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藍旗:便民超市開到家門口
記者 程澤
“油鹽醬醋在村裏,日常用品奔鄉里,大件商品跑旗裏。”這曾經是正藍旗農牧區消費市場的真實寫照。如今,正藍旗依託我盟實施“十個全覆蓋工程”,大力建設便民連鎖超市,改變了這種消費格局,給千家萬戶帶來了方便。
在渾善達克沙地腹地的登吉寶力格嘎查,巴音登吉超市是正藍旗便民連鎖超市的“樣本店”。超市裏窗明几淨,一排排貨架上擺放著琳瑯滿目的商品,店主布仁是個年輕的小夥子,去年開始經營這家便民連鎖超市。他説:“開超市的房子是嘎查統一提供的,貨架、收銀臺及相關設備都是旗商務局給配備的。大部分貨源由配送中心給送,自己只需進少量的貨,價格和鎮上的超市分毫不差,附近的牧民很願意來我這兒買東西。”
寶紹岱蘇木乃日淖爾嘎查,58歲的彭雪山夫婦和女兒一家經營的伊和海日罕商店也是一家便民連鎖超市。談到這一年來的改變,彭雪山滿臉笑容:“超市以前是農家店,貨源少,進貨也不方便,去年旗商務局給商店配備了貨架,還負責送貨到府,現在店裏都可以賣蔬菜水果啦,生意也很好。我們還安裝了POS機、手機繳費、農牧民取款、打款,特別方便。”
今年,正藍旗將新建和改擴建30家“便民連鎖超市”,其中8家為新建超市,22家為改擴建超市。據悉,該旗將用三年時間,完成“便民連鎖超市”在適宜建店行政嘎查村的全覆蓋。
多倫縣:農民致富路越走越寬廣
記者 程澤
來到多倫諾爾鎮勝利村日光溫室葡萄種植園區,白白的水泥路、綠綠的樟子松,再加上嶄新的住宅房、一座座種植棚,別具一番田園風光。
村黨支部書記趙鳳鳴告訴記者,園區剛剛修完1.7公里水泥路,在“十個全覆蓋”的基礎上,又修建了兩座公廁,安置了20個垃圾桶,種植樟子松小苗5000株、大苗200株,硬化、綠化、亮化工作基本完成。
勝利村日光溫室葡萄種植園結合“十個全覆蓋”“美麗長廊建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根據勝利村整村推進項目及新農村建設規劃,在勝利村4組、5組建設日光溫室52座,每座佔地0.6畝,配套建設拱棚52座、房屋52棟,每棟70平方米。
如今,勝利村日光溫室葡萄種植園區已成為集旅遊觀光、採摘休閒為一體的現代化種植園區。每個日光溫室可年産2000公斤葡萄,每公斤可售30元,每棚年收入6萬元左右,拱棚種植蔬菜可收入1萬元,該項目每年可為村民增加360余萬元收入。
蔡木山鄉白城子村位於灤河的源頭,距離多倫縣城較近,在打造蔬菜基地和農家樂方面,具有極大的優勢。如今,白城子村已確定了以蔬菜種植和旅遊觀光為主導産業,並結合農家樂、旅遊業,精心打造綠色餐飲業,真正把産業發展和“十個全覆蓋”工程結合起來。
多倫縣在“十個全覆蓋”工程建設中,進一步調整優化産業結構,轉變生産方式。在每個示範村發展2—3個主導産業,做強産業項目,加速經濟發展。
西烏珠穆沁旗:重點解決牧民實際困難
記者 巴雅爾圖
牧民斯琴圖的新房子不僅外觀很漂亮,內部裝修也非常精緻,獨立廚房、衛生間、上下水設備、現代時尚家居一應俱全,有電有水,和城裏的房子沒有什麼兩樣。在不遠處的生産區裏,暖棚、機井、儲草棚、藥浴池、羊柵欄應有盡有、有條有理。
斯琴圖是西烏珠穆沁旗吉仁高勒鎮都日布勒吉嘎查牧民,他們家是當地牧業大戶,飼養著上千頭只牲畜。過去,他們家雖然牲畜多、收入高,但是畜牧業支出也多,基礎設施建設也只能一步一步來,生産生活條件很一般。2014年,他借助農村牧區“十個全覆蓋”工程,新建了生活區和生産區,生産生活條件發生了質的飛躍。整個工程投入76萬元,他只掏了30萬餘元。
西烏珠穆沁旗將“十個全覆蓋”工程與牧區産業發展結合起來,以“現代示範家庭牧場”模式統籌推進畜牧業基礎設施建設,在總結去年實施的10戶現代化示範家庭牧場的基礎上,今年又建設20戶現代化示範家庭牧場。
讓巴彥胡舒蘇木呼日勒圖嘎查牧民道布敦高興的是,旗裏了解到他們實際情況後免費給打了一口機井,一下子解決了多年來的缺水問題,飲牛羊再也不用從大口井裏人工提水了。
該旗對經濟實力有限、條件不具備的牧戶,按照“缺什麼,補什麼”的原則,重點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危房改造、安全飲水、通電等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贏得了廣大牧民的高度認可,也充分調動了他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東烏珠穆沁旗:為牧民密織“社會救助”保護網
特約記者 李英梅
“多虧了社區的楊書記幫我申請了低保,每個月可以領到700元的低保金,生活有著落了。”東烏珠穆沁旗烏裏雅斯太鎮翁圖社區居民包衛民老人聲音哽咽的對記者説道。老人今年60多歲了,沒兒沒女,老伴兒又去世得早,生活過的十分拮據。按照“十個全覆蓋”工程提出的用3年時間實現農村牧區常住人口養老醫療低保等社會保障全覆蓋,東烏珠穆沁旗已逐漸構築起一張覆蓋城鄉的社會救助網。
城鄉醫療救助實現“人人享有”。結合實際,該旗實行“資助參保、門診醫療、住院醫療、臨時救助、慈善援助”的救助制度,旗民政部門與衛生部門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定點醫院共同建立了醫療資訊管理平臺,實現資訊共用,監管一致,結算同步。截至目前,城鄉醫療救助共救助433人,支出救助資金97.16萬元;共為14名患者發放“愛心工程”大病救助金38.7萬元。
建立臨時救助制度及特困人員供養標準增長機制。開展了全旗低保邊緣戶的入戶調查工作,制定了《東烏珠穆沁旗低收入家庭臨時救助辦法》及特困人員供養標準按照自然增長機制,根據困難家庭的具體情況,對救助對象實行一事一審批,對臨時救助資金實行備用金報賬制管理、分級制發放,給予困難群眾500元至3000元的一次性臨時救助。截至目前,共為213人實施了臨時救助,支出救助金12.19萬元;共發放供養金73.51萬元。
二連浩特市:“3+1”服務模式鞏固工程成果
記者 巴雅爾圖
二連浩特市格日勒敖都蘇木蘇吉嘎查黨員中心戶韓其圖的磚瓦房旁邊有一座功能齊全的蒙古包,用作他引領的28名黨員和牧民集中學習,也用作方便牧民購物、就醫、享受文化服務的場地。
今年以來,二連浩特市結合“十個全覆蓋”工程的實施,推行黨員中心戶“3+1”服務模式,即建立文化點、醫療點、購物點和帶動致富機制,全市21個黨員中心戶統一配備蒙古包及配套設施,實現牧區服務零距離、無縫隙、無盲點、全覆蓋。作為文化點,有針對性地配備了惠農惠牧政策及與牧區生産生活相關的蒙漢文圖書,視頻音像設備等文化用品。今年上半年,圖書借閱流轉次數逾百次,組織開展各類活動103次。作為醫療點,各黨員中心戶負責蒐集服務區域內牧民的醫療和用藥需求,並及時協調蘇木衛生院派出巡迴醫療車,定期開展巡迴醫療服務。上半年,協調蘇木衛生院開展巡迴醫療服務85次,免費為牧戶發放711個“家庭小藥箱”,惠及牧民近2000余人。
同時,建立完善黨員中心戶帶動致富機制,通過整合各黨員中心戶服務區域內牧民的資金、牲畜、人力、場地、設備等資源,積極整合産業項目、資訊技術等資源,並向黨員中心戶傾斜,幫助其成立牧民合作經濟組織,形成“黨員中心戶+合作經濟組織+龍頭企業”模式。目前,全市由黨員中心戶創辦領辦的各類協會或合作社近10個,輻射帶動牧戶百餘戶,為提升畜牧業生産效益、抵禦市場風險、促進牧民增收提供了有力支撐。
鑲黃旗:房子穿上“保暖衣”
記者 程澤
出新寶拉格鎮,沿著省道208線行駛十余公里,便到了寶格達音高勒蘇木寶日達布蘇嘎查淖日木浩特,浩特所有的房屋統一白色底、藍圖案,使整個浩特頗顯祥和,今年旗委、政府免費給房屋做了外墻保溫。
記者從旗委農工部了解到,鑲黃旗今年計劃投資931萬元,對牧區700戶磚木結構房屋進行提檔升級,實施外墻保溫,提升室內溫度5℃左右,墻面統一色調粉刷,美化外部環境。今後,該旗將力爭用3—5年時間對全旗所有牧戶磚木結構房屋進行外墻保溫。
記者來到巴音塔拉鎮賽烏蘇嘎查烏蘭陶樂蓋浩特,浩特有8戶牧民,整體危房改造工程已完成。在浩特的西邊戶,主人布仁告訴記者,他家房屋剛剛改造完成,政府免費給做了外墻保溫,等墻壁幹透就要進行粉刷。建房總共花費2.3萬元,政府補貼1.8萬元,自籌0.5萬元。記者看到房屋用磚進行了夯實,面貌煥然一新,真是危房變“安居”。
做外墻保溫,就要把好保溫材料品質關,防火阻燃是關鍵。為此,鑲黃旗嚴格落實盟委、行署有關工作要求,嚴把工程材料關、施工關,確保按時保質保量完成工程建設任務,並與群眾監督相結合,確保建一個,成一個,真正成為群眾滿意工程。旗食藥工商質監局對12家建築材料生産單位進行了專項檢查。並將部分産品進行抽樣,已送至盟品質技術監督局産品檢驗所進行檢驗。
太仆寺旗:新村規民約 幸福步步升
記者 程澤
“新合村、文明村,鄰里間、貴和睦,講衛生、人有責,臟亂差、擾健康……”紅旗鎮新合村編寫村規民約共32句,並粉刷上墻。“這村規民約好啊,上面説得可全是我們村民應該學習的大實話,我們大夥兒農閒時來廣場溜達,總要看一看、念叨念叨,對照對照我們,很教育人的。”村民李貴榮見記者和村黨支書談論村規民約時插話説。
記者從太仆寺旗的北面一路向南,經永豐鎮、寶昌鎮和千斤溝鎮,一幅幅賞心悅目的鄉村美景映入眼簾。遠望,白墻紅瓦的民居掩映在綠樹叢中,錯落分佈、整齊有致;近觀,乾淨整潔的街巷兩側,整齊的綠化帶形似長城的防護墻,一字排開的路燈讓人眼前一亮;細瞧,路邊繪有新二十四孝圖、牛耕鐵犁、孔子講學等內容的文化墻,生動有趣地向人們展示著我國古老優良的道德文化傳統並融入了鮮活的現代理念,極具時代感。
“看著家鄉的環境美了,心情也敞亮了,幹勁更足了。”太仆寺旗永豐鎮後房子村村民孫志寶説。
在推進農村牧區“十個全覆蓋”工程中,太仆寺旗注重把改善村容村貌與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結合起來,探索形成了一些好的做法。新合村、平地村、大圪洞村等都繪製有文化墻,內容主要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華傳統文化和鄉風文明建設,與《論語》、《弟子規》、《孝經》等經典文獻內容相結合。文化墻不僅美化了村容村貌,而且還營造了濃厚的文化氛圍。
烏拉蓋管理區:推動特色旅遊業提檔升級
記者 巴雅爾圖
在烏拉蓋管理區境內S101省道1022公里處南側,有一個非常紅火的“享譽草原牧人之家”旅遊點。漂亮氣派的新房旁邊是3頂蒙古包,傳統與現代的完美結合,讓這片草原變得更加美麗。這是烏拉蓋農牧場布林分場牧民于福利開辦的“牧人之家”旅遊點。
2014年,于福利結合“十個全覆蓋”工程建設,建起了120平方米的新居,還配套了特色小院,總造價16.2萬元的工程,自己只花了7.8萬元,而且,新房內部格局都是按照旅遊接待需要佈局的。“我的旅遊點從今年5月份開始營業以來,基本每天都有客人,日均旅遊業純收入800元左右。”説起來“十個全覆蓋”的好處,于福利説的頭頭是道。
在兵團文化保存得較好的哈拉蓋圖農牧場巴音陶海村,採取危舊房置換住宅樓的方式,實施危舊房改造594戶,並對原兵團時期所建造的土坯房、石頭房進行置換改造,推進兵團文化建設,提升了旅遊業服務水準,打造有特色的草原生態旅遊和兵團文化小鎮;烏力吉敖包分場採取了“政府引導+市場化運作”方式,將居民閒置的房屋重新翻修、加固,充分利用,結合兵團文化,把舊村落規劃為功能設施完備的原生態草原休閒度假村。居民將自家房屋租賃給旅遊公司,企業租賃房屋15年,每戶租金9.1萬元,前7年每年5000元,後8年每年7000元,既做到了村容村貌的高標準整治,又加快地區旅遊業的快速發展。
正鑲白旗:互助式養老 幸福夕陽紅
記者 程澤
記者來到位於正鑲白旗星耀鎮龍王廟村的幸福互助院採訪,看到每戶老人居住在42平方米的房間內,乾淨整潔,自來水等生活設備完善,老人們個個衣著整齊、笑容滿面。
走近幸福互助院中心,醫療衛生室、院長辦公室、便民小超市、娛樂活動中心、體育健身廣場映入眼簾,完善的公共服務設施給筆者留下了深刻印象。正在娛樂活動中心打檯球的張元亮老人今年63歲,他説:“我從危房搬進幸福院後,常來這裡和同齡人打牌、打檯球,也去廣場做做健身運動,每天生活得都很開心!”
星耀鎮是正鑲白旗唯一一個農業區,在全國鄉村老齡化、“空心化”的大趨勢下,星耀鎮也面臨著這些問題。孤寡老人、五保戶既缺乏勞動能力,又缺乏資金,如何讓他們享受到“十個全覆蓋”惠民政策已刻不容緩。
2014年8月,星耀鎮龍王廟村幸福互助院建成並投入使用,互助院佔地面積24000平方米,設有辦公室、娛樂室、圖書閱覽室、便民超市、醫療衛生室、浴池、公共食堂、健身場所、公廁等。69歲的鄭萬老人,在互助院建成時就和老伴住了進來。鄭萬老人有兩個女兒,一個在包頭,一個在呼市,以前住的是土坯危房。鄭萬老人説:“危房改造雖然政府補貼錢,但我們老兩口沒有自籌資金,也沒有精力建新房子,住在幸福院裏真的挺好。”
如今,星耀鎮已有3處幸福互助院,分別為龍王廟村幸福互助院、臨界村幸福互助院和五支箭村幸福互助院。
蘇尼特右旗:讓牧民安心用安全水
記者 程澤
“以前我們這兒不僅缺水,而且水質還不好,又苦又鹹又澀,許多牧民們年紀輕輕就開始弓腰駝背骨節疼,這些都是長期喝含氟量高的水引起的後遺症。現在有了這套凈水設備,再也不用擔心了!”蘇尼特右旗烏日根塔拉鎮的牧民哈斯巴特高興地説。
以前人畜飲水是額仁淖爾蘇木圖門嘎查牧民阿拉騰敖德家的一大難題,現在一座儲水窖使問題迎刃而解。看著正在建設的儲水窖,阿拉騰敖德高興得告訴記者,水窖再有三五天就完工了,完全可以解決他和兩戶鄰居的人畜飲水問題,這得益於“十個全覆蓋”圖門嘎查引調水工程。布和巴特家的儲水窖可以一次性儲藏20噸水,夏季能滿足15天的人畜飲水,冬季能滿足30天的人畜飲水。
圖門嘎查是一個缺水較嚴重的地區,“十個全覆蓋”圖門嘎查引調水工程將讓牧民安心用好水。工程主要由水源工程、管道工程、蓄水池工程、電力配套工程組成。工程的實施將徹底改變圖門嘎查牧民長期飲用水不達標、飲水困難的歷史,解決飲水困難人口86戶409人、牲畜頭數26565隻。
今年,蘇尼特右旗計劃總投資4447萬元,打供水基本井213眼、筒井191眼,建設儲水窖620處,發放改水設備300套,遠距離輸水工程1處,解決和改善3262人、21.618萬頭(只)牲畜的生産生活飲水安全問題。
蘇尼特左旗:“小康新居”讓牧民奔小康
記者 耀華
這個八月,對於蘇尼特左旗滿都拉圖鎮薩如拉塔拉嘎查牧民呼格吉勒圖家來説,是雙喜臨門的好日子。因為就在8月1日這天,呼格吉勒圖家不僅搬進了110平方米的牧民“小康新居”,大女兒娜木吉勒瑪還接到了內蒙古民族大學的錄取通知書。
當從一望無際的草原上走進呼格吉勒圖家蒙歐式的新房時,大家更是被富有特色的蒙歐式裝修風格所吸引,從壁櫃上鑲嵌的那幾塊蒙古特色的寶石藍瑪瑙,就足以看出主人的獨到用心。
“家裏主要是按我自己的設計裝修的。這麼好的房子,上下水、暖氣、電都有,當然要好好裝修一下。電器和傢具加上裝修費一共花了10來萬。”呼格吉勒圖笑著説:“按照牧民出資房款40%的政策,我們只出了9萬多元就有了這麼好的‘洋別墅’,小康生活離我們牧民真是越來越近了。”
去年,蘇尼特左旗建成了383戶牧民小康新居,170戶牧民的房屋得到了改造。今年,全旗實施牧民小康新居建設1057套,其中新建528套、改造475套,並力爭當年全部完工。
蘇尼特左旗農工部部長阿拉騰呼乙嘎説:“按照‘十個全覆蓋”工程規劃,從2014年起,全旗將在三年內實施牧民危房改造650套,建設牧民小康新居2500套。牧民新居作為牧區小康建設的重要內容,草原深處廣大牧民的小康生活不再遙遠。”
阿巴嘎旗:“戶戶通”讓牧民生活更精彩
記者 耀華
“9月3日快要到了,這幾天全家人都在盼著看閱兵式呢!我們家現在有3台衛星接收器,老人和孩子可以各自看自己喜歡的節目。”阿巴嘎旗別力古臺鎮賽罕圖門嘎查牧民剛·照日格一邊打開家裏的電視機一邊説:“盟、旗的自辦電視節目我們都能看到,可以看到50多個臺。不只是聽得到、看得到,而是聽得好、看得好!”
“我們嘎查前兩年就基本實現了‘戶戶通’全覆蓋,現在的目標是讓牧民聽得更好、看得更好,讓牧民生活的色彩更豐富!”賽罕圖門嘎查黨支部書記胡日樂説:“牧民通過廣播電視及時了解了黨和政府的各項政策措施,還學到了一些實用的生産生活知識。牧民剛巴圖剛剛還在嘎查的微信群裏和我説,想給家裏再申請一台衛星接收器。”
如今,在阿巴嘎廣袤的草原上,廣大牧民通過國家、自治區、盟、旗近幾年實施的“村村通”“戶戶通”工程,不僅能收聽收看到廣播電視節目,而且像網際網路等也給牧民生活帶來了新便利、新樂趣。
特別是“十個全覆蓋”工程啟動實施以來,阿巴嘎旗廣播電視“戶戶通”工程的實施進度得到了進一步加快。按照中央100元、自治區150元、盟級56元、旗級84元的補助政策,每套490元的雙模電視衛星接收器,牧民只需100元就可以到有關部門申請得到。
“截至目前,我們已完成‘戶戶通’安裝6300套,按照‘十個全覆蓋’工程8300套的目標任務,力爭在今年完成三年任務的100%,實現全旗廣播電視‘戶戶通’的全覆蓋,更多的牧民群眾將會享受到‘十個全覆蓋’工程帶來的實惠。”阿巴嘎旗文體廣播電視旅遊局無線廣播電視維護部主任福生介紹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