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境內企業境外上市逐步回暖,中國香港和美國資本市場成為A股以外中企上市的熱門選擇地。多位受訪專家認為,在多部門推出所有增量政策提振經濟、出臺支援境內企業赴境外上市的政策,以及美聯儲降息的影響下,境內企業赴境外上市活動仍將保持熱情。
127家境內企業
提交境外上市備案
今年4月份,商務部等十部門聯合印發的《關於進一步支援境外機構投資境內科技型企業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保持境外上市融資渠道暢通、節奏穩定,依法合規加快符合條件的科技型企業境外上市備案。積極發揮香港金融市場接駁功能,支援科技型企業赴香港上市。
證監會4月份發佈的《資本市場服務科技企業高水準發展的十六項措施》提出,支援科技型企業依法依規境外上市,落實好境外上市備案管理制度,更好支援科技型企業境外上市融資發展。
國浩律師事務所資本市場業務委員會暨法律研究中心主任、國浩律師(上海)事務所合夥人劉維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監管層積極推動企業境外上市,為企業資本運作提供補充,支援其融資及進入國際市場。境內企業境外上市是引進外資的一個重要途徑,由於上市公司股票交易的便利性,有利於境外投資者的退出,境外上市對國際投資者更有吸引力,也體現了我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的持續擴大。
東源投資首席分析師劉祥東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企業境外上市不僅有助於拓寬融資渠道,獲得高品質的投資,還能提升企業的知名度和品牌形象,擴大全球市場空間,增強國際競爭力。特別是對於科技和創新型企業來説,境外上市可能帶來更高的市場估值,吸引更多全球資本的關注。
中國證監會網站最新披露數據顯示,截至10月31日,共有127家境內企業提交境外上市備案。其中,97家企業選擇了香港聯交所,25家企業選擇了納斯達克交易所,另外,還有企業選擇了阿斯塔納國際交易所等。
“境內企業選擇境外上市主要受到融資環境、市場估值、投資者基礎、地理位置和監管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劉祥東分析稱。
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香港交易所和納斯達克交易所等境外市場,因其完善的金融體系、監管制度、高度國際化、資金充足以及靈活的上市標準和監管政策而受到青睞。香港交易所因其地緣優勢和語言文化相近而受到境內企業的歡迎,納斯達克則以其對科技企業的高估值和活躍性受到青睞。
境外上市企業
行業更加多元化
“近年來管理層積極推進企業境外上市,特別是大力支援融資額比較大、科技創新能力強的企業到境外上市。”劉維表示。
記者梳理髮現,在計劃赴境外上市的企業隊列中,不乏那些積極開拓海外市場的企業,特別是加速拓展國際版圖的網際網路科技公司,以及致力於生物科技與健康領域的創新企業。
劉祥東表示,當前企業境外上市中科技類企業仍然是主力軍,尤其是人工智慧、雲計算、醫療、醫藥領域和生物科技等領域的企業。隨著消費升級的不斷發展,具有品牌影響力的消費品行業的企業也在積極赴境外上市。此外,在全球對可持續發展和環保更加重視的背景下,新能源和環保相關企業的境外上市活動也有所增加。
“與過去不同的是,隨著監管部門鼓勵優質企業、科技創新型企業在A股市場上市,未來行業龍頭企業、科技創新企業更多會選擇流通性好、估值高的A股市場上市,而中小規模的企業更多會選擇在境外上市。”劉維表示,境外上市企業所處行業將更多元化,特別是在A股上市相對困難的行業,如“衣食住行”、教培、電商等將更多選擇在境外上市。
“企業選擇境內上市,還是赴境外上市,應視企業自身行業屬性、規模以及財務狀況等具體情況而定。”劉祥東認為,如果企業的主要市場、供應商和投資者在境外,或有意進一步開拓海外市場,則在境外主流證券交易所上市的效果相比國內可能更佳。
企業境外上市
挑戰與機遇並存
然而,企業在境外上市過程中也面臨著諸多風險和挑戰,如監管風險增加、跨國法律糾紛、市場適應性以及價值被低估等。
劉維提示,境外主要資本市場投資者保護機制較為完善,上市公司在諸如資訊披露等方面稍有不慎,就可能面臨鉅額訴訟,退市也是常態。
同時,境內企業在境外上市的過程中需要通過境內監管部門的網路安全審查和數據合規出境審查。因此,作為擬境外上市的境內企業,要結合自己的行業特點和企業規模選擇合適的上市地。
田利輝認為,企業應對之舉是提升治理能力、優化內控水準、加強資訊披露透明度。境內企業亦需密切關注政治動態,深入分析經濟環境,加強市場調研,提升技術創新能力。
展望未來,劉維認為,未來從上市數量上來看,境內企業A股上市和境外上市將出現兩頭都熱的現象。
劉祥東認為,隨著全球經濟的進一步融合和各國政策的逐步放開,境外資本市場的政策環境將持續優化,為企業提供更多的上市機會和融資、擴張機會。境內企業應抓住這一歷史機遇,積極尋求境外上市的機會,推動企業的全球化發展。
(責任編輯:張紫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