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兩會前夕,往往是重要政策“信號”的發佈時間窗口。今年2月22日至3月2日,國新辦在9天時間(7個工作日)內安排了9場新聞發佈會(未統計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分別聚焦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國企改革、民政事業改革、加快商務高品質發展、就業和社會保障、建設創新型國家、工業和資訊化發展、加快建設交通強國、銀行業保險業高品質發展。
筆者注意到,在上述發佈會上,相關部門負責人紛紛就各自領域的高品質發展部署多項政策舉措,其中,貫穿上述發佈會的政策協同點正是資本市場如何發揮資源調配的樞紐功能。例如,工信部直接提出“進一步拓寬直接融資的渠道”;銀保監會表示“引導理財、保險、信託等長期資金支援資本市場發展”“通過長期的養老保障資金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科技部希望“引導激勵創新資源向企業集聚,同時加強對企業政策支援引導,充分發揮市場對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另有部分部門雖然沒有將與資本市場協同直接“立項”,但是提出了撬動金融資本、社會資本積極參與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等目標任務。
筆者認為,資本市場成為近期政策發佈會的“最大公約數”並非偶然。如今,中國經濟處於新發展階段,需要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以推動高品質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實現經濟行穩致遠,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在此時代契機下,具備樞紐功能、牽一髮而動全身的資本市場,能夠為中國經濟的新征程撬動更強大的發展新動能。
在融資端,資本市場為中小企業、創新企業進一步拓寬融資渠道,能夠提高直接融資比重,為創新産業、技術提供資金、市場等最廣泛資源和合理的試錯成本,激發中小企業活力;在投資端,資本市場優化市場生態,為追求穩健增值的中長期資金實現財富獲得感創造條件,也為中長期資金所服務的人群提供進一步保障。即便是難以獨立完成的目標任務,資本市場也可以與其他主體協同,發揮其種子資金帶動力、産業引導力或公益示範力,向目標的最終達成不斷邁進。
筆者相信,在“十四五”開局之年,不斷深化自身改革、篤定前行的資本市場,有能力充分發揮樞紐功能,支援中國經濟全方位、多維度的政策舉措高效實施、協同發力、落地見效。
(責任編輯:王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