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3日 星期天

財經 > 證券 > 證券要聞 > 正文

字號:  

IPO批文30家再創新高 機構稱錢太多股照炒

  • 發佈時間:2015-04-03 07:37:00  來源:環球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劉小菲

  證監會週四透露,已按法定程式核準了30家企業的首發申請,滬指出現了百點震蕩。不過,市場分析人士指出,不應拿老眼光來看待IPO,即便100家又如何?如果我們認定這是一個經久不息的長期牛市,IPO不過是為做大中國的資本市場添磚加瓦而已。針對目前創業板的“高估值”與“高風險”,市場人士也表示不敢茍同,“成長股由於有做大市值的強烈衝動,都在忙著收購兼併。2014年市盈率100倍,2015年不到50倍;2016年沒準平均將降到20倍左右甚至更低。”還有部分機構認為現在資金充裕,發行30家不影響行情。

  30家!史上最大打新潮來襲

  昨日晚間,證監會下發新一批IPO批文,數量達到30家再創新高。其中,上交所11家、深交所中小板2家、創業板17家。這些企業及其承銷商將分別與滬深交易所協商確定發行日程,並陸續刊登招股説明書。

  對此,英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大霄表示,證監會明顯加大了新股供應,供求關係的重新平衡將有效降低市場過高估值,泡沫終要爆破,製造泡沫、鼓吹泡沫、享受泡沫並不能夠長久,屬短期行為。

  不過,也有市場分析人士指出,在目前資本市場已經成為中國經濟核心組成部分,每天成交可以隨時超過1萬億的時候,當全社會的流動性都在源源不斷地進入資本市場的時候,IPO究竟是上漲的反向指標,還是資本市場良性發展的必然選擇?這值得大家思考。刻舟求劍地認為IPO股市就一定要跌,這不是一種與時俱進的思維,美國股市2014年屢創新高,當年美股IPO數值也創了歷史新高。

  浙江工商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曾鵬甚至認為,新股審核提速帶來了諸多方面的利好,首先有利於吸納社會閒置資金,擴大股市的融資規模。前幾年,由於對新股上市的過度抑制,在一定程度上對股市低迷造成影響,而另一方面,大量社會閒置資金在苦尋出路。借助上市提速,上市公司得以大量募集資金、吸引投資者和增強流通性。

  朱平:創業板估值高或有其合理性

  相當長一段時間以來,“有錢任性”的創業板讓股民愛恨交加:從年初的不足1500點一路狂飆,最高漲到昨日收盤的2475.32點新高,累計漲幅超過60%,當前創業板的平均市盈率已高達90倍左右。

  “A股的歷史充分證明,任何泡沫行為在擴容面前是何等脆弱,不堪一擊。”《投資快報》記者觀察到,當李大霄還在一如既往地倔強認為創業板的泡沫多麼厲害、多麼的“不堪一擊”的時候,市場上也有不少不同聲音。

  廣發基金經理朱平就認為,價值投資是基於公司價值進行的投資,雖然財務資訊是衡量價值好的方法,但對於像科技公司這樣變化快、成長快的公司,財務資訊往往不能很好地衡量。所以許多公司的股價表現與市盈率之類的估值方法並不統一,投資者需要依據不同的公司採用不同的估值方法。“創業板指數近期不斷刷新新高,部分網際網路++概念個股股價迅速攀升,百元股批量出現,市場中對於該板塊泡沫將破裂的爭論不絕於耳。但在朱平看來,若經濟轉型能夠成功,那麼再回過頭來看現在的市場,將會發現目前即使存在泡沫也反映出市場對經濟轉型的強烈預期。”

  朱平認為,本輪牛市與上一輪牛市有很大區別。目前一些網際網路公司市值動輒在100億元以上,有投資人認為其中泡沫已經非常大,隨時有破裂的危險。但如果我國經濟發展方向能夠像預期的一樣,各行各業都因網際網路而發生重構,達到全球領先水準,那麼這個市場現在就談崩潰還為時尚早。美國標普500在總市值中佔比是四分之三。從結構上看,主要是TMT、網際網路、醫療、消費、能源、工業4.0製造。如果我們的轉型能夠成功,那麼將來中國也可能會有500隻股票至少超過1000億市值。

  錢太多 “改革牛”行情有望貫穿全年

  在近期A股賺錢效應下,一方面是新股民紛紛跑步入場,另一方面場外資金也源源不斷持續流入股市。根據中登公司最新公佈的數據顯示,上周(3月23日至27日),滬深兩市新增A股開戶數達到了166.92萬戶,再度創下歷史新高,較前一週的113.85萬戶上升46.51%。而此前的歷史紀錄為2007年6月1日當周的162.47萬戶。

  自3月以來,新增A股開戶數連續四週處於高位,其餘3周新增開戶數分別為66.19萬戶、72.08萬戶和113.85萬戶。也就是説,短短一個月內,新增股民開戶數合計已達419.04萬戶。與此同時,二級市場成交量也是節節攀升。僅上周滬深兩市成交金額便一舉突破了6萬億元大關,高達60732億元。數據顯示,今年3月份以來,A股累計成交量15214億股,成交額合計達207471億元,較2月份滬深兩市總交易額76959億元相比,環比激增130512億元。在4月1日左右,A股的兩融餘額將突破1.5萬億元,創歷史新高。

  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師楊德龍表示,預計在貨幣政策持續放鬆背景下,股市投資價值繼續凸顯,場外資金仍能保持流入狀態,中長期A股仍有上漲空間和動力,“改革牛”行情有望貫穿全年。

  方正證券分析師夏子衍也認為,在“經濟存在下行壓力+流動性寬鬆”背景下,主題投資和價值成長的結構性機會將持續存在。此外,由於流動性寬鬆背景變化不大,穩增長政策頻出,産業結構調整政策密集出臺,市場行情仍將延續。

  萬隆證券指出,投資者若想在四月份跑贏大盤取得超額收益,則務必抓住市場領漲龍頭。在年報業績大增浪過後,一季報業績大增、又有年報超高送配的個股,有望成為四月暴漲新龍頭。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