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倫貝爾>動態要聞>

草原之都海拉爾:因“覆蓋”而更加美麗

2015-11-26 14:15:40 | 來源:呼倫貝爾日報 | 作者:徐俊峰 | 責任編輯:許浩成
摘要:      海拉爾尚是一個銀裝素裹的世界,但就在這冰封雪蓋之下,一股春潮在蓄積,在涌動,在澎湃。

草原之都因“覆蓋”而更加美麗 

原標題:草原之都因“覆蓋”而更加美麗

當時光進入到2014年元月,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提出要在全區農村牧區開展“十個全覆蓋”工程的時候,海拉爾尚是一個銀裝素裹的世界,但就在這冰封雪蓋之下,一股春潮在蓄積,在涌動,在澎湃。這股春潮必將為海拉爾的農村甚至這座城市本身帶來史詩般的改變。

提高思想認識:

民之所望 政之所向

2014年5月,榆葉梅的花蕾送來了春天的消息。在冰雪剛剛消融、嫩草初綻新綠的廣袤原野上,一場為農村帶來翻天覆地變化的大會戰在海拉爾全面鋪展開來。

從時間上看,海拉爾“十個全覆蓋”工程可分為3個節點,分別是2014年5月至12月、2015年1月至9月12日、2015年9月12日至今。2014年5月至12月,完成投資2661.1萬元,實現了村村通電、村村通廣播電視通信工程和標準化衛生室工程的全覆蓋,而其他如危房改造工程、飲水安全工程等7項也得到了強力推進;2015年1月至9月12日,共完成投資8162.53萬元,除安全飲水工程完成93%外,其餘工程已全部完工;2015年9月12日,呼倫貝爾市開展“十個全覆蓋”攻堅戰以來,海區投入資金4959萬元,組織專業隊伍16個、群眾隊伍52個、施工人員1700余人,開展了清運垃圾、危房拆除、房屋維修、甬道建設、平整路肩、壘建圍墻和人畜隔離墻以及小花墻等多項工程。入冬前,海拉爾可基本完成所有攻堅任務。

為什麼海區“十個全覆蓋”工程會完成得如此快捷和順暢?在於抓住了一個關鍵點,即民之所望,政之所向。

市委常委、海拉爾區委書記張玉軍説,“十個全覆蓋”工程是“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的具體落實,是拉動經濟的重要抓手,是鞏固和加強基層政權的重要舉措。經濟社會的發展歸根結底是人的平等發展和全面發展,民之所望,政之所向,老百姓盼的,就是我們要做的。只有抓住了這個關鍵點,工作才會有的放矢。

細化措施落實:

明確責任 逐項攻堅

“十個全覆蓋”工程是內蒙古自治區成立以來投入規模最大的民心工程、民生工程和發展工程,是改變農村牧區面貌、統籌城鄉發展、協調推進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工程、保障工程和攻堅工程。

基於對這項工程重要性的認識,海拉爾區委連續召開專題會議,逐一排查在實施“十個全覆蓋”工程中存在的思想認識不到位、組織落實不給力等問題。海拉爾區委要求全區黨員幹部要深刻學習領會自治區巡迴觀摩檢查組和自治區黨委書記王君的重要講話精神,找準路子,找對方法,明確責任,逐項攻堅。尤其是呼倫貝爾市委、市政府對“十個全覆蓋”工程作出新的部署後,海區重新調整充實了由主要領導挂帥的領導小組並成立了13個推進組及攻堅戰領導小組。各分管領導分工把口,明確職責,自上而下逐級分解任務,層層落實責任,統籌調度,紮實有效推進工作。尤其是成立的資金保障組,在財政緊張的情況下,已累計籌措資金5300萬元,有效解決了資金短缺的問題。

此外,海區還成立了萬名幹部走訪基層四級聯動大引領行動“推進‘四個全面’加強重點工作落實”引領推進組,向2鎮1辦、17個行政村派駐了20支引領工作隊(鎮辦3支、村17支)。這些機關幹部沉下身子,深入農村,把“十個全覆蓋”工作抓在手上,放在心裏,體現在行動中,做到了工作有人謀劃、措施有人落實、問題有人解決。

同時,海區還建立了推進“十個全覆蓋”工作發展的目標考核體系,根據鄉鎮類型以及區直部門職責分類,將“十個全覆蓋”工作作為區政府主要工作目標進行考核,建立相應的統計制度和目標考核管理辦法,把各項工作量化分解到區直各部門,一年一考核,並把考核結果作為評價黨政領導班子政績和幹部選拔任用的重要依據。為確保工程品質,海區還成立了由住建局、交通局、工程監理公司、引領推進組、村民代表組成的“十個全覆蓋”工程品質監督檢查組,進駐各村開展工程品質監督檢查工作。

促進産業升級:

  走集約路 掙品牌錢

“十個全覆蓋”為海拉爾的農村帶來什麼樣的變化?一位農民總結如下:“走水泥路、住安全房、喝乾淨水、使網際網路、看放心病、領養老金、讀標准校、用平價電、跳廣場舞、逛大超市。”而另一位農民的目標則更是直接:“走集約路、掙品牌錢。要想打響農業品牌,産業是基礎,也是支撐。”如今,奮鬥鎮、哈克鎮和建設辦事處正緊緊抓住實施“十個全覆蓋”工程的歷史性機遇,依據各自特色走集約化、品牌化道路。

奮鬥鎮重點發展集生産、儲存、加工、銷售為一體的蔬菜産業基地,現已完成投資2.9億元,建成大棚、溫室、倉儲等配套設施。同時,該鎮從宜居、宜業、宜遊等方面統籌謀劃,大力發展現代化設施農業,全面建設蔬菜、馬鈴薯、花卉、倉儲、養殖“五大基地”,並把發展休閒觀光農業、出口加工業作為農村做美、産業做精、經濟做強的抓手。

哈克鎮立足産業優勢,全力打造生態奶源基地,現已完成投資1.27億元,建成了5個生態牧場。目前全鎮工廠化、集約化養殖面積達14萬平方米,其中2.4萬平方米已投入使用,1700頭奶牛陸續進場。同時,為完善産業基地建設工作,哈克鎮生態奶源基地已開工建設二期工程,按照大分離要求,將哈克鎮各村奶牛養殖區與生活區進行徹底分離。

建設辦事處主要圍繞物流,兼顧蔬菜種植和奶牛規模養殖,參與種薯基地建設做産業文章。該辦事處正積極探索生態休閒旅遊、農業迴圈利用和水産養殖基地等産業。而已經見到效益的北山高寒地區“菜籃子”基地已完成投資8196萬元,建成了大棚、溫室、倉儲、供水、供電、道路等配套設施。該“菜籃子”示範基地已成為“網際網路+”的代表。光纖被引入園區後,農民利用網際網路平臺探索新的蔬菜銷售模式,通過微信直接將清洗加工過的蔬菜送往市民家中。

時值初冬,夜間氣溫已達零下,但駐村幹部依然奔忙於田野鄉間。他們走家串戶宣講政策,細緻耐心解答疑問,不顧臟累清掃垃圾……他們中的很多人曬黑了,累瘦了,忙病了,但沒有人叫苦,沒有人退縮。

這是因為海拉爾區委要求黨員幹部要把參與“十個全覆蓋”工程當作一次與農民心貼心交流的機會、一次面對面體察社情民意的機會、一次求真務實為民辦實事的機會、一次宣傳落實黨的富民政策的機會、一次與農民同甘共苦創偉業的機會、一次提高黨性修養增強公僕意識的機會。

幹部的付出,農民看在眼裏,感動在心頭。一聲暖心的問候、一碗熱騰騰的茶水、一把新割下來的韭菜……農民用最樸實的行動表達著最真摯的情感。如今,海區農民積極投工投勞,親身參與到這場偉大的改變之中。不僅如此,為使家鄉的面貌儘快改觀,他們舍小家,顧大家,不計個人得失作出犧牲。李本德拆除了生意紅火的豆腐坊;林傑讓出了承包的蔬菜地;孫守佳為了不影響整體效果,則把自家的院墻推倒重砌……幹部和農民的共同努力在詮釋著一個顛簸不破的真理:幹群同心,其力斷金。

春到草原風光好,沃野千里盡妖嬈。“十個全覆蓋”,這場史詩般的變革,海拉爾人以智慧為筆、汗水為墨,把她深深鐫刻在呼倫貝爾草原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