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首頁 > 要聞

我國每年糧食産後損失達700億斤 誰在“浪費”糧食

發佈時間:2020-09-18 09:39:43 | 來源:中國商網 | 作者:馬嘉

秋收陸續開展,一組數據引發關注。在儲藏、運輸和加工環節,國內糧食每年損失量達到700億斤。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近日發佈通知,針對各個環節的糧食損耗,全國要抓好節糧止損,反對糧食浪費,全力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糧食損耗影響嚴重

秋糧佔全年糧食比重的3/4,是全年糧食收穫的“重頭戲”。秋糧作物主要包括玉米、中晚稻和大豆。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9年秋糧産量佔全年糧食收成的約75%。秋糧收購陸續開展的同時,糧食安全再引關注。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的數據顯示,我國糧食在儲藏、運輸和加工等産後環節,每年損失量達700億斤以上,糧食産後損失驚人。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近日發出《關於創新舉措加大力度進一步做好節糧減損工作的通知》,指出當前糧食産後收購、儲存、運輸、加工、消費等環節損失浪費問題仍然存在,個別環節問題較為突出。大力促進節糧減損、反對糧食浪費,是新形勢下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增加糧食有效供給的迫切需要。

減少糧食損失和浪費等同於建設無形良田,對保障我國的糧食安全意義重大。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武拉平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按去年的糧食産量計算,如若採取有效措施將收穫和農戶儲備環節的糧食損失率分別降低一個百分點,則可滿足7288.82萬人一年的穀物需求。”

誰在“浪費”糧食

近期,農戶自主儲糧意願增加的同時儲糧損失風險也在提升。通知指出,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響,不少農戶儲糧防災應急意識增強,家庭存糧相對往年有所增加。一位來自山東濱州種植玉米的農戶告訴中國商報記者,糧食放在家裏,時間長了會發黴變質。

哪個環節造成了糧食損耗?武拉平教授團隊自2015年起對小麥、水稻和玉米等八種主要糧油作物田間收穫損失環節的研究數據顯示,農戶糧食産後損失和浪費情況較為嚴重,儲備、消費和收穫環節的總損失率為11.39%;農戶平均一天的食物浪費比例為5.2%;收穫環節中損失最嚴重的是田間收割環節,三大主糧田間收割損失率平均為1.97%。

“消費環節成為糧食産後損失和浪費最為嚴重的環節。”武拉平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其次是收穫環節,儲備環節的損失較輕,原因是國家近年來加大對農戶儲糧設施的改進,‘農戶科學儲糧工程’等政策逐漸發揮效果。”

此外,由於相關農機設備的機械化水準有待提升,糧食在收割、運輸等過程中也會産生損耗。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有的收割設備較為簡陋,機械化水準低,一邊收糧一邊漏糧。”

如何做好節糧止損

節糧止損還需各個環節共同發力。武拉平告訴中國商報記者:“目前採用先進儲糧設備的農戶較少,政府應繼續實施‘農戶科學儲糧工程’等惠農政策,鼓勵農戶採用先進儲糧設施。”

儲糧方面,通知要求,推廣適用於農戶的多型規模儲糧新裝具,佈局“綠色倉儲提升行動”,推廣應用節糧減損提質增效、現代糧倉建設和物流配套,以及儲糧“四合一”升級新技術,加強“智慧糧庫”建設。

關於如何減少糧食收穫環節的損失,提高機械化水準和加強培訓或能成為節糧止損發力的關鍵。李國祥表示:“機械化水準不高、造成損耗過多的農機設備應儘量減少到田裏作業。”武拉平也表示:“從糧食主産省開始,對農機服務組織的所有者、經營者和農機駕駛員進行定期培訓,包括職業技能和職業道德,比如水稻收穫中割臺的高低、小麥收割中收割機風門的大小。同時,增強其愛糧節糧意識,降低收穫環節的損失。”

針對機械化設備造成的糧食損耗,通知也指出,要全面推廣節糧減損新技術成果,積極開展糧食儲藏、物流、加工等領域節糧減損技術和裝備的研究開發。

責任編輯:陳思

奶粉食用指南 守護寶寶健康成...提供奶粉餵養指南,解讀奶粉配方成分,幫助新手爸媽理性選擇奶粉。【詳情】

點滴營養,綻放每個生命蒙牛乳業推動營養知識普及、提升國民健康水準。【詳情】

第29屆中國廚師節展大師廚藝,品津門美食,挖掘特色飲食文化。【詳情】

科學飲水 健康生活關注中國網食品頻道飲用水專題。【詳情】

友情連結: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 |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 新華網食品 | 中國經濟網食品 | 人民網食品 | 央視網美食 | 光明網食品 | 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 | 紅餐網 |

關於我們ABOUT US

中國網食品頻道堅持“給你一個真實的中國”的永恒追求,融合各地民族風俗、地方特産,延伸至整個食品行業,展示中國食品豐富性、多元性,搭建中國食品展示平臺。

聯繫方式CONTACT WAY

新聞熱線:010-88564110

投訴建議:010-88564110
電子郵箱:

foodchina01@126.com

版權説明COPYRIGHT NOTICE

本網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中國網食品”的圖片,版權均屬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