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證券 > 證券要聞 > 正文

字號:  

證監會:研究完善信披規則 適應網媒發展趨勢

  • 發佈時間:2014-09-05 19:25:45  來源:中國網財經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文舉

  證監會在9月5日發佈會上表示,論壇、部落格、微網志、微信、易信、股吧、公司官方網站等網路媒體(以下簡稱 網路媒體)具有傳播快、範圍廣、影響大的特點,在傳播資訊、匯聚民智、服務市場等 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但不排除個別機構和個人利用網路媒體發佈、傳播虛假或者誤導投資者的上市公司資訊。為落實國務院《關 于進一步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關於進一步加強資本市場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保護工作的意見》精神,營造有利於上市公司健康發展的資訊環境,目前,證監會對網路媒體監管重點為,規範上市公司運 用網路媒體行為,提高公司應對處置網路輿 情能力,保障投資者公平獲取資訊。

  首先,網路媒體發佈、傳播上市公司相 關資訊應遵守證券法律法規的規定。《證券法》、《上市公司資訊披露管理辦法》對網路媒體資訊發佈、傳播行為主要涉及三項禁止性規定:第一,資訊披露義務人在網路媒體發佈資訊的時間不得先於證監會指定媒體,不得以新聞發佈或者答記者問等任何形式替代應當履行的報告、公告義務。第二,在上市公司資訊依法披露前,任何資訊知情人不得公開或者洩露該資訊。第三,各種傳播媒介傳播證券市場資訊必須真實、客觀,禁止誤導。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提供、傳播虛假或者誤導投資者的上市公司資訊。中國證監會及證券交易所依法對網路媒體資訊發佈行為進行監督。網路媒體發佈、傳播上市公司資訊導致股票交易異常波動的,證券交易所將依法核查所涉上市公司股票交易是否涉嫌內幕交易或操縱市場,發現違規線索及時移交相關證監局進行核查。任何機構和個人通過網路媒體發佈、傳播虛假或者誤導投資者的上市公司資訊,中國證監會將依法予以查處,給上市公司及其投資者造成損失的,上市公司及其投資者應當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其次,上市公司應當完善內部管理機制和責任追究機制,加強對網路媒體資訊的管理。上市公司應將公司實名認證官方微網志、官方微信、官方網站的相關資訊,在證監會 指定媒體予以公告並指定部門或專人進行歸 口管理。公司及其子公司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等內幕資訊知情人不得在其個人認證微網志、部落格、微信或通過其他網路媒體發佈涉及上市公司的未披露資訊。相關人員未履行公司內部審核程式擅自發佈公司未披露資訊,導致公司資訊披露違規的,公司應啟動問責機制,追究相關人員責任,中國證監會將視情節對其採取監管措施,記入中國證監會誠信檔案。

  再次,上市公司應當及時收集、分析、核實對公司股票及其衍生品種價格可能産生 較大影響的資訊,研判和評估風險,建立主動應對網路媒體的快速反應機制。當上市公司相關資訊被網路媒體關注、轉載,並可能 或己經對上市公司股票及其衍生品種價格造 成重大影響時,上市公司應當啟動快速反應 機制,首先公司應當自查或及時向控股股東、 實際控制人等其他資訊披露義務人核實有無 應當披露而未披露的資訊,依法履行資訊披 露義務;必要時向證券交易所申請公司股票 及其衍生品種停牌,並根據中國證監會《上 市公司資訊披露管理辦法》和證券交易所《股 票上市規則》的相關要求,通過中國證監會 指定媒體及時披露澄清公告;妥善處理與媒 體和投資者的關係,及時通過公司官方微網志、 官方微信、官方網站等渠道公佈公司己採取 的措施及相關進展情況;採取有效措施保證 公司內部穩定和生産經營正常運作,積極配 合地方政府及相關主管部門進行事件查處工 作等。同時,上市公司應當將己採取的措施 及進展、後果等情況書面報告證券交易所及 公司註冊地證監局。

  證監會始終關注網路媒體的發展,積極評估其對上市公司資訊披露的影響。下一步, 證監會將進一步研究完善資訊披露規則,適應網路媒體發展趨勢,充分發揮其對上市公司信怠披露的積極作用,強化對網路媒體資訊發佈、傳播行為的監管。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