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西貝莜面村廚師陳龍正在燒巴燴)
文·攝影/張阿泉
有這樣一片土地,堪稱“沃野千里”、“膏腴殖壤”,它就是河套平原(又稱後套平原)。該平原主體位於內蒙古巴彥淖爾市(原巴彥淖爾盟)境內,有黃河流經,地勢平坦,土質好,又得亞洲最大一首制直流引水灌區的灌溉之便,遂成內蒙古重要的農業區(發達的農業史可追溯到西漢時期),盛産優質小麥、油葵,有塞外“魚米之鄉”、“瓜果之鄉”的美譽。
就像所有文化發祥地一樣,河套平原既生長物華天寶,又孕養人傑地靈,自古及今形成了獨特的生活消費方式,而這種方式在飲食習慣上體現得最為明顯。據郭守江編著的《河套餐飲文化與特色菜肴》一書介紹,具有典型河套菜格調的菜肴就有300多款,在用材、選料、調味、製作等方面都自成一派。
河套美食的招牌包括巴盟燴菜、釀皮、燜面,適合北人口味,慣以河套平原所産農畜副産品為原料,特點是樸實無華、味濃醇香、緊貼時令,其中最富代表性的莫過巴盟燴菜,我將它簡稱為“巴燴”。
食材得天獨厚
巴燴包括槽頭肉燴菜、精雜燴菜,是河套平原的第一家常菜,流傳于河套地區已有上百年曆史,核心原料是豬五花肉、豬排,配料含酸菜、馬鈴薯、寬粉條、豆腐(調料含精鹽、醬油、醋、味精、蔥蒜片、大料、花椒、姜面)。
河套人常説:“香不過的豬肉燴菜,親不過的姑舅常來。”巴燴是“豬肉的王者”,所用豬肉來自巴盟土著家豬品種“河套大耳豬”(全身呈黑色,耳大下垂過嘴,體型大,晚熟,肉脂俱佳),飼料豐富,膘肥體壯,肉質鮮美,這是巴燴美味無敵的關鍵。
澆灌黃河水的河套長白菜,係包心白菜種,生長期90天,平均株高45釐米,包心緊密、凈菜率高、水質充足,腌製成酸菜後色澤鮮綠、富含水分,最適合做巴燴(酸菜能吸收豬肉中的大量脂肪,符合河套人油大、肉大的口味)。
巴燴的配料馬鈴薯、寬粉條、豆腐,也都是本土所産的好食材。
大鍋燴的制法
巴燴的工藝流程有兩步,第一是初加工原料與配料,第二是烹炒豬肉、慢火燴燉。
備料完成後,要用鐵鍋慢火煸炒肉片排骨,至肉片出油變米黃色時,將調好的碗料倒入鐵鍋中烹炒肉片,並蓋上鍋蓋,使肉片入味;隨後,再放入清水、酸菜、馬鈴薯、粉條、豆腐等,封閉慢火燴2到3小時,至燴菜湯汁收幹、發出吱吱響聲時,停火,揭開鍋蓋放入蔥絲,攪拌均勻即成。
巴燴的制法雖大致無異,但因器具、火候、氣場的不同,不同的人做出來的巴燴也會“千人千味”,各擅其妙,這也正是巴燴作為正宗農家精華菜肴的魅力所在,它永遠呈現著未知的、變化的張力(比如用鍋,大部分人用鐵鍋,也有的用鋁鍋、砂鍋;在用火上,有人慣用大火,有人慣用慢火,還有人用柴火、炭火;就連蔥蒜姜切成什麼形狀、何時投放,也都有不同的規矩和順序)。
(呼和浩特西貝莜面村剛出鍋的美味巴燴)
雖燴制水準有高下粗細之分,但巴燴共同的特點就是“色澤黃綠油亮,肉質軟爛綿香、肥而不膩,富有濃厚的特殊香型”,搭配米飯、蒸餅來吃,堪稱一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