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旅遊>草原音樂>

傳統蒙古族民歌文化面臨8個挑戰

2015-12-17 14:34:02 | 來源:正北方網-內蒙古日報 | 作者:吳金鳳 | 責任編輯:許浩成
摘要:遼寧省阜新蒙古族自治縣,被稱為蒙古勒津,蒙古勒津本是部落名稱,歷來被用來代稱阜新地區。目前,由於諸多原因,蒙古勒津民間優秀文藝的生存、發展、保護面臨著嚴峻的挑戰。知者甚少,沒有形成影響力,使蒙古勒津民間優秀文藝的文化價值、歷史價值沒被廣泛認知。

遼寧省阜新蒙古族自治縣,被稱為蒙古勒津,蒙古勒津本是部落名稱,歷來被用來代稱阜新地區。蒙古勒津獨具特色的民間優秀文藝,不僅是蒙古族文化的瑰寶,而且為我國文藝百花園增添了新的內容和色彩。目前,由於諸多原因,蒙古勒津民間優秀文藝的生存、發展、保護面臨著嚴峻的挑戰。

藝人減少。蒙古勒津民間優秀文藝的創作、表演主要以職業和半職業民間藝人為主。如東蒙短調民歌主要是民間涌現的大批職業和半職業説唱藝人,身背四胡、走村串戶、到處演唱,把短調民歌帶到各個角落,還隨時把當時當地的真人真事編成新的短調民歌進行演唱。解放初期,蒙古勒津約有300多個蒙古族村屯,每個村屯都有10多位歌手。而現在40歲以下的人,腦海裏已沒有“民歌”這一概念。《蒙古勒津歷史》記載,清末民初,是蒙古勒津烏利格爾發展的鼎盛時期。這個時期的藝人在蒙古勒津至少有150人,到20世紀70年代末,蒙古勒津還有蒙古語説書藝人35名。在蒙古勒津地區經常説唱的書目有60多部,而如今,雖繼續説書,但藝人已寥寥無幾。

受眾減少。蒙古勒津在蒙古族中享有“歌海”之美譽,有“三人同行,二人是道古沁(歌手),一人是胡爾沁(説書藝人)”之佳話。一方面説明蒙古勒津民間藝人人數多,另一方面説明蒙古勒津民間文藝受眾廣泛。然而現在,人們再難潛心欣賞民間文藝。

傳播方式不多。一些蒙古勒津民間優秀文藝沒能被廣泛傳播,只在小範圍內研究,如蒙古劇。究其原因主要在於傳播方式。在傳播語言上,大多只用母語,即蒙古語傳播;傳播媒介上,仍以傳統媒體為主;範圍上,局限于本地區。所以,知者甚少,沒有形成影響力,使蒙古勒津民間優秀文藝的文化價值、歷史價值沒被廣泛認知。

後繼乏人。蒙古勒津民間優秀文藝大多以自在方式流傳,沒有曲譜,沒有唱詞本,沒有人專門教授,沒有明確傳承譜係。其傳承人擔負著繼承、傳授等多重角色,在保存、發展、傳承民間優秀文藝方面有承上啟下的橋梁和紐帶作用,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然而,隨著老一代藝人相繼離世,傳承人日趨減少。近年來通過鼓勵拜師、辦培訓班等方式,培養了一些歌手和説書藝人。然而培養出的新人和過去老藝人相比,總人數少,代表人物更屈指可數。同時他們表演的民間文藝種類有限,老歌手一個人能唱幾十首民歌,而新歌手有的只能唱幾支民歌,後繼乏人的狀況十分明顯。

語言環境弱化。隨著經濟全球化,蒙古語使用環境受到外來語言的衝擊,生長、發展于母語基礎上的蒙古勒津民間文藝的保存、發展、傳承,面臨的挑戰就更為嚴峻。

多樣文化的巨大衝擊。蒙古勒津地區民間優秀文藝反映的內容多以當地生産、生活為主,形式是蒙古族傳統的説、唱和説唱結合的民謠、祝詞及具有蒙古族特色的安代舞,經箱樂等。雖內容豐富,形式多樣,但其題材、體裁、語言等,都是在外來文化影響相對較小,發展環境較為單一的蒙古族文化氛圍中興起、發展和繁榮起來的。隨著資訊社會的到來,受到外來文化的巨大衝擊。傳統的以口口相傳、自編自演的民間文藝在時效性強、資訊量大、覆蓋面廣、交互性好、形式多樣的新興媒體面前,受到了巨大的挑戰。

生産方式的改變。《阜新蒙古族自治縣縣誌》記載,光緒末年,阜新地區全部開墾,完成了由牧業經濟、農牧業並舉經濟,向農業經濟的轉變。隨著物質生産方式的巨大變革,文化也由遊牧文化逐漸轉變為農耕文化。早期用朝爾説唱長篇敘事史詩《格斯爾王傳》《成吉思汗傳》,發展成説唱章回體小説的烏力格爾。蒙古族長調逐漸轉變為短調民歌。現在處於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過渡期,短調民歌中的敘事民歌又發展成蒙古劇。而民歌的表演,也從過去的走村串戶,轉變為在年、節和喜慶的時候被人請到家裏演唱。薩滿舞蹈隨著薩滿教的衰敗,也被民間安代舞替代,而到現在則發展成為具有健身功能的廣場舞形式。其他民間文藝,如祝詞、頌詞等也在大量減少。正如德國著名藝術史學家格裏塞所説:“生産方式是最基本的文化現象,和它比較起來,一切其他文化現象都只是派生的,次要的。”

年齡結構的變化導致傳承鏈可能斷裂。蒙古勒津民間優秀文藝的形成期,是在農耕經濟時代。那時候的藝人、受眾,從年齡上看,大約是1980年前出生的人,而1980後出生的人群,從啟蒙開始受外來文化的影響比較嚴重,他們對現代文化的接受遠勝過對傳統文化的接受,年輕人對傳統文化的感情也沒有父輩那樣深厚,保護、傳承便少了些使命感和責任感,由此,可能導致傳承鏈的某些斷裂。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