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安防龍頭海康威視(002415.SZ)披露2019年年報及2020年一季度報告。
年報顯示,公司全年實現總營收為576.58億元,同比增長15.69%;實現歸母凈利潤124.15億元,同比增長9.36%。凈利潤增速較前三年明顯放緩。
同時,一季度疫情爆發後,海康威視迅速推出了多款紅外測溫産品,但依然難阻業績下滑。報告期內,共計錄得營業收入94.29億元,歸母凈利潤14.96億元,分別同比下滑5.17%、2.59%。這也是繼2019年一季度凈利潤同比下滑15.41%後,海康威視連續兩次一季度下滑。
相比業績表現,海康威視拋出的分拆子公司境內上市的公告更引人關注。公告顯示,公司擬分拆杭州螢石網路有限公司(下稱“螢石網路”)至深交所上市。
海康威視于2012年開始佈局螢石網路的新業務,後者在2017年實現盈利。此番分拆螢石網路上市,會否讓安防産業略顯疲態的母公司迎來新的業績亮點,引起了業內廣泛討論。
凈利增速見頂?謀求分拆子公司上市
2019年業績説明會上,公司稱,“海康威視已不僅僅是一個做安防的企業。”顯然,在人工智慧和物聯網等新技術推動下,海康威視正在積極地向物聯網等方向轉型。
據年報顯示,螢石網路是以智慧視頻與視覺技術為核心,通過網際網路雲計算、人工智慧、機器視覺及控制等技術,為家庭、個人及小微企業提供智慧化産品和優質服務。
2019年螢石提出構建“1+4+N”智慧家居 IoT 生態。即以螢石雲為中心,搭載包括智慧安防、智慧入戶、 智慧控制、智慧機器人在內的四大自研硬體,開放接入並對接環境控制、智慧影音等子系統生態,實現住 宅、辦公室、商鋪、學校、酒店等場所的全屋智慧化。
從股權結構來看,海康威視持有螢石網路60%股權,杭州海康威視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下稱“跟投合夥企業“)持有螢石網路40%股權。跟投合夥企業是海康威視實施核心員工跟投創新業務的平臺,代表公司員工出資跟投創新業務子公司。
2017年為螢石網路的首個盈利年度。年報顯示,經過5年的發展,螢石網路2017年實現營收超過10億元,實現盈利。
此外,近年來,海康威視在人工智慧、汽車電子、半導體等新興科技領域的佈局投入頻繁。除了以以視頻技術為基礎的螢石網路,海康機器人、海康汽車電子、海康智慧存儲、海康微影、海康消防等新業務。
報告顯示,海康威視創新業務板塊的營收增速較快。2017年,公司的智慧家居、其他創新業務累計實現營收16.55億元;2019年則分別為25.92億元、10.30億元,前者同比增長逾五成。隨著創新業務規模營收不斷壯大,海康威視啟動分拆子公司螢石網路至深交所上市。
在2019年的業績説明會上,海康威視相關負責人表示,“由於外部因素的風險,我們也更願意把自己打散掉,讓他們不再裝回來,讓他們自己去發展,也減少外部的風險。雖然抱團更有力量,但是抱團也有問題,管理的效率會下降。現在的考慮還是應對外部風險。有兩個關鍵因素,第一個為客戶創造價值,為員工提供平臺。第二是考慮股東的回報。如果説分開對股東的回報會更好,也是我們的一個選擇。”
從研發投入的增速來看,海康威視仍不斷斥鉅資。2019年,公司研發投入54.84億元,佔公司銷售額的比例為9.51%。2017年、2018年分別為7.62%、8.99%。
實際上,轉型既是時代發展趨勢,也是海康威視的安防業務逐漸見頂、增長乏力所致。第一財經記者注意到,剔除2019年的業績表現,公司上市以來歸母凈利潤一直保持著兩位數的高速增長。2010年~2014年,其年均凈利潤增速超40%;2015年~2018年,凈利潤分別同比增長25.80%、26.46%、26.77%、20.64%;連續近10年的兩位數增長後,2019年公司的凈利潤同比僅增長9.36%,增速勢頭放緩明顯。
業內人士指出,“2019年海康威視利潤下滑,與年初受到美國市場的不利影響有關。雖然全年呈現先低後高的態勢,但增速已經明顯見頂。以物聯網、人工智慧為核心的新技術結合推進安防業務是匹配時代的發展步伐。但業內華為、大華股份(002236.SZ)等企業競爭力均不小。考慮到海康威視的安防業務增速放緩,且創新業務的業績落地仍需要時間,公司的年均凈利潤增速不會像之前快了。不過,2019年的研發投入近55億元全部費用化,沒有資本化,這是使産品保持競爭力的好現象。”
分拆上市潮
2019年12月13日,證監會正式發佈《上市公司分拆所屬子公司境內上市試點若干規定》(下稱《若干規定》)。
制度落地還不到一週,央企中國鐵建(601186.SH)率先披露了首單分拆上市的計劃,擬將子公司中國鐵建重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鐵建重工”)赴科創板上市的預案。
天眼查顯示,鐵建重工是中國鐵建全資子公司,成立於2007年,註冊資本為135.8億元。主要從事掘進機裝備、軌道交通設備和特種專業裝備等,是集隧道施工智慧裝備、高端軌道設備裝備的研究、設計、製造、服務於一體的專業化大型企業,實際控制人為國資委。
進入4月以來,兆馳股份(002429.SZ)、華邦健康(002004.SZ)、遼寧成大(600739.SZ)、傑瑞股份(002353.SZ)、華蘭生物(002007.SZ)、冠城大通(600067.SH)等公司陸續發佈分拆上市的預案或預案修訂稿。最近披露分拆子公司上市的便是海康威視。
此外,據第一財經記者不完全統計,累計已有約20家A股公司披露了分拆上市標的,而披露分拆上市意願的公司數量也不在少數,深康佳A(00016.SZ)、首航高科(002665.SZ)、航錦科技(000818.SZ)均在互動易平臺表達了分拆子公司上市的意願。
如首航高科表示,推動子公司首航光熱在科創板上市;航錦科技則稱,對全資子公司長沙韶光和威科電子分拆上市的可行性正在做初步的分析。
從上述個股披露分拆子公司上市預案後的股價走勢來看,個股漲跌互現,難言分拆上市對公司估值的影響。
不僅如此,《若干規定》明確了分拆上市的7大具體條件,包括:上市期限、盈利門檻、分拆公司規模佔比、上市公司規範性、募資使用限制、高管持股、同業競爭和關聯交易等方面。上市公司並非想拆就能拆。
此前,忌憚于內幕交易、操縱市場、利益輸送、關聯交易等違法違規行為,分拆上市一直是監管禁區。而此次分拆新規做了針對性安排,對上市公司分拆實施全面監管。
(責任編輯:張倩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