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新三板 > 要聞 > 正文

字號:  

利益鏈臥虎藏龍至量價跌 新三板亟待分而治之

  • 發佈時間:2015-07-16 09:16:3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文舉

  隨著二級市場持續低迷,原本由“企業高價定增-做市商低買高賣-投資者炒作推高”的利益傳導鏈條已經分崩離析,企業、做市商、投資者之間的深層利益矛盾開始浮出水面。其中,做市商與新三板企業的矛盾最為突出,只拿票不出力的做法遭遇部分企業強烈抗議。而持續低迷的二級市場,正使得企業高價定增成為泡影,部分資質較好的企業正在萌生去意。

  7月15日,新三板全市場成交總額僅3.5億元,創下近4個月新低。

  與此同時,三板市場價格中樞仍在下移,徘徊在低位。儘管部分機構和企業大股東在前期暴跌之中抄底,但仍然無法力挽狂瀾,新三板的前景從未如此迷茫。

  隨著二級市場持續低迷,原本由“企業高價定增-做市商低買高賣-投資者炒作推高”的利益傳導鏈條已經分崩離析,企業、做市商、投資者之間的深層利益矛盾開始浮出水面。其中,做市商與三板企業的矛盾最為突出,只拿票不出力的做法遭遇部分企業強烈抗議。而持續低迷的二級市場,正使得企業高價定增成為泡影,部分資質較好的企業正在萌生去意。

  二級市場瀕死

  相比三月到四月間每天幾十億元的成交額,如今的情景可謂令人恍如隔世。

  截至7月15日,新三板掛牌企業總數為2732家,與滬深兩市上市企業數量2800家相當;而從總市值來看,滬深A股總市值約為51.99萬億元,新三板1308家有交易價格企業總市值為0.78萬億元。

  然而,新三板全市場7月15日成交額僅為3.52億元,這一數字約為當日滬深A股成交總額為12440億元的0.03%,即萬分之三。假如新三板全市場作為一隻滬深A股股票,則其成交額在當天有交易記錄的2095家企業中,排名為974位。

  “這一數字基本上恢復到了新三板今天二月底行情啟動前的水準,一夜回到解放前。”滬上某私募基金投資經理林強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如此緊縮的成交量基本上已經無法反映出企業的合理估值,無量不成價。”

  觀察新三板市場日均市值最高、日均流動性最好且價格較為公允的三板做市(899002)成分股,市場正在呈自由落地狀態下墜,7月15日三板做市192隻成分股成交額僅為2億元,做市指數收于1410.70點,相較一個月前下跌超過20%。

  “我僅有的一點二級市場持倉基本上已經全部腰斬,甚至更多,而且還有好多企業效倣A股同行停牌避禍。”林強表示,“很多新三板私募基金設定的都是2+1鎖定期,否則現在早就該清盤了。因為即便參加定增也並不安全。”

  “我和朋友今年三月份共動用了5000萬元參加新三板某PE巨頭的定增,算上代持部分差不多成本在30元左右,但現在股價已經跌至15元一線,我不知道何時才能收回成本。”北京個人投資者李紅向記者表示。

  矛盾激化

  當酒會的音樂戛然而止,接下來開始的便是豪客競相奔逃。

  “我現在最後悔的事情就是第一次做定增時引入了很多領導朋友介紹的關係戶,他們的成本很低,在二級市場開始走弱的時候,最先逃跑的便是這些人,雖然他們廉價傾銷股票,但還是足以賺到一點甜頭,不至於虧本。”北京某新三板公司董事長李雲(化名)向記者表示,“我們看到這一情況,完全沒有辦法,因為他們進來就是想套利,對企業發展漠不關心。”

  關係戶率先跑路之後,令人意外的卻是高居新三板食物鏈頂層的做市商跑路。

  “我和某西南地區券商高層反覆交涉多次,我提出四點要求,即活躍交易量、穩定價格、協助推廣企業、除了賣出還要買進。”上海某做市企業老總倪康(化名)向記者表示,“然而券商作為做市商卻與這四點背道而馳,不僅沒有活躍交易量,反而卻坐享資本利得;不僅不通過買賣穩定股價,反而卻多賣少買,帶頭拋售。”

  事實上,由於券商壟斷做市商牌照,除九鼎等特殊企業以外,券商在面對諸多新三板企業的做市需求時皆擁有壓倒性的議價優勢,因此在新三板投資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根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終端統計,589家新三板做市企業中有421家在做市首日上漲,上漲幅度超過10%的有345家,上漲幅度超過50%的有226家,當日實現至少翻倍的有149家。

  而截至目前,儘管市況低迷,但1051次有據可查的新三板做市庫存股定增情況來看(不同券商分別計次),只有141次成本利潤率為負,910次成本利潤率為正,成本利潤率超過100%的有366次之多。

  “首先,新三板企業的質地參差不齊,歷史沿革、公司業務上有硬傷的企業很多。券商進場做掛牌業務對企業的情況可謂瞭如指掌。”北京某券商場外市場部負責人湯金向記者表示,“其次,就算企業資質良好,中小企業主對資本市場的理解也較為有限,不知道自己的企業能賣到個什麼樣的價格。加之我們的牌照優勢,做市庫存股成本價很容易壓下來。”

  “半年以來,做市商套現近2000萬,拋售了定增庫存股的90%,幾乎沒有凈買入,而當年的優惠價格都是我們企業希望做市商履行責任、陪伴企業一起成長才給的。”倪康表示,“我感到欲哭無淚。”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做市商在最近一個月的大跌行情中表現不佳並非孤例。部分做市商不僅沒有在大跌中起到價值發現作用,反而加緊拋售、加重了單邊下跌的趨勢,為此監管層曾專門召開會議進行協調。

  “我們公司的資質足以登陸創業板中小板市場,只是因為當時IPO停擺才放棄排隊來到新三板,看中的就是一個融資便利。”上海某新三板公司董秘向記者表示,“我們已經暫停了早就準備好的定增方案,觀察下監管層的政策風向再説。”

新三板 詳細

漲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雪 萊 特 5.58 10.06%
2 新天科技 11.84 10.04%
3 紫光股份 80.14 10.01%
4 麥達數字 13.43 9.99%
5 賽為智慧 18.52 9.98%

跌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科斯伍德 8.35 -4.35%
2 中環裝備 14.12 -3.81%
3 長園集團 17.19 -3.54%
4 上海鋼聯 74.30 -3.19%
5 長春高新 178.38 -2.83%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