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旅遊>草原音樂>

論民族音樂國際化與呼倫貝爾遊牧音樂節

2015-07-09 14:40:50 | 來源:國際線上 | 作者:許浩成 | 責任編輯:許浩成
摘要:      中國的民族音樂是人類歷史上起源最早的音樂之一。1993年,為了紀念壯族“歌仙”劉三姐,繼承和弘揚壯族人民的文化藝術,加強與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和發展,廣西舉辦了首屆“國際民歌節”。

原標題:張一一:淺談民族音樂國際化與呼倫貝爾遊牧音樂節

張一一:中國的民族音樂是人類歷史上起源最早的音樂之一。我們的祖先大約在7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就能用禽骨和陶土製作出骨笛和陶塤這樣的吹奏樂器,到黃帝時代已有笙簧創制和音律理論出現,從《詩經》中“窈窕淑女,鐘鼓樂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等詩句可以窺見,琴、瑟、鐘、鼓、笙、簧等民族樂器已經在民間生産勞動和宮廷大型宴會上使用普遍。後來經過各個歷史朝代的發展,中國民族音樂日臻成熟,形成以宮、商、角、徵、羽五聲調式為基礎,內容豐富、理論完備、特色鮮明的中國民族音樂體系。毋庸置疑,反映了不同歷史時期人們日常生活和人文背景的中國民族音樂是中華民族文化重要組成部分,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情感、力量與追求,一度成為世界音樂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然而,自明清以來在我國文化輸出落後、中西文化傳播不對等的社會背景下,中國的民族音樂漸已喪失其應有的影響和地位。因為對內縱向傳承的乏力和對外橫向傳播的弱勢,過去幾十年真正國際化的歌曲只有一首《茉莉花》,樂團只有一個“女子十二樂坊”,而單薄的《茉莉花》和“女子十二樂坊”顯然並不能夠帶動中國民族音樂的國際化。而在如何通過大型音樂節會的舉辦將中國民族音樂發揚光大傳播開去,近年以來我國的廣西、湖南、內蒙古等省區陸續開始進行了一些有益的嘗試。

1993年,為了紀念壯族“歌仙”劉三姐,繼承和弘揚壯族人民的文化藝術,加強與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和發展,廣西舉辦了首屆“國際民歌節”。而為了把民歌節辦得更具特色,1999年起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決定把“廣西國際民歌節”更名為“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定於每年的10月份左右在南寧舉行,由南寧市人民政府邀請國家文化部社會文化圖書館司、國家民委文化宣傳司聯合舉辦。而從2004年起,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在連續服務多屆中國—東盟博覽會的實踐中,成功開啟了中國與東盟文化合作的新篇章,也成為廣西與全國各地、世界各地文化交流的重要平臺,一年一度的包含民族服飾博覽會、民族風情展演等系列文化活動的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以濃郁的民族風情、開闊的國際視野和強勁的現代氣息,贏得了社會各界人士的讚譽。

2003年,在湘西鳳凰古城南長城上舉行的“世界圍棋巔峰對決”上,當時的中國圍棋第一人常昊執黑負於南韓的“圍棋皇帝”曹薰鉉,一局戰罷,音樂聲緩緩響起,國手常昊在南長城的夕陽下流下熱淚,這給此次活動的總策劃葉文智以及曾獲奧斯卡最佳原創音樂獎和格萊美最佳作曲獎的著名華裔音樂家譚盾以極大震撼:“寵辱不驚的世界冠軍,竟然會被突如其來的音樂擊中,可見音樂的力量之大!”,經過6年的醞釀和籌備,以“世界的自然遺産,我們的鄉村音樂”為主題的“首屆國際鄉村音樂節”2009年5月在湖南張家界市成功舉辦,世界鄉村音樂發源地美國田納西州納什維爾市的LucyAngle樂團、南非鼓咖啡樂隊、澳大利亞篝火樂隊、埃及尼羅河民間樂團、以色列卡邁爾城民族樂團、希臘民謠之母瑪瑞扎、陜西華陰老腔、貴州侗族大歌等來自全球5大洲22個國家和地區的30多支鄉村樂隊匯聚張家界,而張家界市市長趙小明懷抱吉他載歌載舞演奏約翰·丹佛的《鄉村之路,帶我回家》的卡通形象更是不脛而走,“卡通市長”迅速走紅網路,並引發社會各界持續熱議,成為該年度最炙手可熱的新聞關鍵詞之一,全程負責此次音樂節外宣工作的我也被指“為張家界節約了至少一個億的宣傳費”。該活動後來被李長春、劉雲山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專文批示“巧用文化軟實力提升中國國際形象的一次成功實踐”,2011年第二屆國際鄉村音樂節舉辦單位由上一屆的張家界市人民政府和湖南省文化廳聯合舉辦升格為湖南省人民政府和國家文化部舉辦,“張家界國際鄉村音樂節”經過2009、2011、2013先後三屆的成功舉辦後已成為張家界、大湘西、湖南乃至中國的一張文化名片,不但提升了張家界的文化旅遊品牌,而《馬桑樹兒搭燈臺》《郎在山上打一望》等等桑植民歌和高腔、平腔、仡佬腔、叭固腔、攔門歌、送親調、哭嫁調等湘西鄉村音樂形式也通過國際間的交流為更多中國和外國的年輕人所熟知。

在內蒙古呼倫貝爾大草原舉辦“國際遊牧音樂節”的定位無疑是極為精準的。籍貫海拉爾的蒙古族漢子馬黎冬對家鄉的熱愛、對草原的情感、對民族音樂的執著和情懷令人感動。蒙古族的四胡、馬頭琴、火不思、胡笳(名曲《胡笳十八拍》和《胡笳五弄》可謂是家喻戶曉)、蒙古角等民族樂器和蒙古長調、呼麥等歌唱形式,讓人震撼,令人嚮往。

而如何緊緊把握住“國際遊牧音樂節”的靈魂,如何融合全世界的民族音樂在呼倫貝爾大草原搭建好一個世界遊牧民族的音樂交流平臺,充分展示交流世界各遊牧民族的音樂,繼承和弘揚遊牧民族的音樂藝術,促進世界民族文化發展,把音樂、文化、旅遊有效“跨界”嫁接,深入挖掘、提煉、繼承、傳播蒙古族、赫哲族、鄂溫克族、鄂倫春族和蒙古國、塔吉克、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俄羅斯、伊朗等東北亞、中亞、中東地區乃至歐美各國曾有遊牧傳統的世界各國遊牧民族優秀的音樂元素和民族文化,通過對古代遊牧民族文化的梳理以及當代民族音樂的創新,在音樂節舉辦前、中、後的三個階段通過線上線下的各個活動對音樂節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多角度、深層次、全方位進行傳播,並舉辦“國際遊牧音樂節年度10大民族歌曲”、“年度10大民族歌手”和“金角獎”等全球網路海選等活動,甄選出一支像《山歌好比春江水》、《鄉村之路帶我回家》那樣膾炙人口的最能代表本民族遊牧文化的音樂節的主題曲,向世界推介出幾支真正有代表性的原生態歌曲和民族樂團,讓馬頭琴、火不思、胡笳、蒙古長調、呼麥等民族樂器和歌唱形式在國際社會得到更多的認知和喜愛,這是很有價值的一件事情。

2015呼倫貝爾國際遊牧音樂節已經結束了,但又沒有結束,只是換了一個新的開始。如果用5至10屆乃至更長時間的共同努力,把以“世界的美麗草原,我們的遊牧音樂”為主題的“呼倫貝爾國際遊牧音樂節”打造成為一個未來可以與愛丁堡國際藝術節分庭抗禮一較短長的具有國際知名度和影響力的一張文化名片和一個不僅僅是覆蓋和輻射東北亞和中亞的一個著名國際音樂節文化品牌,把呼倫貝爾大草原變成全世界遊牧民族和遊牧文化愛好者、中國民族音樂愛好者的一個音樂聖地,為習近平同志提出的“新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構想添磚加瓦,這無疑對促進我國的文化大繁榮大發展,對我國民族音樂的國際化,對增強我國的文化軟實力和國際影響力,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有著十分積極而深遠的意義。

人物簡介:

張一一:青年作家,知名文化、旅遊策劃人,80後十大影響力文化人物,農村文化月”千村計劃”發起人和中華百家姓歌曲創始人,曾服務張家界、鳳凰古城、岳陽樓等多個旅遊景區和城市形象的品牌建設和對外傳播,被稱為”概念行銷鬼才”。

國際線上消息(記者趙禮維)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