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體稱“歐美瘋搶中國自行車”,受此消息影響,上海鳳凰、中路股份等自行車企業出現了股票上漲的現象,而上海鳳凰又因出産“擺攤神器”迎來了上漲三連板。
正當股民沉浸于歡樂之時,多位專家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自行車企春天並未到來,這大概只是“迴光返照”,目前,自行車企業發展困難重重,任重道遠。
因股票異動,上海鳳凰接連發佈公告解釋,2019年、2020年第一季度,公司的自行車出口量佔自行車總銷量的比例約為17%-18%,其中對美國、歐盟國家産品出口占比均不足1%。且公司主要從事兩輪自行車、輻條、童車及相關産品的生産與銷售,三輪車輛的相關收入佔公司營業收入的比重極小,不會對公司生産經營産生重大影響。
中路股份也表示,公司2019年外銷收入為2823.50萬元,僅佔公司全年營業收入的4.83%,外銷美國的收入佔公司全年營業收入的比重小于1%。
一位投行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投資人需要理性看待市場,尤其是普通股民,追熱點的反應速度和資金量都比不過機構投資者,所以一般是吃虧居多。
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對記者表示,歐美長時間以來一直注重單車出行,所以是不是出現了“瘋搶”、是不是因為疫情原因導致單車銷量上升還並不能確認,而且目前在單車國際化銷售中,中國台灣的單車企業佔主流,其産品從設計到功能等各方面不斷推陳出新,與中國大陸企業低附加值的生産不同。
近年來,自行車行業走入下行區間,企業紛紛尋找出路。上海鳳凰曾因搭上OFO創下營收最高峰,卻也很快陷入低谷,2019年公司開始轉型,主要包括重塑品牌形象、技術革新推出模組化車型、加強線上銷售渠道建設等等。其2019年扣非凈利潤扭虧為盈,但2020年一季度又因新冠肺炎疫情致使業績大滑坡。
中路股份則是在主業疲軟、連續12年扣非凈利潤為負的情況下,有過多次跨界舉措,比如購買面膜企業,做高空風能發電項目等,入局過共用單車,然而成效並不明顯。
《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中路股份的毛利率基本穩定在11%-14%左右,上海鳳凰略高,但多年來很少突破20%。
沈萌表示,國內許多自行車企業不注重研發、經營基本靠跟風,沒有下沉打牢基礎,因此發展隨風擺、缺乏自主性,業績也就隨著市場熱點波動。所以,如果不能加大科技附加值含量,只在産業鏈最底端生産製造,這個行業是難以出現轉機的。
透鏡公司研究創始人況玉清對記者表示,因疫情發生的臨時性需求應該很難持續,自行車行業在國內,還得靠共用單車的訂單,個人需求並不大。
上述投行人士則認為,目前來看,自行車行業整體趨勢不會改變。“共用單車更多的是衝擊自行車低端市場,單車企業做高端産品也好,轉型其他産業也好都是出路,但是要沉下心來做”。
(責任編輯:王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