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美股 > 中概股 > 正文

字號:  

阿里巴巴19日在紐交所上市 戳到中國股市“痛點”

  • 發佈時間:2014-09-15 05:33:49  來源:重慶晨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恒

  昨日,紐約股票交易所和納斯達克股票交易所的公開資訊顯示,阿里巴巴將於美國時間9月19日在紐交所正式上市。

  或提前結束認購

  阿里巴巴IPO全球路演于9月8日自紐約起步,首場路演開局火爆,華爾街對阿里巴巴的興趣超過了預期。路演第二天的認購量已達到阿里巴巴IPO目標。不少機構猜測阿里巴巴會提前結束認購。

  有知情人士稱,阿里巴巴及其IPO交易經辦行決定在9月16日結束美國投資者的認購,在9月17日結束亞洲和歐洲投資者的認購。不過,對於那些還沒有在阿里巴巴全球路演中安排與該公司見面的任何國家投資者,仍可以在安排見面後認購。此外,小規模的認購可能將持續至IPO定價前不久。

  無法在中國股市上市

  阿里巴巴將以“史上最大IPO”的身份在美國上市。這是阿裏之幸,也是A股之痛。一家以中國本土龐大客戶群體為主要服務對象的網際網路企業,為何最終選擇在地球另一端上市?

  現行公司法規定,設立股份有限公司公開發行股票,應當符合“依照本法在中國境內設立的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註冊于海外的阿里巴巴集團,不得不因其“外資企業”的身份與A股市場失之交臂。

  此外,為了保證管理層以少量資本實現對公司的控制,阿里巴巴集團採取了成熟市場較為普遍的二元制股權結構。這也為強調同股同權的中國股市所不容。

  中國股市急需改革

  對於這種“墻內開花墻外香”的尷尬境況,中國股市並不陌生。過去的十幾年中,騰訊、百度、新浪、京東商城等大批本土新興技術類企業不約而同地選擇了海外上市。

  急切尋找優質投資標的的中國股市,為何錯失眾多擁有良好成長前景的本土企業?

  新股發行審核制下上市通道不暢,是眾多企業海外上市的主要原因。以創業板為例,目前在審企業已經超過200家,多數企業審核時間在兩年以上,有些甚至長達四五年。

  此外,還有大批擁有創新型商業模式和盈利模式的本土新興産業企業,因為在盈利性、股權結構、組織架構等方面不滿足現行發行上市條件,被A股“拒之門外”而最終選擇海外上市。優質本土上市資源的流失,已然成為中國股市難以言説的“痛”,A股已經到了不得不改的地步。重慶晨報記者 趙鵬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