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送轉狂歡背後:幫大股東托底等灰色利益鏈交織
- 發佈時間:2015-08-06 08:38:27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劉小菲
從10送轉10、10送轉20到10送轉30,高送轉的“檔位”被上市公司及其股東們一再推高,就因為這個對企業基本面毫無影響的“數字遊戲”能夠屢屢挑起股價,成為幾乎百試不爽的、廉價的市值管理工具。如今,這個工具已有大面積濫用之虞,在那些毫無必要的、甚至與企業經營數據毫不合拍的超高比例送轉背後,多是為資本運作“護價”、為大股東質押“托底”乃至“掩護”利益關聯方套現出逃等灰色訴求,與其擴張股本、改善股票流動性的設計初衷相背馳。對此現象,監管部門已予以關注。
半年報現高送轉“狂歡”
從“傳統”的10送轉10到“豐厚”的10送20,A股上市公司的高送轉調門不斷提升,其紀錄也被不斷刷新。今日,崑崙萬維發佈2015年半年度利潤分配預案預披露公告,公司實際控制人提議向全體股東每10股轉增30股。另外,公司發佈定增預案,擬募資25億元投向前期最為火爆的P2P領域。
崑崙萬維創紀錄的高送轉雖已“登峰造極”,但卻絕非“鶴立雞群”,上證報資訊統計顯示,截至目前,已有近百家上市公司預披露了不低於“10送轉10”的半年報利潤分配預案,其中有23家公司的分配計劃不低於“10轉20”。無論是公司數量,還是送轉強度,都已遠超歷年水準。
眾所週知,“高送轉”後公司股本雖然擴大了,但股東權益並不會因此而增加。與此同時,由於公司經營情況未有任何變化,在凈利潤不變的情況下,由於股本擴大,每股收益也將攤薄。
然而,這個簡單的“數字遊戲”卻在A股市場上有著“神器”般的力量:不僅宣佈預案或預披露高送轉時股價會漲,此後還有所謂“搶權”、“填權”行情的戲碼,使上市公司市值被快速“吹”大。
“‘高送轉’帶來的行情頗具A股特色,但恰恰正因如此,高送轉也逐漸成為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高效手段。”某市場人士告訴記者。
廉價的市值管理工具
情況的確如此,記者梳理髮現,上述23家有意“10送轉20”的公司中,有不少存在著明確的市值管理需求,或是股票市價與定增價格出現倒挂,或是重要股東股權在高位質押,抑或是部分股份即將解禁。在各方利益交織下,低成本的高送轉成了最好的選擇。
舉例來看,春興精工過山車般的走勢就完美詮釋了“高送轉”效果。6月20日,春興精工發佈定增預案,擬以23.50元每股非公開發行不超過5063.83萬股,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11.9億元,公司員工持股計劃也將參與認購。
然而,受市場行情影響,春興精工復牌便遭遇連續下跌,公司股價一度跌至23.22元,跌破了23.5元的定增價。但這一情況並未持續太久,在公司擬“10轉20”的大手筆之下,春興精工股價快速反彈,不僅走出低迷,還在短時間再創新高,甚至一度達到了44.58元每股的歷史高位。
“以高送轉托股價的手法近期已被眾多復牌公司效倣。今日復牌的崑崙萬維就在定增預案之外披露了史無前例的高送轉,考慮到公司停牌時間較早,單一定增預案可能無法抵抗股價大幅回調的壓力,實際控制人提議高送轉將有望縮減股價回調的幅度。”上述市場人士分析。
光華科技的情況與之類似,公司在披露定增預案的同時,也嵌入了“10轉20派2”的半年報利潤分配意向。
除了為定增“護價”,高送轉也被用在了上市公司大股東“自救”上。統計數據顯示,23家有意“10送轉20”的公司中,有18家公司的大股東存在不同程度的股權質押情況,如果股價持續下跌,這些股東或面臨追加質押物的尷尬。
以計劃“10轉20”的跨境通為例,公司實際控制人楊建新在5月中旬將所持部分股權與光大證券進行交易期限為730天的股票質押回購業務,交易完成後,楊建新質押股份佔其所持公司股份總數的70.73%。而彼時,跨境通的股價恰好處於歷史高位,隨後公司股價隨市場驟冷而回落,高位質押的股權也面臨被追加抵押物的壓力。
“灰色利益鏈”交織
從緩解恐慌性暴跌、為定增“護價”、幫大股東“托底”來看,使用高送轉進行市值管理倒也符合上市公司大部分股東的利益。但是,也有上市公司把高送轉變成了炒作股價的工具,在釋放“利好”的同時幫助利益相關方套現出逃,則有操縱股價和內幕交易之嫌。
一位曾參與過多家上市公司市值管理運作的機構人士告訴記者:“跟上市公司談市值管理方案時,高送轉都是最後必備的利好,構成了必不可少的環節。”
在其看來,高送轉的前期往往會有收購,業績釋放、訂單的簽訂,股價一路飆漲。到了除權除息的最後兩天,是高送轉股漲勢最為兇猛的時刻。除權除息後,很多中小投資者認為股票會走填權行情,認為高送轉除權是公司市值管理的開始。但其實,除權之後往往是炒家出貨的開始。
據統計,在已披露半年報的公司中,多家截至6月底股東數增幅超過100%(較前次披露時)的公司,均在二季度實施了高送轉,可見,高送轉已成為其中主力資金派發籌碼的重要工具。
以創業板某公司為例,自3月6日宣佈10送20的高送轉預案開始,一個月內股價從58元一路飆升144元。4月7日,除權當日放出歷史巨量收陰,此後一路陰跌,從除權後的48元每股最低跌到17元每股。從這一角度看,日前預披露“10轉20”的銀億股份也頗具“潛質”。就在7月初,公司控股股東剛剛完成了股權“分倉”,六名自然人從控股股東手中接過了23.28%的股權,且每人持股比例均不超過5%。
此外,據業內人士透露,目前上市公司大多是收到高送轉提議,並不見得一定具備高送轉的能力,不排除部分公司僅是利用其炒作的可能,在股價炒高後,又“翻臉”不願將高送轉予以真正實施,最終剩得一地雞毛。
值得一提的是,監管層已對半年報期間上市公司“瘋狂”高送轉予以密切關注。日前,計劃“10轉15”的利君股份就收到了交易所的關注函,要求公司及實際控制人對提出上述提議給予更為詳細的資訊披露。
“前期市場暴跌使得利用高送轉炒作的風潮再度復燃,但是,考慮到監管層已對此種炒作予以關注,加之市場在大跌之後逐步回歸理性,高送轉的炒作風或將逐步減弱。”上述機構人士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