險資巨頭空轉多 平安加倉A股
- 發佈時間:2014-08-21 07:43:38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陳娟娟
時隔半年,再訪中國平安首席投資官陳德賢。相較今年3月時對A股的悲觀態度,這位每年掌管2000多億元新增投資資産的投資大佬,對於下半年A股的投資機會謹慎中透著樂觀。
他的理由是,A股底部已現,雖然復蘇過程較漫長,但在政策紅利的推動下,不排除下半年A股市場會出現交易性機會。他透露,今年6月開始已逐步加倉ETF及醫藥、消費等板塊。
“風險較大,波動較大,市場不易做,看不到往上走的推動力”,這是陳德賢年初接受本報專訪時,對A股上半年的預判。基於此,中國平安上半年堅守銀行股。
時隔半年,陳德賢的觀點雖沒有徹底反轉,但已開始有了明顯轉變。他把經濟週期的迴圈比作一個投資時鐘:如果6點到9點是代表經濟復蘇過程,那麼目前的中國經濟大概是在6點到6點半這個時間段。“A股底部已經出現,雖然復蘇過程較漫長,但在政策紅利的推動下,不排除下半年A股市場會出現交易性機會,但系統性機會仍需耐心等待。”
他向記者透露,今年6月開始,中國平安已逐步加倉ETF及醫藥、消費等板塊,同時也在留意白酒、中藥等板塊的機會。“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選股標准將慢慢從防衛性價值型向防衛性增長型過渡。今年整體權益倉位區間會在中性偏上的水準,截至今年6月末,我們的權益倉位為8.8%。”
對於持續兩年重倉的銀行股,陳德賢坦言將繼續看好。“截至上半年,我們持有逾500億元的銀行股,分紅率約為6.4%。這兩年我們投資銀行股的累計分紅收益已經有85億元,主要用來配置高利率保單。銀行有一個長期優勢,它的信用管理能力勝過其他任何類型的金融機構。放眼未來,在中國資産證券化過程中,銀行可能是最大的贏家,這意味著定價權的掌握。”
雖然會盡力抓住A股的交易性機會,但在陳德賢看來,債權計劃、信託計劃等非標資産的收益更加穩定,其投資重心仍將是這些固定收益類投資品種。
保險新國十條出爐 2020年入市險資超5萬億
近日出爐的保險“新國十條”,除對保險行業本身帶來的巨大影響力之外,還有一個被忽視的“隱形紅利”,即在使保險行業資産規模逐步增加的同時,也將為A股帶來更多資金增量。
保費增速回暖帶動行業資産規模日漸攀升。截至今年6月末,保險行業總資産規模約為9.37萬億元,逼近10萬億大關。硬幣的另一面是,目前保險(主要是人身險)行業的産品結構仍以短期為主、較為單一,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整個行業資産留存和累積速度,從而間接影響了保險資金入市規模。來自主流保險機構的反饋顯示,近年來由於A股不振,保險資金的權益倉位區間大致在10%(上限為30%)上下。以此大致估算出,保險資金直接和間接投入A股的資金,大致在1萬億左右。1萬億,相當於4%左右的A股總市值,對於被市場奉為“機構投資者主力軍”的保險資金而言,這個佔比並不算高。
不過,這樣的局面有望在未來被打破。按照保險“新國十條”的目標,保險深度(保費收入/國內生産總值)要從2013年的3.3%提高至2020年的5%,保險密度(保費收入/總人口)要從2013年的1265.7元/人提高至2020年的3500元/人。目前保險行業年保費規模大致在2萬億左右,考慮到GDP的增長,以及保險行業的增長潛力,業內人士預計,保險行業年保費規模有望在2020年達到5萬億左右。
在人保財險精算總監陳東輝看來,更為重要的是,保險“新國十條”實施後,在稅收優惠等政策激勵下,加上“償二代”標準的引導,長期型保險産品將成為業內主推産品,進一步有助於拉長保險行業産品的平均期限。
“保險期限的拉長和負債久期的延長,意味著每年同樣的保費收入,保險業資産留存量更大,行業累計資産與保費規模的倍數更高。”陳東輝分析説,假設保險行業産品的平均期限提高至10年,那麼較長期限的産品結構經營達到平穩狀態之後,5萬億的行業年保費大致對應的行業總資産可能達到50萬億。“這一時間點的出現預計在2020年至2030年之間。”
保險“新國十條”的主旨是拓寬保險業發展的空間,提高保險服務的覆蓋面和滲透率。而大量保費的增加最終將轉化為資産的積累,保險業資産留存和累積速度的加快,則意味著保險機構對權益類資産配置的需求就會相應增加,保險資金投入A股的規模,也將從目前的1萬億基數上快速增長,甚至倍增。
業內人士預計,如果資本市場改革持續推進,A股逐步回歸理性,預期保險業投入A股的佔比可能會從目前的10%逐步提高至15%、甚至20%以上,那麼保險資金投入股市的規模就將達到7萬億至10萬億,甚至更多。這樣的局面形成後,保險行業將有望成為穩定A股市場的中堅力量,並將長期推動股市穩健上漲。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