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文化>熱點新聞>

蒙古人的祭火節

2016-02-01 14:22:11 |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 作者:曹道巴 特爾 | 責任編輯:許浩成
摘要:      農曆十二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蒙古人以家庭為單位舉行祭灶儀式,稱為祭火節。招運儀式結束之後,進入家庭宴會,大家分享裝入“招運桶”之內的食物——“火佛之福”,開始吃“祭火膳”。

農曆十二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蒙古人以家庭為單位舉行祭灶儀式,稱為祭火節。蒙古人稱灶神為“火佛”,稱祭灶儀式為“祭火”,稱祭灶節為“祭火節”或“祭火二十三”。祭火節的意義完全同於漢族和很多少數民族的灶王節或祭灶節,只是關於日期緣由的解釋、節日名稱、節日形式和內容,有著明顯的獨特之處。蒙古人至今流傳著“黎民二十三,臺吉二十四”之説。此處“臺吉”是蒙古貴族稱號,由漢語“太子”一詞演變而來。如今,大部分地區的蒙古臺吉貴族後裔仍然傳承著農曆十二月二十四日祭火的傳統。

蒙古人有關祭灶節的傳説基本接近漢族。據稱,每家每戶的爐灶都居住著一位由玉帝派來的灶神爺,其職責是要監督人間每天的善惡行為。按規定,自農曆十二月二十三至除夕夜的七天之內,灶神爺在天宮與諸神一道參加玉帝賞賜的歲末宴會,並向玉帝彙報該家庭當年的各種表現,直到農曆正月初一才回到崗位。玉帝根據灶神爺的彙報情況,判定每戶人家的善惡表現,並以此確定賞賜懲罰。人類只希望得到上天的恩賜而避免懲罰,因此,不僅平時要善待灶神爺,而且在其上天宮之日,更要盛宴歡送。

每年農曆十二月二十三日,蒙古人家庭一大早就開始打掃屋裏屋外的衛生,午後兩三點的時候開始準備祭品、獻品、招運桶、祭火膳等祭火用品。夕陽西斜,畜群回歸之時,祭火儀式開始。

蒙古人的祭火用品十分講究,祭品包括羊胸骨架、牛脛骨、羊排骨等。煮熟的羊胸脯,不碰胸腔內側,刮去外部表面的全部肉質,只留下由基礎骨體和周邊軟組織組成的完整胸脯骨架,胸腔內側朝上安放在專用的祭品盤裏,上面放滿五穀雜糧、五色布條、奶食品、香、杜松葉等物品,用自製羊毛線或駝毛線從胸脯骨架的胸骨柄開始纏繞到一對胸叉骨,然後在上面放置掏空肉質的只帶薄膜的完整脛骨,兩邊對稱放置一條同樣刮掉肉質的長條排骨,最後用鬆軟哈達蓋住,上面點上奶油,用網狀羊油蓋住胸骨頂部,頭朝火撐子安放在其前方的桌子上面。“火撐子”即爐灶,位於蒙古包內正中間,是由四根撐條和三或四條橫圈兒焊成的圓圈型鐵架子,其四根撐條下端著地,上端置鐵鍋。

除了上述祭品,還要在叫做“獻品盤”的容器裏面盛滿銅錢、紙制金元寶、五色布條、奶食品等獻品。另外還有一個用於招運儀式的叫做“招運桶”的容器,裏面按先後上下順序裝入從羊胸脯、牛羊脛骨、排骨等祭品上刮下的熟肉和其他肉灌腸、蜂巢胃等必備的肉食品。另外,“祭火膳”也是關鍵的,它是祭火節期間的主食,也是祭祀品之一。祭火膳是用煮熟的羊胸骨架、牛羊脛骨、羊排骨等祭品的肉湯煮成的稠粥,原料包括大米或者黃米以及紅棗、葡萄乾等。

蒙古人祭火儀式包括祭  火和招運兩個部分。祭火儀式,首先要點亮佛龕前面的奶油佛燈,以及位於火撐子四方的裝有“火之膳”以及奶油的四口小碗中的燈芯。接著往火撐子里加柴禾,等到火旺之時,家族裏的長者開始咏誦《火佛頌經》,這是祭火儀式的前奏曲。《火佛頌經》咏誦結束之後,祭火儀式正式開始。主人取出蓋住祭用胸骨頂部的網狀羊油,挂到火撐子的四根撐手上,然後用祭祀專用的九眼勺舀起“獻品盤”中的獻品,向火佛敬獻。此時,火撐子中的火焰染紅整個蒙古包,長者開始咏誦歌頌灶神的《火佛祝詞》,祭火儀式進入高潮。主人端起祭品盤中的祭品,高舉頭頂,旋轉三次,送入火撐子,獻上火佛。當主人從旁邊的“獻品盤”中抓起獻品再次獻上時,其餘家庭成員都要抓起獻品,共同獻上火佛。

儀式的第二段是招運儀式,其意義是祈禱來年家庭幸福安康、畜群繁盛。主人或者幼子端起“招運桶”,其他成員每個人端起就近的奶食品、酒、奶、肉食品,等待招運。長者開始咏誦《招運經》,全家舉起手中食物,旋轉三次,齊聲高喊招運咒hurai,並全體跪下向火佛磕三個頭。主人從“招運桶”取出一小塊肉放置佛龕之前,敬獻佛祖。招運儀式結束。

招運儀式結束之後,進入家庭宴會,大家分享裝入“招運桶”之內的食物——“火佛之福”,開始吃“祭火膳”。蒙古人在祭火儀式之後的三天之內,每天早上都要向灶神獻上獻品,口念招運咒,磕頭求運。

現今蒙古人的居住環境和生活方式發生了變化,但是祭火儀式仍然在以新的方式進行著。無論農村、牧區還是城市,所有的蒙古人都在祭火、吃“祭火膳”。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