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2024年進入尾聲,A股上市公司2024年年報陸續進入預審期,截至2024年12月9日,本月已有近50家上市公司發佈擬變更會計師事務所的公告。
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年初至今,擬更換2024年度會計師事務所的上市公司家數超過700家。其中,10月份、11月份擬變更會計師事務所的上市公司家數分別為248家、200家。
從更換的緣由來看,既有主動因素,也有被動因素。大部分公司給出的理由是原審計機構已連續提供多年服務,為保證審計工作的獨立性與客觀性,選擇變更會計師事務所。除這一因素之外,還有不少上市公司因原審計機構被罰,被動終止服務。
透視“換所潮”背後,三大現象凸顯:一是為提高資本市場仲介機構的執業品質和能力,監管部門對會計師事務所的監管力度顯著增強。基於謹慎性原則,上市公司集體與“問題所”解約;二是重罰之下,越來越多的會計師選擇了轉所執業,上市公司則選擇換“所”不換“會計師”;三是上市公司通過競爭性談判、公開招標、邀請招標等方式選聘審計機構,在競價過程中,為吸引更多客戶,增加簽約率,審計機構降價服務的現象增多。
上市公司紛紛遠離“問題所”
今年5月份,受A股某上市公司財務造假事件影響,大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以下簡稱“大華所”)被江蘇證監局處罰。這一處罰不僅給大華所帶來了經濟上打擊,還對其業務産生了深遠影響。
記者梳理數據獲悉,2024年6月份至11月份,有超200家原審計機構為大華所的上市公司宣佈更換2024年會計師事務所,擬改聘其他會計師事務所。
今年9月份,另一家會計師事務所蘇亞金誠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以下簡稱“蘇亞金誠”)在為江蘇宏圖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至2021年年報提供審計服務時,因未充分執行風險評估審計程式,未保持應有的執業謹慎及職業懷疑,所製作、出具的文件有虛假記載的行為,被處罰。
處罰消息公佈後,相繼有上市公司宣佈和蘇亞金誠“解約”。以江蘇國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蘇國信”)為例,蘇亞金誠自2020年起一直為江蘇國信提供審計服務。今年4月12日,江蘇國信發佈《關於續聘2024年度審計機構的公告》稱,擬繼續聘請蘇亞金誠為公司2024年度審計機構。
11月30日,江蘇國信發佈變更公告稱,鋻於蘇亞金誠被行政處罰,暫停從事證券服務業務6個月,為充分保障公司2024年度年報審計工作安排,經競爭性談判選聘定價,公司擬改聘中興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為公司2024年度財務報告審計和內部控制審計機構,審計費用由290萬元變更為235萬元。
上海明倫律師事務所律師王智斌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監管部門通過嚴監管壓實會計師事務所的‘看門人’責任,可以促使審計機構提高專業服務水準和執業品質,從而提升整個資本市場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嚴監管態勢也有助於進一步規範財務審計秩序,促進審計行業健康發展。”
換“所”不換“會計師”現象頻現
12月6日,廈門萬里石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萬里石”)發佈《關於變更公司2024年度財務審計機構及內部控制機構的公告》稱,鋻於大華所已連續多年為公司提供審計服務,且為公司服務的原部分審計團隊目前已加入政旦志遠(深圳)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以下簡稱“政旦志遠”),為保持審計工作的連續性,經綜合考慮,公司擬聘任政旦志遠為公司2024年度財務審計機構和內部控制審計機構。公告顯示,變更後的項目合夥人邱俊洲、註冊會計師王艷麗為萬里石2023年度簽字註冊會計師。
因原審計機構被罰,在更換會計師事務所的過程中形成了換“所”不換“會計師”的情形,萬里石不是個例。
10月31日,江蘇萬林現代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萬林物流”)發佈公告稱,因亞太(集團)會計師事務所(以下簡稱“亞太事務所”)被暫停經營業務12個月,公司擬改聘北京國府嘉盈會計師事務所(以下簡稱“國府嘉盈”)為公司2024年度審計機構,擬簽字項目合夥人吳長波、擬簽字註冊會計師顏秋菊。
11月21日,萬林物流發佈《關於變更簽字註冊會計師的公告》稱,因國府嘉盈內部工作調整,現委派周毅接替顏秋菊作為簽字註冊會計師為公司提供審計服務。變更後的簽字註冊會計師為吳長波、周毅,品質控制復核人為洪峰。
記者注意到,吳長波、周毅都曾是亞太事務所成員。公開資料顯示,吳長波自2022年開始為萬林物流提供審計服務。周毅自2023年開始為萬林物流提供審計服務。萬林物流2023年度審計報告簽字註冊會計師即為吳長波、周毅。
萬林物流證券部工作人員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公司並不是因為兩位會計師跳槽到國府嘉盈才選擇了這家會計師事務所,公司採取公開招標方式對2024年度審計機構進行了選聘,根據中標結果,擬聘任國府嘉盈為公司2024年度審計機構。至於簽字會計師仍是原來為公司提供審計服務的人員,這是會計師事務所內部的工作調整。”
北京威諾律師事務所主任楊兆全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上市公司換‘所’不換‘會計師’,雖然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審計工作的連續性和穩定性,但也可能引發審計獨立性和客觀性方面的問題。會計師跳槽並帶走客戶,可能使得新審計機構在審計過程中受到原會計師的影響,難以保持完全獨立的審計判斷。因此,上市公司應審慎選擇審計機構,確保審計工作的獨立性和客觀性。同時,監管部門也應加強對這一現象的監管,防範審計風險,確保資本市場的健康穩定發展。”
審計市場掀起“價格戰”
2023年,財政部、國務院國資委、證監會聯合印發《國有企業、上市公司選聘會計師事務所管理辦法》(以下簡稱《選聘辦法》),進一步規範國有企業、上市公司選聘會計師事務所行為,促進註冊會計師行業公平競爭,推動提升審計品質。《選聘辦法》規定,國有企業、上市公司選聘會計師事務所應當採用競爭性談判、公開招標、邀請招標以及其他能夠充分了解會計師事務所勝任能力的選聘方式,保障選聘工作公平、公正進行。
據《證券日報》記者統計,11月份擬更換2024年審計機構的200家上市公司中,除尚未明確審計費用外,多數公司的審計費用較上一年度有所下降,部分企業年審費用的下降比例甚至超過50%。
今年11月中旬,A股某航空上市公司發佈公告稱,經履行招標程式並根據評標結果,公司擬聘任大信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以下簡稱“大信所”)為公司2024年度審計機構,審計費用為398萬元。2023年年報顯示,該公司當年度支付給前任審計機構的審計費用為850萬元,降幅達53.18%。
一位深市主機板上市公司董秘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公開招標選聘審計機構的方式對上市公司來説很有必要。我們今年通過公開招標的選聘方式也更換了審計機構,一共來了四家會計師事務所,綜合考慮價格、實力等方面選中了一家上年度綜合排名前十的會計師事務所。從表面上看審計費用相對上年度略增,但實際上是下降的。因為今年公司不再承擔審計人員審計期間相關食宿及差旅費用。”
“充足的審計費用有利於保障審計品質,但充足的審計費用並非保障審計品質的必要條件。在審計費用降低的情況下,建議審計機構可以通過優化內部制度建設,以確保審計品質不滑坡。”王智斌表示。
“上市公司在更換審計機構時,應確保程式合法合規,重點關注新審計機構的資質、信譽和執業品質。同時,要建立完善的審計費用協商機制,確保審計費用與審計品質相匹配,避免因費用降低而犧牲審計品質。上市公司可設立審計品質評估體系,對新審計機構的工作進行定期評估和反饋。”楊兆全表示。
(責任編輯:王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