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深圳信立泰藥業股份有限公司(002294.SZ,以下簡稱“信立泰”)發佈公告稱,截至10月31日,公司尚未實施股份回購。
據此前披露,上述股份回購計劃為信立泰10月7日晚間作出的公告內容。公告稱,公司擬使用自有資金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進行股份回購,回購的資金總額在2.5億(含)~5億元(含)之間。而在9月24日至30日,信立泰的股價經歷了5連跌,累計跌幅近24%。
值得注意的是,9月24日,信立泰核心産品“泰嘉”(藥品通用名:硫酸氫氯吡格雷片)未能在第二輪“帶量採購”中中標,此前,“泰嘉”在第一輪集採中成功中標。
面對如此落差,信立泰方面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企業未來的長遠發展,更多回歸於真正具有臨床價值的高品質創新。在這樣的政策背景及市場環境下,核心問題並不是中不中標,而是在此趨勢下,創新藥是否已布好局迎接未來。”
回購股份、向創新藥轉型的背後,是信立泰業績下滑的現實。2019年前三季度,信立泰收入35.64億元,同比增長0.82%;歸母凈利潤7.17億元,同比下降37.66%。其中,第三季度凈利潤同比下降逾7成。
核心産品競標失敗
在泰嘉中標採購尚未完全放量之際,9月24日,信立泰卻在第二輪集採中失利。
信立泰成立於1998年,主營業務涉及藥品、醫療器械産品的研發、生産和銷售。信立泰專攻心血管專科藥,擁有信立坦(創新藥)、泰嘉、泰加寧、泰儀4類主要産品。
作為核心産品,泰嘉(藥品通用名:硫酸氫氯吡格雷片),為抗血小板凝聚首選藥物,國家醫保乙類藥品,其主要規格25mg、75mg均為首家通過一致性評價。按照光大證券預計,2018年該産品銷售額達到32億元,對信立泰業績的貢獻達到七成左右。
2018年12月6日,信立泰將75mg規格泰嘉的單價下調58%(3.18元/片),成功在“4+7帶量採購”獨家中標。
信立泰對記者表示,“帶量採購可以幫助泰嘉解決一些過去在福建、廣東面臨的準入和銷售瓶頸問題”,並稱“公司的主要市場一直在泰嘉25mg規格,中標後,泰嘉75mg規格市場替代顯著,滲透率增強。”
然而,“以價換量”還是影響了信立泰2019上半年的盈利。報告期內,信立泰實現營收約23.56億元,同比增長不足4%;凈利潤6.33億元,同比下降近20%。公司亦對記者坦言:“銷售單價的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收入及利潤。”
只不過,在泰嘉中標採購尚未完全放量之際,9月24日,信立泰卻在第二輪集採中失利。這一次,信立泰降價至3.13元/片,但最終還是因報價太高而流標。
上海陽光醫藥採購網顯示,獲得氯吡格雷中標資格的企業有樂普藥業股份有限公司(2.98元/片)、賽諾菲(2.54元/片)、石藥集團歐意藥業有限公司(2.44元/片)。
在回答泰嘉的流標是否將加大公司未來的銷售壓力問題上,信立泰對記者表示:“泰嘉在渠道方面幾乎全覆蓋,又具規格方面的優勢。就中標與不中標而言,影響有限。”
事實上,根據《聯盟地區藥品集中採購文件》,中標的3家企業將持續兩年享有25個聯盟地區合計70%的市場份額,其餘30%自由競爭。在石藥集團喊出2.44元/片低價的情況下,信立泰若要贏得剩餘的市場份額,毛利率或將大幅下降。
截至2019上半年,泰嘉所在的製劑品類毛利率為88.24%,營收佔比為84.76%。
信立泰對記者表示,“産品過專利期後,仿製藥帶動藥品價格下降,回歸合理的利潤水準,這是行業發展必然,也符合國家的政策導向。企業未來的長遠發展,更多回歸於真正具有臨床價值的高品質創新。在這樣的政策背景及市場環境下,核心問題並不是中不中標,而是在此趨勢下,創新藥是否已布好局迎接未來。”
青黃不接風險顯現
信立泰目前已上市的創新藥僅有信立坦,該藥品于2017年7月通過談判納入醫保範圍。
在核心産品遭遇衝擊下,信立泰也意識到“單腿走路”的風險。信立泰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快速提升創新藥在營收及利潤中的佔比、提升創新産品在産品線中的佔比是公司未來幾年的策略。
信立泰目前已上市的創新藥僅有信立坦(藥品通用名:阿利沙坦酯片),用於原發性高血壓治療,該藥品于2017年7月通過談判納入醫保範圍。信立泰向記者透露,目前公司多個創新産品正處於不同的臨床階段,如苯甲酸復格列汀已進入III期臨床階段、S086進入II期臨床階段等。
信立泰亦告訴記者,“已在醫保目錄的信立坦正在推廣和快速上量,截至今年三季度,營收已比去年全年增長翻一倍以上。”
事實上,信立坦上市前期,信立泰董事長葉澄海曾表示,信立坦上市遇到了各省招標和國家醫保目錄修訂的好時機,如果成功進入國家醫保或者多個省醫保目錄,利用公司泰嘉等産品打通的醫院渠道,2年內有望達到10億元的銷售額。
不過,據光大證券預測,信立坦2018年預計銷售額1億元。而此前預計的2年達到10億元銷售額的預測,也已在2017年進入醫保目錄後,更改為5年的時間。
可見,信立泰若想依靠創新藥真正拉動公司業績,尚待一定時日,産品青黃不接的風險正在發酵。更為尷尬的是,不斷增加的研發投入使信立泰的利潤遭遇陣痛。
2019前三季度,信立泰的研發費用為5.95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2.96億元,同比增長98.73%,主要是公司加大了對研發的投入及部分項目終止資本化金額轉入費用化所致,同時也導致前三季度凈利潤的同比下跌。
信立泰方面對記者表示:“從短期看,研發的投入或對利潤造成一定影響,但這將支援我們從單一仿製藥佔比較重,走向以創新藥為主驅動發展。”
與此同時,信立泰的銷售費用率持續走高,在2019前三季度增至32.7%,為研發費用率近兩倍。
記者發現,9月25日以來,信立泰在公開招聘網站上發佈多個“醫藥代表”職位,並特別指出其負責的具體産品,瞄準區域內目標醫院的臨床推廣。其中藥品“信立坦”“特立帕肽”“泰加寧”和“泰儀”出現的次數較多,負責“泰嘉”的醫藥代表職位僅有一個。此外,記者瀏覽電商銷售平臺時發現,泰嘉、信立坦已開放線上展示。
醫藥行業人士徐旭向記者表示,核心産品流標後,信立泰的出路選擇或將甚少,只能在地方自主招標、醫院自採、新零售等方向嘗試尋找突破口。
看似處於焦慮狀態的信立泰,實際上,其業績增長顯現乏力早已有跡可循。Wind數據顯示,自2014年以來,信立泰在毛利率保持較穩定水準的情況下,凈利潤增速在不斷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三季報披露,信立泰在報告期記憶體在一筆1.24億元短期借款。記者注意到,早在2019上半年,公司便增加一筆0.94億元短期借款,這是信立泰自2009年上市以來首次在短期借款科目上有所反映。
信立泰就此向記者解釋,公司短期借款1.24億元,係公司流動資金貸款,“適度的財務杠桿有助於提高公司經營效率,符合公司結構化融資安排。”
(責任編輯:趙金博)