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美股 > 中概股 > 正文

字號:  

中概股借殼回歸潮起

  • 發佈時間:2015-10-13 00:30:59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恒

    “不評論。”巨人網路對借殼世紀遊輪事宜如此回復。不過,世紀遊輪已經對外公告擬向巨人網路全體股東非公開發行股份購買巨人網路100%股權並配套募集資金,巨人網路借殼世紀遊輪將是大概率事件。

  這是繼分眾傳媒宣佈借殼七喜控股之後,又一起中概股“借殼”回歸預案。兩公司的借殼進展情況,對正在私有化的20多家中概股公司將具借鑒意義。

  上周,全球股市回暖,中概股股價普遍有所回升,但大多數公司二級市場價格仍要低於計劃私有化提出的要約價格。在A股市場不確定性的當下,中概股回歸浪潮將涌向何方?

  坎坷借殼路

  世紀遊輪10月9日公告稱,經過慎重籌劃和論證,公司重新選定了重組交易標的——上海巨人網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巨人網路”),繼續推進重大資産重組事項。

  關於巨人網路借殼世紀遊輪的具體細節,公司稱:“目前,公司及相關仲介機構正在開展與本次重組相關的盡職調查、審計、評估、具體重組方案的論證等相關工作。”

  目前中概股登陸國內資本市場有三條途徑:新三板轉板、等待IPO重啟以及反向收購即“借殼”。由於新三板市場的各類制度還在完善過程中,A股市場IPO又處於暫停狀態,為求速度,私有化後擬在A股市場上市的中概股企業更多選擇借殼途徑。

  只不過,“借殼”並非易事。今年6月3日,宏達新材公告稱,擬以全部資産及負債作為置出資産(作價8.796億元),與置入資産分眾傳媒100%股權(作價457億元)進行資産置換,差額部分公司擬以7.33元/股非公開發行約54.42億股,另現金支付49.30億元。彼時,市場多預期,分眾傳媒不日將回歸A股。但十幾天之後,6月17日,宏達新材收到證監會和深交所調查通知書,公司實際控制人朱德洪因資訊披露等涉嫌違反證券相關法律法規被立案調查。直到9月1日晚,宏達新材與七喜控股公告了兩則與分眾傳媒相關的資訊,前者被分眾傳媒拋棄而終止重大資産重組,後者則擬通過重大資産置換、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資産方式實現分眾傳媒借殼上市。有媒體報道稱,如果江南春不能在2015年內帶領分眾傳媒登陸A股市場,其私有化及拆除VIE的杠桿資金或將出現償付風險。

  分眾傳媒借殼的“曲折”並非公司所願,有券商分析師指出,A股市場現在“一席難求”,“殼資源”的成本直線上升,加之多數殼公司本身經營不善,隱藏眾多問題,借“殼”的道路上風險難測。

  私有化繼續

  分眾傳媒、巨人網路回歸進展如何,牽動著眾多正在私有化的中概股公司的心。

  今年上半年,數十家中概股公司宣佈計劃私有化,其中不乏人們熟悉的奇虎360、噹噹、陌陌、人人等知名公司。私有化的主要動力在於,A股市場當時持續火爆,國內網際網路公司的估值普遍高於海外,而中概股反而在美市場遭受冷遇。

  但是,變化來得太快,A股市場自6月15日開始遭遇大幅調整,國內市場迅速降溫,令近期宣佈私有化的中概股公司寥寥可數。

  更有公司的私有化出現了波折。噹噹網今年7月宣佈,公司董事會已接到來自董事長俞渝、CEO兼董事李國慶的初步非約束性私有化要約,收購價格為每股美國存托股7.812美元。當時,這一要約價格遭到了部分中小股東的反對,稱要約價格過低。其實,該要約收購價格較當時市場價已經出現了溢價。又如人人公司今年6月10日宣佈收到來自陳一舟和劉健提出的初步私有化要約,但該要約方案剛一公佈就招來投資者的反對。2011年人人于美股上市時的發行價格為14美元,而根據此次公佈的私有化提議函,要約價格定為每股4.2美元,這一價格引起投資者不滿,認為要約價格過低。與噹噹和人人的私有化要約價格低於IPO價格不同,奇虎360因要約收購價過高也被詬病,有媒體報道稱資金提供方希望下調要約收購價格。

  由於大量中概股公司宣佈私有化均在上半年,彼時要約收購價格普遍高於二級市場價格,加之隨後中概股繼續回調,因此,要約收購的價格多數仍有優勢。兩年前成功完成私有化的分眾傳媒高級副總裁嵇海榮曾指出,如果一家公司真想私有化,在美國資本市場不會有什麼障礙,符合其程式,即可以退市。但如果説私有化可能存在什麼障礙,那就是錢。

  分析人士指出,只要投資人不調低要約收購的價格,宣佈私有化的中概股仍將繼續前期工作。事實上,奇虎360、盛大遊戲、世紀佳緣等公司均表示,私有化進展順利。

  回歸浪潮涌向何方

  “雖然市場波動,回歸道路曲折,但是中概股回歸的趨勢沒有變化。”分析人士指出,國內資本市場在不斷完善,新三板以及未來的註冊制和戰略新興板,將留住大量公司。中概股公司本身運營都是在國內,其盈利模式、估值體系也更容易獲得國內資本的認可。儘管A股出現了幅度不小的下跌,但其整體估值相對美股來説仍然處於較高的水準,且股價大幅下挫使得“殼資源”由賣方市場變為買方市場。

  分眾私有化總計花費約37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220億元),本次借殼估值為457億,直接翻了一番。借殼完成後,估值將繼續抬升。借著中美資本市場對傳媒公司估值不同的認可度,如果此次借殼成功,分眾傳媒私有化將讓其實際控制人江南春以及東方源資本、凱雷集團、中信資本、中國光大控股、並購貸款銀行等賺得盆滿缽滿。

  巨人網路或許也存在同樣的想像空間。公司最終於2014年7月完成私有化交易,根據其退市前11.92美元每股的股價計算,巨人網路彼時市值約為28.7億美元。這意味著,上市近7年,巨人網路市值損失了近一半。但今年7月,巨人網路總裁紀學鋒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透露,將以市值1000億元為上市目標,若巨人網路回歸A股,其市值將會大幅度領先於遊戲類公司。

  目前,A股網際網路公司仍是相對稀缺資源。從分眾傳媒放棄宏達新材後立刻找到七喜控股也可看出,目前市場對中概股仍較追捧。其實,中概股公司私有化進程一直並無間斷。9月30日,航美傳媒宣佈,已經達成最終私有化協議。愛康國賓9月初也宣佈,收到其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張黎剛及其附屬實體等組成的財團的非約束力要約,後者準備以每美國存托股(ADS)17.8美元的價格私有化愛康國賓。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