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旅遊>草原音樂>

科爾沁敘述民歌:獨特的藝術風格深受人民喜愛

2016-01-26 09:40:35 | 來源:中國通遼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許浩成
摘要:在浩淼如煙的蒙古族民歌海洋中,科爾沁敘事民歌以其別具一格的藝術風格和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蘊,深受各族人民群眾的喜愛。在科爾沁敘事民歌編唱、流傳的過程中,説唱藝人“胡爾其”功不可沒。

    原標題:科爾沁敘述民歌

草原無處不飛歌。在浩淼如煙的蒙古族民歌海洋中,科爾沁敘事民歌以其別具一格的藝術風格和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蘊,深受各族人民群眾的喜愛。

長調民歌和敘事民歌是蒙古族民歌藝術中的兩大經典。科爾沁敘事民歌主要流傳在內蒙古東部的科爾沁草原上。這種民間藝術形式之所以能夠在科爾沁草原上産生、傳承,與科爾沁草原這片豐厚的文化土壤分不開。在科爾沁草原上,至今還流傳著説唱“芒古斯烏力格爾”,即説唱英雄史詩的民間古老文化習俗。到了清朝,一種新的民間藝術形式——蒙古説書“胡仁烏力格爾”應運而生。胡仁烏力格爾是在史詩、好來寶、讚頌詞和漢族評書的基礎上衍生出來的民間説唱藝術,是內蒙古東部,特別是科爾沁草原上的蒙古族群眾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之一。為什麼過遊牧生活的蒙古族擅長長調民歌,而半農半牧的科爾沁蒙古族擅長敘事民 歌?筆者以為:在人煙稀少的原野上,遊牧者亦歌亦喊式的長調也許更能淋漓盡致地抒發他們對大草原的特殊情懷,排解他們心中天高地遠的孤獨。而過定居生活的科爾沁人更多的是喜歡向他人傾訴。由此,敘事民歌自然更多地關注人的命運,關注人的心靈感受。由於科爾沁敘事民歌多在真人真事的基礎上由民間藝人加工而成,所以絕大多數敘事民歌的歌名都是人名:如《達那巴拉》、《烏尤黛》、《哲德爾娜娜》、《白虎哥哥》等。據老人們講,在科爾沁草原上,小夥子如果看上一個姑娘或與相戀的情人不幸分離,要專門帶著禮品請求當地有名的民間藝人給自己編歌。若村裏出現了一個勇士或英雄,村裏的“額布格德”(老人)也會親自找歌手或藝人編歌。而更多的則是民間藝人們常常被身邊的一些美麗動人的故事所感染,幾個人坐在一起,你一句我一句,不一會兒就哼唱出一首優美動聽的民歌來。一首敘事民歌往往要經過幾十個甚至幾百個民間藝人的口頭傳唱和不斷錘鍊、加工,才成為久唱不衰的好歌。

同時,一首敘事民歌因地域的不同,會出現多個版本、多種唱詞唱法。如民歌《烏尤黛》有科左中旗的《烏尤黛》、扎魯特旗的《烏尤黛》和庫倫旗的《烏尤黛》,其內容大致相同,而故事發生的地點卻各不相同。

在科爾沁敘事民歌編唱、流傳的過程中,説唱藝人“胡爾其”功不可沒。他們在走村串戶“説書”之餘,把一首首美妙動聽的民歌播撒到科爾沁草原的每一個角落。同時,他們更多的又是從蒙古族老鄉們那裏學唱新的民歌,再按照自己的藝術理念對新學唱的民歌進行潤色和加工。如著名民歌《白虎哥哥》,就是蒙古族曲藝大師——胡爾其琶傑聽到一個叫白虎的小夥子和美麗的姑娘魯依瑪的真摯愛情被活活拆散的悲劇故事後,即興創作出來的。

細心品味土生土長的科爾沁民歌,我們似乎還可以悟到一些西方洋歌劇的味道。近年來,科爾沁敘事民歌的戲劇價值越來越被國內藝術家們看好。著名民歌《嘎達梅林》近10年相繼被多次改編成話劇、舞劇和電視劇。

自20世紀80年代初,文化出版部門對這一民族文化瑰寶進行了系統的蒐集、研究和整理,已出版的較有影響民歌集有民族出版社出版的《蒙古族民歌一千首》(其中近一半為科爾沁敘事民歌)、內蒙古文化出版社出版的《科爾沁敘事民歌》(上、中、下)和內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民間民歌手查幹巴拉演唱的民歌》(大部分為敘事民歌)。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