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旅遊>草原美食>

游動的健康美食:內蒙古華子魚

2015-12-15 13:28:26 | 來源:新浪內蒙古 | 作者: | 責任編輯:許浩成
摘要:華子魚原産地湖面實景  華子魚對水質要求較高,喜棲息于水流較緩、底質多砂礫、水質清澈的江河口、山澗支流的中上層,或水質清澈的湖泊中。

1.jpg

  內蒙古的牛羊肉是內蒙古美食的代表,其實真正天然放牧的牛羊肉並沒有多大的産量,華子魚的産量比起真正天然放牧的牛羊肉更是十分稀缺,每年只有30萬公斤,原産地赤峰市每人都平均不到一兩,加之華子魚至今無法人工養殖,這樣的産量,別説銷售全內蒙古甚至是全國,就算能吃到這道不可多得的天然美味,可以説真的是已經很幸運了。

2.jpg

  華子魚,學名瓦氏雅羅魚(學名:Leuciscus waleckii),俗稱華子魚。華子魚味道鮮美,相傳康熙皇帝曾經食後難忘,多次命人捕撈飛馬送京。《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第六集《秘境》中對華子魚做了特別的介紹。現代科學研究表明:華子魚體內脂肪含量極低,但氨基酸、維生素、微量元素指標大都高於其他野生魚類20%至70%,是名副其實的“健康美食”!

3.jpg

  華子魚屬洄遊性魚類(與中華鱘繁殖習性相同),在河水中繁殖産卵,在湖水中長大。初春河水開始解凍即開始繁殖,成群結隊地逆流而上,遊到幾十公里甚至幾百公里水草豐茂的上游水河道中産卵,魚卵經7~11天的孵化出幼魚,幼魚順河水水流遊到大湖中棲息、生長,冬季進入深水處越冬。

4.jpg

  華子魚原産地湖面實景
  華子魚對水質要求較高,喜棲息于水流較緩、底質多砂礫、水質清澈的江河口、山澗支流的中上層,或水質清澈的湖泊中。華子魚生長緩慢,3年才能性成熟,4年魚為最大成長年齡,有記錄的捕獲過的最大個體體長僅為37釐米,僅重0.75公斤,一般捕獲群體以3~4年魚為主,體長15~25釐米,重約0.1-0.2公斤。華子魚為雜食性魚類,以活的蝦類、魚類、水生昆蟲、底棲動物、藻類或新鮮的植物的莖葉為食,華子魚不像其他魚類,從不吃“死食”,所以有經驗的垂釣者都知道,必須用鮮活的餌料才能釣到華子魚。

5.jpg


  原來我國北方地區華子魚都有分佈,但隨著生態環境惡化(流入湖裏的河水水量減少甚至斷流,導致華子魚無法洄遊産卵繁殖)和水質變化,其他地方的華子魚幾乎滅絕,現僅在自然環境較好的內蒙古克什克騰旗的達裏湖、呼倫貝爾的呼倫湖、貝爾湖有一定數量的分佈,出産華子魚的水面大多都在無人居住、位於候鳥的遷徙線路上,而且華子魚的繁殖期也和候鳥遷徙時間相近,華子魚又喜集群活動,往往形成一個很大的群體,所以水域中的華子魚多被鳥類中途攝食。最主要的是華子魚的洄遊特性,無法對華子魚洄遊繁殖産卵的幾十公里甚至是幾百公里的河流全部保護和控制,所以至今無法人工大量繁殖,所有捕獲的華子魚均為河流中自然繁殖、湖泊中自然長大,加之為保護和合理利用自然資源而採取限時、限量的捕撈方式,因此産量極為有限。

7.jpg


  華子魚的洄遊繁殖的特性是天性,無法改變,但自然環境在改變、在惡化,當有一天流入湖中的河水斷流的時候,那我們只能像保護中華鱘一樣保護華子魚了。我們希望那一天永遠也不要到來!

8.jpg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