要舉行祭火。

古代蒙古信奉的火神是薩滿教的火神天(蒙古語為“敖特根-騰格爾”)。在古文獻和傳説中,經常有“敖特根-嘎利罕-額和”一詞,“敖特”與“嘎利”均意為“火”,“罕”表示雌性的詞綴,“額和”同“額吉”,意為“母親”。早期的蒙古人把“火”視為雌性,以“母親”的化身來理解“火”。相傳,蒙古人的祖先將三塊石頭當做火灶,將家族的繼承者稱之為“灶主”,將無子嗣的家庭喻稱“斷灶”,蒙古人常把居家過日子稱為“火灶”,把繼承祖先香火的繼子叫作“敖特根-嘎勒”(繼火)。這種祭火習俗或對火的崇拜,後來與喇嘛教相融合,逐漸形成了現在的祭火禮儀。目前,這種古老的文化遺存在鄂托克前旗依然保留著。

鄂托克前旗聖火文化公園祭祀聖火活動,具有深刻的內涵,它是鄂托克前旗各族人民對偉大祖國繁榮昌盛的祝福,是草原文化繁榮發展的祝願,是各族人民嚮往美好未來的祈禱,是發揚革命老區奮勇前進的精神寄託,也是保護、傳承、弘揚民族優秀文化的具體表現。(文行千里)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