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0日 星期五

財經 > 證券 > 主力動向 > 正文

字號:  

A股衝刺MSCl前夜:海外投資者看好A股市場

  • 發佈時間:2015-06-09 08:49:43  來源:貴陽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劉小菲

  在經歷一年的諮詢評估後,摩根斯坦利國際資本即將再次決定是否將A股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而在公佈這一決定之前,市場意見分歧不小,富時集團以及領航集團則用行動表達了其意見,紛紛將A股納入其旗下指數或指數基金。在近一年來,A股開放程度加快,QFII額度限制鬆動,滬港通的推出以及即將實施的深港通,都表現出A股國際化進程加快。然而,由於資本項目未開放以及相關法律法規未匹配,使得不少國際投資者對於A股融入國際投資市場仍有疑慮。

  目前,QFII、RQFII以及滬港通等形式可投資A股海外總資金近萬億元,佔A股總市值在1%左右。如果A股被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短期內將有200億美元資金被動投資A股,對於整個市場的影響並不大,但是其標桿效應更為突出,更多海外投資者將關注A股。

  安聯投資亞太區股票首席投資總監陳致強坦言:“多年以來大部分國際投資者都是低配中國市場。即使A股成功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對於主動管理型基金而言,他們或許不會立即將資金配置於A股敞口,只會選擇個別股份作出增持。但納入A股將會加速一些指數追蹤型被動基金投資A股市場。”

  市場期盼許久的A股能否躋身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MSCI)指數即將揭曉。

  一直以來,A股市場與國際投資者的距離似近若遠。自去年年中以來,A股牛氣沖天,上證綜合指數今年以來飆升52%,在全球市場中獨領風騷,滬深兩市的市值高達9萬億美元,每日成交額突破2萬億元。對很多海外基金經理而言,A股已成為一個無法忽視卻又讓人十分糾結的市場。

  作為全球投資組合經理採用最多的基準指標,在北美及亞洲,超過90%的全球機構股票資産以MSCI指數作為基準,而MSCI新興市場指數則被全球1.7萬億美元的基金所採納。

  MSCI亞太區研究主管謝徵儐近日在香港出席某論壇表示:“目前而言,是否將A股納入MSCI指數並非問題,這只是一個時間問題,目前我們仍然需要評估國際投資者是否樂於使用現有的多個渠道參與A股市場。”

  “對於A股納入,MSCI方面將盡可能保持靈活度,不會被6月至6月年度週期死死綁住。”他透露。

  市場人士預期,即使MSCI在6月未能如期納入A股,但有可能今年年底作出特別評估安排。MSCI自2013年6月宣佈將啟動A股納入新興市場指數的諮詢,作為2014年年度評估一部分,並於去年3月額外發佈諮詢報告,詳細解釋A股納入路線圖。

  投資者意見仍分歧

  目前國際投資者對於是否將A股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依然存在意見分歧。

  “由於滬港通機制下的名義持有人問題,目前我們還不能通過滬港通購買A股。這是很多歐洲基金面對的普遍問題,這一問題得不到解決的話,我們將反對MSCI今年將A股納入其新興市場指數。”標準人壽投資中國股票基金經理何嘉紅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坦言。

  香港惠理基金投資董事王焱東則表示:“今年A股加入該指數的機會應該不大,目前滬港通只包括了中國整個股票市場的不到一半,而且一些海外投資者要參與滬港通仍然存在一些技術性障礙。”

  然而,安聯投資亞太區股票首席投資總監陳致強卻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自滬港通開通以來,國際投資者基本上已經可以自由投資上海市場,中國資本市場開放已經邁出了重要的第一步。因此,我們支援將A股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

  謝徵儐曾坦言,去年進行的年度評估顯示,“有些投資者對納入A股十分贊成,而部分投資者卻由於額度分配的機制問題提出反對意見,有些大基金不能獲得足夠的額度,而小型基金卻能獲得很多額度。同時,跨境資本自由出入也是一些國際投資者所擔憂的,QFII、RQFII仍然存在一些不便利。”

  同時,摩根士丹利發表報告預測,將於6月10日公佈的MSCI指數檢討可能不會納入A股,因為內地市場仍有多個問題仍有待解決,包括外資買A股配額、“滬港通”A股外資持股擁有權及司法權問題,但該行認為未來12個月MSCI指數納入A股的幾率更大。

  謝徵儐透露,基於2014年3月QFII及RQFII已批出的820億美元額度,MSCI仍將初步納入5%A股的比重,相對應在新興市場指數中權重約1%。他指出,以1.7萬億美元資金追蹤新興市場指數計,有望為A股引入約200億美元的國際增量資金。

  富時率先拋出“橄欖枝”

  面對A股市場不斷國際化以及搶眼的投資回報,一些國際大型基金和指數機構早已按捺不住了。

  5月26日,英國指數公司富時集團宣佈啟動“將中國A股納入全球基準”的過渡計劃,並計劃推出兩個富時羅素指數(FTSE Russell)的新興市場過渡性指數。A股在新指數中的初始權重約為5%,國際投資者可全面進入A股後,該比例將提高至32%。

  富時集團亞洲區董事總經理白美蘭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作出這個決定是為了反映中國市場的積極變化以及滿足投資者的需求。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的股市市值為全球第二,但中國股市在全球指數中的比重卻很小。隨著中國不斷開放資本市場吸引國際投資者參與,我們決定推出這兩個過渡性指數以滿足一些擁有足夠額度的市場先行者對於指數靈活性以及增加A股敞口的要求。”

  白美蘭透露,基於FTSE于去年9月的評估會議顯示,A股市場尚未符合正式納入旗下標準全球指數的條件,主要障礙在於市場準入程度、額度分配、託管清算以及資金流出限制等,“我們將於今年9月對於A股市場的最新情況以及符合程度進行新的評估。”

  “目前來看,中國股票市場正在發生很多積極的變化,而且這些變化來得特別迅速。我們預期A股將在未來兩至三年間將最終符合我們的地區市場劃分標準。”白美蘭表示。

  6月3日,全球最大指數基金公司之一的領航集團宣佈將開始投資中國A股,領航新興市場股票指數基金和領航富時新興市場交易所買賣基金都將納入中國A股,並佔前者的權重約5.6%。

  截至今年4月底,領航新興市場股票指數基金資産規模約為687億美元,前十大持股名單中包括騰訊、中國移動、中國建設銀行工商銀行中國銀行等。今年4月,領航投資澳洲有限公司獲得100億元的RQFII額度。

  領航總裁兼首席執行官 Bill McNabb表示:“作為首個納入A股的全球主要新興市場基金,該基金將變得更加多元化,更深度地面向新興市場,並分享到中國股市的增長潛力,從而使投資者受益。”

  瑞銀證券A 股策略分析師楊靈修表示:“新設立的FTSE新興市場過渡指數並不意味著全球基金必須將A股納入其組合中,配置A股;但作為有益的嘗試,預計一些全球基金將開始選用FTSE含A股的新興市場過渡指數,其示範意義重大。”

  海外投資者看好A股市場

  一直以來,海外投資者對A股市場與基本面的偏離持懷疑態度,但這種情況似乎已悄然發生變化。

  根據野村證券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5月13日的一週內,專注中國市場的基金累計仍錄得高達27億美元的贖回。但這種狀況已于上月底發生明顯逆轉,在5月21-27日的一週以內,投資中國市場的基金卻創下了凈申購46億美元的單周曆史紀錄。

  進入6月,全球投資者對中國市場的熱情依然高漲。野村數據顯示,在5月28日-6月3日的一週內,投資中國市場的基金持續錄得14億美元的凈申購,同時投資香港市場的股票基金亦出現回暖,凈申購額在5月28日-6月3日的一週內增至1.8億美元,相比前一週的凈申購額則為6600萬美元。

  “目前來看,海外投資者對A股牛市的邏輯由完全無法理解轉為一定程度上理解。他們意識到股市可能已經成為中國政府推進經濟轉型的政策工具,然而這並不意味著他們馬上要參與這個市場,”摩根大通私人銀行副總裁兼中國經濟學家陳東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表示。

  他坦言,雖然目前A股市場已經出現“局部性泡沫”,但整體市場的估值仍然處於合理區間,政府需要發展資本市場來刺激經濟轉型以及宏觀基本面的繼續下滑仍然處於可控範圍,“這些都將繼續支撐牛市格局至少在未來1-2個季度來延續,但由於散戶主導的市場格局以及高達2萬億元的融資餘額,未來市場的大幅震蕩將會持續。”

  安聯投資亞太區股票首席投資總監陳致強坦言:“多年以來大部分國際投資者都是低配中國市場。即使A股成功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對於主動管理型基金而言,他們或許不會立即將資金配置於A股敞口,只會選擇個別股份作出增持。但納入A股將會加速一些指數追蹤型被動基金投資A股市場。”

  此外,即使A股最終得以躋身進入MSCI指數,市場參與者仍需要一定的時間進行準備參與新市場的交易,謝徵儐曾表示:“以卡達、阿聯酋等市場為例,這個準備階段大約在一年。”

  MSCI于每年6月宣佈全球市場分類評審結果,包括決定是否將一個市場新納入其指數體系,再于下年的6月正式生效。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