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大草原縱橫萬里,是發展畜牧業的天然牧場。蒙古民族就是在這片廣闊無垠的碧綠草原上,在悠遠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在自由自在的遊牧生活裏孕育出了獨特的草原遊牧文化,而舞蹈藝術就是草原遊牧文化的重要肢體語言表達形式。
在跨入草原遊牧文化階段之前,蒙古人的祖先曾經生活在大興安嶺山脈額爾古納河流域,在那裏度過漫長的狩獵生活歲月,創造了富有山林狩獵文化特點的舞蹈。這種舞蹈主要是模擬狩獵對象飛禽走獸動作神態,或表現狩獵生活以及圖騰崇拜對象。如:流傳在布裏亞特的“黑熊舞”以及流傳在別處的“白海青舞”、“狩獵鬥智歌”等屬於這一舞蹈類型的精靈舞蹈、擬獸舞蹈、薩滿教歌舞等。這個時期的舞蹈特點是古樸稚拙、簡樸直白、生動活潑,帶有濃厚的原始色彩。舞蹈的基本功能主要用於慶典、祭祀和自娛自樂。
9世紀中葉至1 1世紀,蒙古人逐漸向西遷移到草原地帶,生産方式由狩獵向畜牧業轉化,草原遊牧文化形態的舞蹈藝術得以醞釀。1 206年,成吉思汗在斡難河建立蒙古汗國,使蒙古族包括舞蹈藝術在內的草原文化得到迅猛發展。1 260年,忽必烈在開平稱帝,之後建立起強大的大元帝國,使得蒙古族舞蹈在吸收了西夏、女真、南宋、西域諸國以及中原各朝各代、藏傳佛教、漢地佛教的音樂舞蹈元素後趨於成熟和定型。這一時期,除了用於慶典、祭祀、自娛自樂的舞蹈,如集體歌舞《踏歌》、《阿刺來》,出征儀式歌舞《誓師儀式舞》和迎賓歌舞等外,在蒙古汗廷還制定了一整套雅樂、燕樂、祭祀和娛樂觀賞性舞蹈,如《海青啄小魚》、《十六天魔舞》、《玉海青舞》、《舞燕兒》等。元代,蒙古族還創造了一種綜合性的歌舞表演形式《倒喇戲》,其特點是將歌曲、舞蹈、器樂、插科打諢乃至雜技融為一體,內容豐富,形式活潑。
北元時期,蒙古族的舞蹈藝術與元代蒙古族舞蹈既一脈相承,又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前期由於戰亂頻繁,文化藝術嚴重退滯。北元中葉以後,達延汗統一蒙古各部,蒙古社會相對安定,蒙古族文化藝術繼承前代藝術傳統,並得以迅速發展。除了元代的舞蹈形式如集體歌舞《踏歌》、宴席歌舞《倒喇戲》重新盛行外,還産生了一些表現畜牧生産勞動的歌舞,如《孛爾吉鈉舞》,以企盼牲畜繁殖,畜牧業欣欣向榮。
從清代到民國時期,蒙古族舞蹈藝術繼續得到傳承和發展。1 7世紀中葉,清朝立國。清政府對蒙古採取籠絡、利用和限制政策,禁止蒙古各盟旗自由往來,將蒙古各部落限制在一定的地域範圍內。因此,蒙古族舞蹈産生了不同地區具有相對不同特點的藝術形式,如遠古舞蹈《踏歌》在布裏亞特蒙古人中保存了下來,並得到發展和創新。跳《踏歌》時,“男女青年手拉手圍成一個圓圈,開始時從壽向右慢慢移動並唱著音調悠長的歌曲。不一會兒,舞蹈者相互靠攏,快速跳動,歌曲由悠長變為快速……通常由一個老太太首先開始舞蹈和唱歌”。它同忽圖剌汗“率士卒,繞樹耳舞”的“迭卜先”,以及元代蒙古人“踏歌盡醉營盤晚”的集體歌舞,一脈相承,有著明顯的淵源關係。在喇嘛教控制相對薄弱的科爾沁及周邊地區民間,薩滿教歌舞很盛行。薩滿巫師進行祭祀、巫術儀式等表演時,將音樂、舞蹈、詩歌、雜技等民間藝術融為一體,進行靈活表演,同時遵循一系列固定宗教程式,薩滿巫師在進行歌舞表演時必須有群眾參與,伴舞或伴唱。一套完整的薩滿舞蹈有請神歌舞、娛神歌舞、精靈歌舞、祭祀歌舞、巫術歌舞等。請神歌舞神秘幽遠,娛神歌舞變化多端,精靈歌舞表現動物惟妙惟肖,巫術歌舞詭譎迷離,極富民族特點和藝術性。科爾沁及周邊地區民間還盛行大型集體民間歌舞形式“安代舞”。“安代舞”也是薩滿教舞蹈形式,其作用是驅鬼和治病。一場大型的安代有幾十人乃至上百人參與,在薩滿巫師的帶領和指導下,甩帕踏足,節奏由慢變快,粗獷豪放,剛健有力。在赤峰幣敖漢旗和黑龍江省伊克明安等地民間流行著一種稱做“好德格沁”(漢語意為“丑角”)的歌舞形式,人們在春節期間組織起來,走村串戶,載歌載舞,進行一些禮俗性表演和有一定劇情、人物的歌舞表演。“好德格沁”除繼承了蒙古族薩滿歌舞、宮廷丑角表演、安代歌舞的因素外,還借鑒了喇嘛教“查瑪”舞和漢族秧歌的成分。1 6世紀後,喇嘛教舞蹈藝術在蒙古地區盛行,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查瑪”舞。“查瑪”舞來源於西藏喇嘛教,在蒙古地區流傳的“查瑪”舞經歷了蒙古化、多樣化和群眾化的過程,成為具有蒙古族特點的宗教舞蹈。跳“查瑪”舞蹈活動,一般是在寺院舉行佛事活動時進行,其表演形式以大型隊舞為主,也有獨舞、雙人舞、三人舞、四人舞等。舞蹈時,舞者頭帶假面具,在樂隊的伴奏下翩翩起舞,表現一定的宗教內容。喇嘛藝術家們為了更好地宣揚宗教,感化信徒,除了“查瑪”舞外還創作了大型宗教歌舞劇,例如《米拉因·查瑪》、《布穀鳥傳奇》等,在大型廟會上演出,通過程式化的舞蹈來表現劇情和人物。
1947年內蒙古自治區成立,內蒙古文化藝術發展進入了一個嶄新時期。1 946年,著名舞蹈家吳曉邦來到內蒙古歌舞團,成立了舞蹈組,為內蒙古培養了第一批舞蹈人才,還創作演出了《希望》、《達斡爾舞》等舞蹈。翌年,另一位著名舞蹈藝術家,內蒙古表演性舞蹈事業的奠基人之一賈作光來到內蒙古歌舞團工作。賈作光等人從蒙古族傳統民間舞蹈的韻律和宗教民俗活動中提煉、豐富、發展了蒙古族舞蹈藝術,創造出蒙古族新的舞蹈語匯,創作了具有濃郁生活氣息和民族特色的舞蹈,如《牧馬舞》、《蒙古舞》、《馬刀舞》、《雁舞》、《鄂爾多斯舞》、《筷子舞》、《盅碗舞》、《剪羊毛》、《牧民的喜悅》等。這些舞蹈表現了蒙古民族對新生活的嚮往和喜悅,多次參加國內外演出活動,名聲大振,轟動文藝界,很快得到國內的普遍讚譽並蜚聲海外,內蒙古舞蹈藝術創作由此走上了新的發展道路。此後,內蒙古的舞蹈藝術事業迅速發展,民族風格日益成熟,成為內蒙古文化藝術的一個標誌,出現了一大批舞蹈藝術家,主要有賈作光、寶音巴圖、郭肖峰、仁·甘珠爾、烏雲、斯琴塔日哈、高太、查幹朝魯、莫德格瑪等。
20世紀70年代以後,老一輩舞蹈家煥發青春,新一代舞蹈人才不斷涌現,內蒙古的舞蹈創作、表演、理論、教學均呈現出繁榮景象。他們創作、演出了《東歸的大雁》、《森吉德瑪》、《達那巴拉》、《滿都海斯琴》等大、中型舞劇、歌舞劇。特別是《東歸的大雁》和《滿都海斯琴》在表現蒙古族歷史重大題材方面十分成功。
蒙古民族的精神氣質是蒙古族舞蹈藝術的靈魂,形體表演是感情的宣泄。健美豪放、動感灑脫的舞蹈動作表現了蒙古族男性的陽剛之氣,而端莊典雅、舒展明快的舞蹈動作則展現了蒙古族女性的柔麗之美。舞蹈家們通過自己肩、胸、腰、臂、腕、手、腿、腳協調配合的動律,讓肢體盡情舒展于無遮無攔的藍天草原之間,為我們生動地展示著蒙古族的舞蹈之美、生活之美、心靈之美,為世界舞臺奉獻出獨特的草原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