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12月份,A股市場機構調研活動持續保持活躍態勢。Wind數據顯示,12月1日至20日,已有超750家A股上市公司迎來機構調研。從行業分佈來看,電子、機械設備、電腦以及醫藥生物行業為備受機構青睞的領域。
分析人士認為,機構密集調研的行業通常與技術創新、産業升級和市場需求緊密相連,機構對這些行業的關注,也從側面説明市場對其未來發展前景持樂觀態度。
機構調研持續活躍
12月1日至20日,共有758家A股上市公司迎來機構調研,根據申萬一級行業分類,電子、機械設備、電腦以及醫藥生物行業備受關注。其中,電子行業接受調研的公司數量達到117家,機械設備行業、電腦行業和醫藥生物行業則分別有86家、74家和56家公司接受調研。
工業和資訊化部資訊通信經濟專家委員會委員盤和林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隨著明年1月份國際消費類電子産品展覽會的日益臨近,電子和電腦領域新消費品的發佈已箭在弦上。在此背景下,電子等相關行業備受機構矚目。與此同時,中國信創産品國産化替代進程正在穩步推進,這一趨勢亦吸引了機構及市場的廣泛關注。
從參與調研的機構數量來看,有19家上市公司獲得了超過50家機構的關注。其中,4家公司的調研機構數量更是超過了100家,包括穩健醫療用品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金科湯姆貓文化産業股份有限公司、益方生物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利亞德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機構密集調研這些行業,反映了這些行業在當前市場上的重要性和活躍度。一般來説,密集調研的行業與技術創新、産業升級和市場需求緊密相連,是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機構對這些行業的關注,也從側面説明市場對其未來發展前景持樂觀態度。
並購重組等話題成焦點
記者注意到,並購重組與“出海”成為機構調研過程中頻繁提及的話題,多家公司對此亦進行了回復。
例如,上海新相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在接受機構調研時表示,公司一直在關注潛在的並購機會,尤其是在晶片設計相關領域。公司對並購關注的重點還是在於相互協同和賦能效應,會去深入挖掘與潛在被並購方在技術、市場、供應鏈等方面的協同效應,思考和探索如何通過整合雙方資源,加速技術創新和産品升級。
在海外佈局方面,浙江偉星實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在接受機構調研時表示,公司孟加拉國工業園于2018年投産,目前園區運營較好;越南工業園於今年3月份投産。後續公司還會根據市場需求進行全球佈局,但短期産能仍以國內為主。
業內人士認為,並購、“出海”等話題受到市場重點關注,體現了當前經濟發展的新趨勢。“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加深和中國經濟崛起,中國企業越來越多地參與到國際市場競爭中,通過跨境並購等方式獲得先進技術、擴大市場份額、優化資源配置,特別是對於那些滲透率低、競爭優勢明顯的行業,如電動化和智慧化産品。”工業和資訊化部中小企業服務專家謝良鴻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責任編輯:王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