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文化>熱點新聞>

達斡爾民族歌舞

2016-01-26 10:55:24 | 來源:草原文化網 | 作者:毅松 | 責任編輯:許浩成
摘要:      斡爾族儘管有著豐富多彩的歌舞,但樂器卻沒有發展起來,只有“木庫蓮”和“華昌斯”等。“木庫蓮”即口胡。其琴鞘有10多釐米長,由圓形的兩端延長成錐狀的鐵條製成,中間是頭部彎曲的薄鋼簧片,略長于口胡的主體。


  在達斡爾人的生活中少不了歌舞,無論是野外勞動的間隙,還是遇到節慶歡聚的時候,達斡爾人總會載歌載舞,表達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

“扎恩達勒”是達斡爾族的山歌體民歌。在達斡爾人的生活中,總是要有“扎恩達勒”的。那悠揚的曲調,那自由的旋律,宣泄著人間的孤獨惆悵,驅趕著艱苦勞作的疲憊,抒發著生活中的憧憬嚮往。

在達斡爾人的傳統裏,“扎恩達勒”是不在屋裏、村裏唱的。人們在田間耕種、草原放牧、伐木放排、山野採集的勞作閒暇,在騎馬趕車的時候,總要唱起“扎恩達勒”。“扎恩達勒”具有自由隨意的品格,音調可以高亢,可以低沉,意境任隨心緒的歡欣和悲涼。聽演唱的人,可能是放歌者的同伴,也可能只是唱歌人自己。“扎恩達勒”可分為無詞和有詞兩種。所謂無詞的“扎恩達勒”即只唱出歌曲襯詞“訥伊耶,尼伊耶”來填充曲調旋律,此外沒有表達歌曲內容意義的詞。它的曲調也不固定,可以見景生情,隨唱歌者的感受、聯想而發。歌唱曲調的長短、高低和旋律可以自由運用、創編。雖然沒有直接道出具體內容,但是歌唱者也能把所感所慮真切暢快地抒發出來,這裡體現了對於音樂本身表達情感的重視。有詞的“扎恩達勒”是在無詞的“扎恩達勒”曲調上填詞形成的,在歌曲的開頭或結尾處仍然要有“訥伊耶,尼伊耶”的襯詞。這類歌曲有些是即興吟曲填詞,有些是形成了較為固定的詞曲。“扎恩達勒”的內容非常豐富,包括勞動歌、生活歌、情歌等。在“扎恩達勒”《心上人》中唱道:

“在歲月快速的流逝中,到來了春天的時光,放眼山野草原,披上了嫩綠的新裝。訥伊耶,尼伊耶。飛來飛去的燕子,總是成對成雙,心中思念的人兒,總是走不出我的夢鄉。訥伊耶,尼伊耶。”

“扎恩達勒”是達斡爾族民歌的一個組成部分。達斡爾族民歌還包括“烏春”(敘事詩歌)和“魯日格勒·道”(伴舞歌曲)。“魯日格勒·道”也稱為“哈肯麥·道”,即舞歌,是為統一眾人舞蹈節奏步調的伴奏歌。在達斡爾族民間歌舞晚會上,有些時候是唱歌者在一旁給舞蹈者伴歌,也有的是參加跳舞的人們邊歌邊舞。舞歌可分為獨唱、對唱、合唱。其內容以歌咏自然景物、人與人的情感交流和充滿快樂的為多,有著熱情、活潑、風趣的風格,能同華麗明快、節拍嚴整的曲調一起,達到感染眾人、聯繫情感、烘托氣氛的效果。

舞蹈與歌曲在達斡爾人的生活中總是交會在一起,自然地成為一個整體。達斡爾語把民間舞蹈稱為“魯日格勒”,也叫“哈肯麥”。“魯日格勒”其詞義是“燃燒火焰”,揭示了達斡爾族舞蹈具有悠久的歷史,起源於人們圍著篝火生息勞動的早期狩獵時代。古老的舞蹈,沒有雕琢、造作的成分,它直率、充分地表達了人們的內在心境和審美情感,並都以群舞來昭示一種群體的共鳴和氣勢。在“魯日格勒”中,一招一式都流露著這種遠古遺風,散發著濃郁的生活氣息。“魯日格勒”多由婦女參加,正月新春之際,大地依然是冰雪世界,所以在室內進行,由於受場地小的限制,人們輪番上場。而在踏青採集、勞動閒暇之時,多在戶外進行。達斡爾族傳統舞蹈是集體群舞。“魯日格勒”內容豐富,它是許多不同類型舞蹈的總匯。其具體內容大致有模倣獸鬥、鷹飛、布穀鳥飛、划船、摘豆角、打草、擔水、梳粧、採集等,每種舞蹈都有較為固定的歌曲伴奏。

“魯日格勒”舞蹈的程式分為三段。第一段以歌為主,以舞為輔,也稱為賽歌段。參加者合唱或對唱,有時是即興填詞,比試智慧和歌唱的才華。歌曲緩慢悠揚、輕鬆明快,人們從一對、兩對陸續到場地上跳舞,舞蹈動作比較徐緩舒展。第二段以舞為主,也稱對舞段。歌曲和舞蹈節奏加快,表現出生動活潑、熱情歡快的情緒。眾人以兩人一組圍成一圈,然後兩人互相手搭肩上,另一隻手在側面壓腕擺動。隨後,一隻手用腕頂腰,另一隻手在面前橫向擺動,輪換進行,然後高舉雙手在頭的兩側擺動。這些舞蹈動作,恰似火苗初起時需要扇風,而烈焰升騰時又燎烤人臉的篝火形象。第三段為賽舞。隨著舞場氣氛的熱烈,舞蹈節奏加快,歌唱逐漸變為“哲嘿哲”、“德乎達”、“哈莫”等簡短急促、風趣動聽的呼號,人們時而雙手搭在肩上,時而雙手叉腰,互相背對背交叉位置。進入歡騰的時候,舞者兩人面對面,左手叉腰,右手臂向側上方一收一伸地揮動,互相對應著呼號,背對背交叉位置,這時第三人以同樣的舞姿從兩人中間穿插。如果有一方舞步沒跟上節拍則告退,很快另一個人前來對舞。人們往往是在賽舞者們勝負分明時,才在一片笑聲中結束一場舞蹈。熱情、活潑、粗獷的“魯日格勒”一場接著一場,人們意猶未盡。

達斡爾族儘管有著豐富多彩的歌舞,但樂器卻沒有發展起來,只有“木庫蓮”和“華昌斯”等。“木庫蓮”即口胡。其琴鞘有10多釐米長,由圓形的兩端延長成錐狀的鐵條製成,中間是頭部彎曲的薄鋼簧片,略長于口胡的主體。彈奏“木庫蓮”不受場地的限制,人們多在表達思念家鄉親人、男女愛慕之情和排遣寂寞時彈奏“木庫蓮”。彈奏時,一隻手握其圓形的一端,口中虛含琴鞘,口腔就自然地作為音箱,用另一隻手彈撥簧片,便能發出清脆柔和的音調。技藝較高的人能奏出多種曲調。達斡爾人很珍愛“木庫蓮”,平時還裝在繪有鳳凰和花草的精製小木盒裏。“華昌斯”即四胡,是齊齊哈爾地區達斡爾族藝人説唱“烏春”時用於伴奏的樂器。藝人們自己製作“華昌斯”,在琴桿上雕龍刻鳳,惟妙惟肖。用它奏出“烏春”的序曲、間奏,曲調隨著敘事的進展起伏跌宕,加深了故事的藝術感染力。達斡爾族藝人拉“華昌斯”演唱的著名的《少郎和岱夫》,堪稱達斡爾族説唱藝術的精華。

新中國成立以後,在黨的文藝方針指引下,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成立之初即籌備建立烏蘭牧騎,1959年宣告成立。深受民間歌舞熏陶的隊員們很快組織創編、排練民族歌舞節目,深入全旗城鄉演出,受到了各族群眾的歡迎。60年代,莫旗烏蘭牧騎抽調6名演員參加全國文藝巡迴演出隊,受到了毛澤東、朱德、周恩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莫旗烏蘭牧騎的隊員們蒐集整理民間藝術,勤學苦練,不斷創新,創作演出了幾百個反映達斡爾族生活、具有藝術特色的歌舞節目。其中烏春《人民的好醫生》、歌曲《永遠跟著共産黨》、《莫力達瓦的春天》、《放排歌》、《家鄉美》、《農村打兔》等享譽四方,廣為傳唱。舞蹈《映山紅》、《歡騰的山村》、《曲棍球》、《嬉水姑娘》、《巴特罕當格豐收了》、《敖包盛會》等增添了民間舞蹈的表現力,使人耳目一新。他們還用達斡爾語創作和表演相聲、三句半、評書、話劇、小歌劇,演奏傳統樂器“木庫蓮”,豐富了達斡爾族的文藝形式。這些節目不但在旗內為各族群眾喜聞樂見,還在參加大規模演出和比賽中獲得好評和獎勵。1983年,莫旗烏蘭牧騎代表自治區參加全國烏蘭牧騎演出隊文藝匯演,14個節目獲得22項獎,獲得7個優秀節目獎,被評為全國烏蘭牧騎先進集體,是參加匯演的16個隊中獲獎最多的隊。當年,他們受自治區黨委、政府委派,在內蒙古西部巡迴演出50多場。1984年,又受國家民委和文化部委派,到四川、西藏巡迴演出60多場,把達斡爾族歌舞節目帶人更為廣闊的舞臺。經過40多年的艱苦努力,莫旗烏蘭牧騎不僅在節目創作表演方面豐富發展了民族民間歌舞,而且培養出大批出色的民族作曲家、歌唱家、舞蹈家、編導和服裝設計師,使達斡爾族歌舞藝術綻放出更加絢麗奪目的光彩。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