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證券 > 證券要聞 > 正文

字號:  

大股東違規減持 動搖的是市場信心

  • 發佈時間:2015-07-28 07:06: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文 風  責任編輯:楊菲

  對於近期市場暴跌的原因,有分析人士認為,如果説場外違規配資是“元兇”,那麼大股東違規減持則是“幫兇”。

  今年上半年,股市迎來了一波大牛市行情,在大盤節節攀升的過程中,大股東減持從暗流涌動到幾近瘋狂。統計顯示,今年上半年,近1300家上市公司大股東及高管減持股票市值近5000億元,這個數字相當於去年全年減持金額的一倍,更遠遠超過2007年大牛市的減持金額。

  大股東減持本無可厚非,但違規減持不僅損害了投資者的利益,更重要的是,大股東違規減持毀了市場信心。在A股市場上,上市公司遭遇股東大額減持,往往對市場信心造成較大的打擊,甚至造成股價明顯下挫,讓投資者感到措手不及。雖然5000億元的減持規模只相當於當時滬深流通市值的1%左右,但它所引發的負面效應遠遠超過了1%,1300家上市公司的大股東及高管減持,對市場信心的打擊是史無前例的。

  實際上,對於大股東減持,監管層有嚴格的規定,去年7月22日上交所在其官網發佈了旨在規範股東大額減持的文件——《上市公司日常資訊披露工作備忘錄第十三號上市公司股東減持股份預披露事項(徵求意見稿)》。該意見稿明確規定上市公司控股股東(或第一大股東)、實際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動人,或者持股5%以上股東減持股份的預披露事項,適用該備忘錄。

  今年以來,深天地A雛鷹農牧中洲控股等多家公司因違規減持收到交易所的監管函,海潤光伏董事長還遭到上交所公開譴責。進入7月份以來,就先後有中航黑豹威華股份津勸業等多家上市公司因存在違規減持而受到不同程度的監管措施。但是,對於大股東違規減持處罰顯然過輕,不足以震懾此類違規行為。因此,對於那些違規減持的大股東及其實際控制人要嚴厲處罰,甚至清除出場。

  7月8日證監會緊急發文稱,從即日起6個月內,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和持股5%以上股東及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不得通過二級市場減持本公司股份。證監會稱,上市公司大股東及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違反規定減持本公司股份的,將給予嚴肅處理。

  筆者以為,監管層對股市的呵護有加,但是對於那些違規減持、摧毀市場信心的大股東及其實際控制人,我們更加希望監管層要敢於亮劍,嚴厲打擊市場違法違規行為,不要讓這些違規的減持傷害市場,傷害普通投資者。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