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洛不煩惱 開心麻花年底或登新三板
- 發佈時間:2015-10-27 07:58:00 來源:中國經濟週刊 責任編輯:王文舉
這個國慶電影檔,由北京開心麻花影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開心麻花”)出品的《夏洛特煩惱》,成為與《港囧》、《九層妖塔》抗衡的一匹黑馬。
截至10月18日,《夏洛特煩惱》累計票房突破12億。影院排片佔比從上映之初的12%提升到22.6%。這部總投資5200萬,由開心麻花、新麗傳媒、騰訊視頻和萬達影視共同投資的影片首戰告捷。
9月29日,開心麻花正式提交了新三板材料,9月30日《夏洛特煩惱》上映。開心麻花總經理劉洪濤告訴《中國經濟週刊》記者,最初是希望電影可以做出口碑,哪怕賠錢也要做,但隨著票房不斷攀升,大家的信心在慢慢增強。
“如果國慶檔每天總票房是3億元,可以持續10天的話,如果我們能拿到其中的10%,就是總計3億票房,這個成績多麼牛啊!”上映前一個月,大家在一起開會,有位合作夥伴這樣説。劉洪濤當時認為,這個預測還是偏保守了。
有人把開心麻花登陸新三板稱為“話劇第一股”,對此定位,劉洪濤並不完全認同,他表示開心麻花要做的是在未來成為一個有影響力的喜劇公司。
民間話劇團體生存不易,開心麻花如何持續盈利?何時萌發掛牌新三板的念頭?未來是否會轉板?在新三板流動性不強的情況下,是否擔心會被低估?
12年磨一劍,或將於年底正式掛牌
如今風光的開心麻花,也曾有一段艱難的歲月。
2003年4月,開心麻花的前身成立,時名為“北京自由元素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後更名為開心麻花)。2004年元旦公司推出由何炅、謝娜主演的舞臺劇《想吃麻花現給你擰》。當年的第一輪40多場演出收入寥寥,最冷清的一場,只賣出了7張門票。
這在當時,甚至是如今的話劇市場並不稀奇,一些國家級機構的話劇演出仍然需要靠政策補貼平衡虧損,有許多話劇場次只能依靠贈票聚斂人氣,對於一家民營話劇團體來説生存更是舉步維艱。
開心麻花創始人張晨曾在2010年接受《中國經濟週刊》記者採訪時表示,與“國有院團”有人才、有撥款、有經費、有辦公室、有排練廳不同,開心麻花什麼都沒有,所有支出都是靠票務銷售,靠把票一張一張地賣出去。
儘管如此,張晨認為“開心麻花”在處於劣勢的情況下仍然能夠生存下來,能夠逐年成長是在於做到“讓觀眾回歸劇場,讓更多人喜歡和認知話劇”。
在堅持原創和以觀眾為先的理念主導下,開心麻花逐漸掌握了市場主動。
今年9月29日,開心麻花發佈了公開股份轉讓説明,其中顯示,公司2013年營業收入達1.18億元,2014年則為1.5億元,2015年1—6月營收8300萬元,而這三段時間其毛利率分別為55.09%、55.89%、48.78%。
截至2015年6月30日,開心麻花共完成創編話劇20部,累計演出場次超過3000場,累計觀眾人數超過150萬人。
這樣的成績和增長讓開心麻花有了登陸A股主機板市場的底氣。對於最終選擇登陸新三板的原因,開心麻花總經理劉洪濤告訴《中國經濟週刊》記者,一開始開心麻花是想要登陸主機板市場,但是主機板目前的排隊情況和一再推遲的註冊制改革讓他們在去年底將目標轉向了更加市場化的平臺——新三板。
股轉系統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0月14日,新三板掛牌公司數量已達3657家,總股本逼近2000億股。其中,已與券商簽約、正在改制、完成股改的擬掛牌企業共有6000家左右,已成為我國目前最大的基礎性證券市場。
不過與日益增長的公司掛牌數量相比,新三板依然面臨流動性不足的尷尬局面。數據顯示,9月30日,新三板有成交個股僅498隻,佔比只有13.89%,成交金額為4.17億元。
“新三板有許多優秀的公司,並不像有些評論説的都是垃圾公司,也有許多優秀公司的流動性不錯,登陸新三板可以將開心麻花做成公眾公司。”劉洪濤説。
劉洪濤表示,如果新三板真的能做成高度市場化的平臺,成為中國的納斯達克的話,開心麻花願意在新三板做下去,暫時不考慮未來轉板。正常情況下,開心麻花將於今年底正式登陸新三板。上市後會先進行一輪定增,具體數目現在不方便透露。
持續的盈利能力:演藝和影業
持續的盈利能力是企業吸引投資者的原動力。
在開心麻花總經理劉洪濤看來,深耕于舞臺劇市場的“開心麻花”已經摸索到一種適用自身發展的藝術及商業發展模式——深度垂直型喜劇公司,而在中國,專注喜劇商業化目前具有很大的市場空間。
劉洪濤認為,當每人平均GDP達到5000~10000美元的時候,文化産業會開始騰飛,中國目前正處在這個階段。
“以北京為例,北京2000萬人口裏,常年來看開心麻花話劇的也就20萬人左右(公司通過一場場演出做現場會員招募,至今在京已積累了20萬名會員),在北京這樣一個文化之都,消費舞臺劇的觀眾才1%,試想如果這個比例增長到2%,對我們來講就是翻倍的增長。”劉洪濤表示。
“再比如著名的日本四季劇團,他們2012年的演出是3702場,開心麻花2014年的演出是1000場左右,中國演藝市場增長潛力巨大。”劉洪濤説。
雖然受到很多觀眾的喜愛,但是從開心麻花誕生之初起,它就一直飽受著“不高雅”,甚至“媚俗”的爭議。
對此,劉洪濤表示,藝術作品的藝術價值與商業價值不是對立的,而是天然融合在一起的。藝術價值高的作品一定是有自己的市場的,藝術水準低的作品不會長久有市場的。當然,這裡關於“市場”的概念應該有不同層次的理解。
中國現在的問題是只有單邊商業電影的市場,而拿藝術電影去與商業片比票房當然非常不公平,就比如讓一個鉛球運動員去與短跑運動員比賽跑百米。中國應該出現藝術電影院線,那樣的話,文化才能多樣化、才能繁榮,人才才能不斷涌現出來。在這個問題上,話劇領域與電影領域是一樣的。
“日本有一個藝術電影院,放映霍建起導演的《那山那人那狗》,放了一年,收入2億~3億日元,中國就缺這樣的院線體系。”劉洪濤説。
據劉洪濤介紹,2014年公司確立了“雙引擎”的戰略方向,演藝和影業兩個板塊並重。未來要拍攝好的影視作品,一開始的節奏很慢,也許一年只能有一部作品,也許5年以後能年産5~6部作品。
和許多即將和已經登陸新三板的公司一樣,掛牌成功只是一個新的開始,開心麻花的喜劇之路還將繼續前行。
中國經濟週刊-經濟網版權作品,轉載時須註明來源,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