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證券 > 證券評論 > 正文

字號:  

違法“異常交易” 必須重罰和公開曝光

  • 發佈時間:2015-08-27 06:57: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朱寶琛  責任編輯:楊菲

  “默默無語兩眼淚。”談起這幾天的股市,一位朋友這樣來形容自己的心情。

  在連續暴跌後,8月25日晚間央行祭出“雙降”組合拳,26日早盤兩市主機板小幅高開;尾盤指數再度跳水,深成指跌破萬點大關。截至收盤,滬指報2927.29點,跌1.27%,深成指報9899.72點,跌2.92%,創業板指報1890.04點,跌4.06%。如此連續大幅下跌,讓投資者“一夜回到解放前”,這是誰都不願意看到的。

  要使股市生態健康起來,筆者認為,一項重要的工作就是嚴查違法違規行為,還市場以清澈透明。要嚴格調查異常交易行為,發現即依法處理。

  本月初,證監會負責人介紹,滬深交易所、中金所在日常監控中發現,一些個人和機構賬戶存在盤中連續拉抬或打壓中石油、中石化等權重股,尾盤大額集中拋售股票等異常交易行為,擾亂市場交易秩序,造成投資者誤讀誤判,跟隨交易。不排除有人故意引發市場恐慌性下跌,製造差價從中漁利。

  現在監管層要做的,就是要對所有的賬戶進行嚴格排查,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及時揪出那些存在異常交易行為的賬戶。

  監管層今年展開了“2015證監法網專項執法行動”,目前已經集中通報了五批60起案件,涉及內幕交易、市場操縱等多種違法違規行為。

  嚴查之後,對於異常交易等違法違規行為,就必須嚴懲。

  在筆者看來,現在監管層對於一些違法違規行為的處罰力度顯得過輕。如上交所對於34個存在異常交易行為的賬號,僅僅採取的是限制交易的措施。又如本月中旬,一起內幕交易案塵埃落定,但政處罰決定僅對涉案兩位當事人分別處以20萬元和10萬元的罰款。

  嚴查、嚴懲之後,對於異常交易等的違法違規行為的調查結果要及時公開,加大曝光力度。

  我們看到,監管部門一直都在“效率與品質”之間尋求平衡與突破,並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在一定程度上維護了市場公開、公平、公正和投資者合法權益,促進了資本市場健康發展。 但是,有些案件的調查結果並沒有公開,或者是姍姍來遲。

  筆者認為,除了進一步加強稽查執法工作的及時性、針對性和有效性,繼續密切關注資本市場變化和違法違規行為的新趨勢,還要讓違法違規行為暴露在“陽光下”,對那些心存僥倖者發揮震懾作用。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